■王汝剛 ■太倉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太倉 215400
道路橋梁施工的選址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問題,地理環境、氣候狀況、施工難度、施工成本等等。其中,地理環境是需要注意的重要的一點。道橋的地基是整個道路和橋梁的基礎,所以必須要穩固扎實,一般要避開軟弱的土地。但是現實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根據測算,可能某處地基較為軟弱,但是其他各方面條件卻是最優,也可能其他的方案施工難度更大,消耗更多。另外,當前的土地利用較為緊張,不可能每一條公里和橋梁都選擇在穩定的地域里進行施工。此時就需要我們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以達到穩定道路和橋梁的目的,使其對道路和橋梁的反作用最小化。
軟弱地基,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區域的土地,如果作為道路或者橋梁的地基來說,不足以起到應有的支撐作用,不能夠直接用來作為地基使用,但是根據規劃,又必須將其作為地基使用。具體地來說,軟弱地基一般包括了淤泥、泥沙、軟土、沖填土等等,嚴格來說,淤泥也算作軟土的一種。沖填土則是在河道中取得的泥沙,經過混合成泥漿,再沉淀以后形成的土。軟土和沖填土的特點都是圖土質松軟,易受到水流的沖刷,不穩定。
道路和橋梁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的重要載體。無論是從事生產活動合適人民進行基本的生活,都離不開道路和橋梁。而地基又是道路和橋梁的重要基礎,地基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著道路和橋梁穩定與否,又會間接影響該區域內的物質交流和經濟發展。因為各種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在某些地區必須在軟弱地基上進行施工,所以必須對軟弱地基進行改善。改善的原則是,盡量使用天然地基。特殊情況下如果是淤泥質土,則應當充分利用其上層較為穩定的土層作為地基持力層。而如果淤泥質土的上層穩定層較為薄弱的話,在施工過程中應當充分小心,防止對淤泥質土造成影響;如果是其他的建筑垃圾或者是工業廢料的話,如果其較為穩固,可以對其進行處理后作為地基使用。
處理軟弱地基的目的就是通過各種方法,改善地基軟土的物理屬性,提高其承載能力。一般來說是改善其滲透性和沉降性。一般改善軟基要達到的目標是減少膨脹土的脹縮性,提高其抗震性,控制其透水性,阻礙其變形性,提高整體土地的強度和穩定性。
對于道路橋梁施工中處理軟弱地基的方案,一般有下面的幾種方法:
首先,可以用換填土的方法進行處理。換填土雖然耗時耗力,但是其實它是操作最為簡單的一種方法。它適用于土地土質不能滿足地基的設計要求,并且軟弱土層并不是十分厚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將軟弱土層挖掘出來,直接換上較為堅實的土層即可。換填的時候,一般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不同的材質,可以用高爐的爐渣、砂石、粉煤灰等等。但是無論換填的是什么樣的材料,都必須將其夯實,以提高土層的穩定性。
其次,可以用密實加固的方法進行處理。密實加固又可以采用不用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是強夯法,這種方法又叫做動力固結處理法。其不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等本身土質較為疏松的土壤,適用于雜填土這種本身材料分子具備穩定性,但是不能充分粘合的土質。具體的做法是用大噸位的重錘,利用重力的作用從上而下進行反復夯擊,在不斷的夯擊中使得土層里的小顆粒充分結合,互相作用,逐漸變得密實牢固。另外,強夯法也可以加入另外一些高強度的材料,與地基土層一起夯實,形成穩定的地基層面。
另外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孔內深層強夯法。這種方法是我國發明的,唯一在國際上獲得的金獎項目。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第52姐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上,先長城巖土公司的司炳文教授發明的孔內深層強夯法(又稱作DDC技術)獲得當屆5項尤里卡金獎,還獲得了比利時國王的騎士勛章。這種方法是是現將地基內情況,再分層填料,進行強夯。這種方法將動力強夯與材料加固相結合,具有更高的動能,能夠顯著改變土質的粘度和密度。這種方法最重要的優點不在于能夠解決軟弱土層,還充分利用了建筑廢料,將建筑廢料充分利用,甚至是我們身邊常見的鵝卵石都可以作為填料進行施工,另一方面又節省了鋼筋水泥等建筑消耗材料,符合我國當前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這種方法不僅實用,還節省成本,又環保,是今后應當大力推行廣泛應用的方法。
除此之外,密實加固的方法還包括了排水加固和高壓噴射注漿的方法。排水加固只適用于含水量較高的軟弱地基,其原理是通過安插排水管道等方法將水從軟弱土層中排出,從而提升軟弱土層的密實程度。這種方法造價低廉、操作方便,缺點是受環境制約較大,只能在符合要求的土層內進行。而高壓噴射注漿法是用高壓水槍將泥漿注入到軟弱土層中,改善整個軟弱土層的強度。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較為松散的粉土地基,其成本較高。
除了上文所述的換填土和密實加固方法,現實施工中還常會用到加入管樁進行加固的方法。依據管樁的材質不同,可以分為水泥土樁、鋼筋混凝土樁和碎石樁。從名字容易看出,這三種管樁分別由水泥、鋼筋混凝土與碎石塊澆筑而成。其中,水泥樁和碎石樁都是現在軟弱地基上打孔,然后攪拌制作成水泥涂裝或者是碎石樁,填筑進空洞內,然后再進行夯實,在軟弱地基中形成較為穩定的管樁。而鋼筋混凝土樁,這種樁體瑞然造價略微高昂,但是比水泥和碎石樁更為穩固,使用壽命也更長,所以在當前的道路橋梁軟土地基改造中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最后,除了換填土、密實加固、加樁等常用方法,還有加筋處理法等一些不大常用的方法。這些方法根據施工地點不同土質、不同氣候條件的不同,適用條件也不同。但是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原本比較軟弱的基層土通過改造措施,使其變得穩固。另外,橋梁的軟土地基處理上比公路略微繁瑣一些,它不僅要考慮到加固,還要注意水的侵蝕。
地基是連接道路橋梁與地表的部分,它不僅承擔著道路橋梁表面行人車輛帶來的壓力,更在結構上保障著道路和橋梁的穩定。我國很多地區的土質不好,在這些較為軟弱的土層上直接構建地基,會對整個公路和橋梁的穩定性與行車安全造成影響。道路與橋梁是我國交通運輸最重要的載體,也是社會經濟向前發展進步的重要載體,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道路橋梁地基的重要性,謹慎處理軟弱地基問題,運用各種方法轉變或者轉化軟弱地基的物理屬性,使其真正成為托起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1]楊廣慶,劉樹山,劉田明.告訴鐵路路基設計與施工[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2]胡爭耀.道路橋梁施工中的軟弱地基處理[J].交通世界,2013(12).
[3]姚萬里.如何處理道路橋梁施工中的軟弱地基[J].科技傳播,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