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亮 ■安徽省迅騰交通設施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近現代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公路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利民便捷的大眾化交通工具,對社會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近年來高速公路建設事業的迅速發展,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為確保公路施工安全,保證國家財產安全,需要根據安全事故發生的誘因,積極開展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安全事故發生。
(1)外部社會環境因素。由于公路施工點多線長,經濟、政治、法律、技術、社會風氣和治安管理等外部社會環境必然會影響公路施工安全生產。對公路安全施工影響較大的有:①公路沿線的社會治安的影響,如偷盜公路施工物資等違法犯罪行為。②為了造福地方,讓公路沿線居民承包一些附屬工程,但由于缺乏對公路施工安全知識了解,導致在進行挖沙、采石、打井取水等工程施工時出現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2)施工機械設備失控。主要是指在施工機械因發生故障而危及公路施工安全的情況。目前存在的問題有:①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費不到位或到位不及時,影響對其的維修從而影響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進而導致施工設備出現故障,誘發公路施工安全事故;②現場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有限,對新機械設備的性能和操作不夠了解,這些都會間接誘發公路施工安全事故。
(3)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在承包建造的公路時多數為多路段同時開工,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從業人員平均素質不高,技術人員的不足,容易造成施工從業人員的主觀過錯,對公路建設的影響而導致的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單位領導作風不實、形式注意嚴重很難徹頭徹尾的遵循相關安全施工規章機制的例行要求,形式主義過于嚴重。
(4)人為意識因素。在實踐作業過程中,施工人員的本位觀念、主觀意識等易受到規章制度、個人利益、團隊建設等方面的綜合因素影響,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決定。同時領導作風不實,工程在施工時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必然會做出一些有失職責、帶有責任過失的錯誤決定,進而成為安全事故發生的誘因。
(5)自然環境因素。公路工程一般是不間斷的,長期的工程,一年四季全天候的都在持續施工,對自然環境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公路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起霧、下雨、下雪、刮大風等自然環境的變化影響。諸多自然環境因素均能誘發相關的安全事故,威脅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對施工單位的人身安全和財產造成損失。
(1)加強與當地相關部門聯系。工程開工前就要與工程所在地的公安、交通、建設等相關部門的取得聯系,最好能請聯合下發公告,做一下當地群眾的工作,讓他們盡量配合公路建設施工。當需要臨時占用地方道路時,可申請當地交通部門協助指揮交通。這樣做有利于控制與當地群眾的不必要沖突,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2)基礎設施的保證。施工現場做好連續、堅固、美觀的圍擋,出入口設專職門衛人員,對出入人員進行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現場按規定修建施工便道和排水系統,設置合理的安全標志。項目部還應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工作。
加強設備的管理工作,及時對設備進行保養和維修,確保設備能夠安全運行。
(3)施工現場的管理。項目部應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在定期檢查的基礎上,還應加強隨機檢查。檢查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細致全面、不留死角、不走過場”的原則,針對薄弱環節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并嚴格落實。對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都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培訓教育,嚴格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制度。使每一個班組,每一個工人對所做的工作有一個充分的認識,知道施工的過程中存在什么樣的危險因素,知道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以及遇到安全事故時的應急措施。以達到最大限度避免事故發生的目的。
(5)做好惡劣自然條件下的防護工作。密切關注工程當地的氣候變化及天氣預報,提前做好施工安排,盡量避免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施工。如遇不可避免的雨雪天氣施工時,做好雨雪天氣施工的防滑、防潮等防護工作。冬季施工要做好用電安全保障和防火防凍工作,做好機械設備的防凍和冬季保養工作。夏季是每一年施工生產事故的高發期,一定要做到:安全用電、防暑降溫、壓力容器的安全、個人防護用品的穿戴、腳手架工程、塔吊、龍門吊、拌合樓、自然災害的預防、季節性檢查、教育等工作。做好惡劣條件下的施工安全保障工作,可很大程度減少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
針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而言,開展科學的研究、預警分析以及評價,能有效地幫助預警組織活動的展開??偠灾A警管理活動包含以下三個主要要素。
(1)監測。在預警分析中的監測對象主要是對易導安全事故發生因素進行的監測。這些易導致安全事故誘發的因素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人為設備操作、不可抗力因素、人為主觀錯誤性指揮行為、及一些綜合因素等的監測。
(2)識別。在預警分析中的識別主要是對監測過程中存在的進行鑒別分析,已達到提前發現一些易導致事故或災害那個的發生、隱患程度高等不確定因素,從而在是施工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
(3)診斷。工程施工中的診斷是以探查事故危險源位置為目的,過程具體要通過識別、監測等手段的綜合反映才能正確地確定工程事故誘因下的危險源位置。
預控管理實行對策,是為了在施工中客觀反映預警分析過程。公路施工階段,安全事故發生的某些早期征兆相對明顯。通過及時對隱患程度較高的因素進行控制、矯正,開展全面的預控管理組織活動,達到早期防范與提前控制安全事故發生的目的。這個階段的內容主要包含有三個階段。
(1)組織準備。預控管理對策以組織管理準備階段,需要對組織機構、活動機構人員職權、具體活動控制方式進行明確,進而才能在第一時間對施工安全事故發生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時也為安全事故發生后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預案,在處理保障條件的決策支持。
(2)危機模式和日常對策。危機模式,是指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后進行的緊急救援,對可能存在更大災害的危機狀態進行模擬活動和假設,對日常施工中發生的安全事故做好對策準備活動;日常對策,在對公路安全事故隱患進行糾正與規避,并使施工生產活動盡快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
(3)危機處理。在公路施工工程中危機事件的處理是指在安全事故發生后,能夠根據對事故的預判迅速做出事先的預案、措施等,從而采取最合理的、最適宜的解決控制對策,對安全事故造成危害進行彌補和最有效的安全救援。
公路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便捷利民的大眾化交通設施,減少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對國家建設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公路工程施工的預警管理、安全生產以及安全事故及時處理、后期救援等工作的開展需要各個組織領導單位能夠進行協調統一、分工明確、落實職責,同時做好各項隱患因素的監測管理,嚴格遵守工程施工行業安全生產的相關作業標準和規章制度、規程計劃,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這樣才能保證施工工程順利進行,為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添磚加瓦。
[1]夏立明,宗恒恒,陳樹平.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影響因素重要度評價實證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1(04).
[2]劉聰,黃世成,張忠義等.橋梁工程區氣象安全保障系統的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0).
[3]孫國富,劉維寧,陶連金等.山區高速公路挖方邊坡的穩定性評價與安全防護技術[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