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與建筑結合是建筑設計發展的趨勢,綠色建筑的理念的提出,使得建筑環保化成為可能,利用綠色節能技術來完實施建筑設計和施工,可以提高建筑節能的效果。尤其是在設計高層建筑中,綠色設計應重視綠色建筑的改建和特征,按照設計原則采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以此打造綠色建筑,達到提高節能的效果,實現真正意義的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就是將環境和建筑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的減少建筑對環境所造成的負擔,并控制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在維護周邊生態環境平衡的基礎上,建造節能環保的生態建筑,這就是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思路。做到節能資源、保護環境、降低污染并走可持續化道路。綠色建筑的特征包括:和傳統的建筑形式和設計思路相比,綠色建筑設計可以大幅度減少建筑過程和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消耗,最低限度的利用資源,不污染環境。首先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環保節約,約束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降低人為的負面影響。最后營造舒適健康的環境,做到節能與生態、功能三者的完美統一。
按照綠色建筑理念的宗旨,綠色建筑希望獲得并實現一種自然和諧的共贏局面,在實際的設計中應按照以下原則進行考慮,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滿足氣候適宜性;從以人文本的角度出發;系統性規劃和設計;建筑資料利用率最大化;充分分析現場的條件。總之,高層建筑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當從建筑的場地入手,系統的進行規劃和設計,建筑設計應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氣候因素、地質、水文等因素,多角度的結合,將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并在設計中選擇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等,提高節能環保的效果。
高層建筑在設計前應充分考慮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舒適度,對周邊的環境進行充分分析,考慮周邊的建筑和環境對建筑能耗的影響。選址過程應將地質資料、氣候資料等進行采集,并進行細致分析,并對施工設計進行充分論證和研究,確定相關 規劃最佳的朝向和層數、規格等。
(1)朝向設計:設計中應分析建筑的地理位置,應盡量多角度朝陽。高層建筑為了保證能源節約應盡量多個角度向陽。現代節能技術通常愛用追逐陽光的方式來設計。高層民用建筑應具有明顯的高低差異,同時也可以豐富戶型格局,讓房間日照更加的合理。設計人應從環保的角度出發,控制樓的樓間距以及朝向。
(2)自然風應用:節能建筑應充分利用自然風的調節作用,滿足居民對冬暖夏涼的需求,設計中應考慮場地自然風風向改變,通過合理的規劃和間距控制,合理布局,減少對夏季自然風的阻擋,避免冬季自然風直吹建筑。保證建筑內部形成自然的對流,使得建筑可以形成流暢的通風條件,通過自然風的調節來節約能源的消耗,實現節能減排。
(3)保溫技術應用:在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因素,選擇適應的保溫技術,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應在建筑外墻、屋面、墻梁等選擇自保溫技術,起到節約能源的效果。
(4)陽臺設計:綠色建筑設計更多的選擇挑出陽臺,這樣的設計在增加高層建筑面積的同時,也可為高層建筑型材一定的遮陽區域,這樣可以有效的節能并起到平衡建筑生態系統的效果。
(5)節能門窗技術應用:建筑門窗是能力損失的薄弱區域,因此在設計中應考慮建筑受到風力、氣壓的改變,對門窗做出隔聲、防風、抗壓等設計,安裝合適的節能門窗等,并同時避免光污染。
(6)水資源利用技術:在高層建筑綠色設計時,應根據民用建筑的地理位置,設計規劃較為合理的排水系統,給出一個合理的水利用通道。對雨水和中水進行合理的回收,通過雨水收集和節流、存儲、凈化等對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達到生態、節能、綠色的目標。
(7)綠色景觀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的建筑綠化是重要的綠色元素,綠色植物可以調節碳氧平衡,可以減少空氣的污染,還可以吸收和降低噪聲,節約能源,改造室內外的熱環境。綠色房屋節能設計的重點就是因地制宜,立體綠化模式,讓植物綠化效果達到最佳。在現有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房屋頂層綠化方式來實現,降低屋頂溫度也可降低建筑的熱島效應,對建筑的美觀和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還可以利用墻體和陽臺等進行綠化,墻面綠化可以隔熱遮陽,在實際的操作中選擇藤蔓植物或者在陽臺種植花草等。
美國某大廈,其在距離市中心區域5公里的位置,設計高度為160層,總體高度達到一千米,其設計為新型的綠色建筑。其中設計功能包括了酒店、公寓、餐飲等功能。該建筑的設計采用的是綠色建筑理念,將整個建筑設計為一個復合型建筑,增加了建筑的綠色要素。整個大廈的設計選擇應用了多個環保節能硬件設施。如綠色屋頂技術、室內溫度控制技術、水質轉化等都采用了環保材料和模式。同時采用節能環保技術,降低排放,構建綠色隔離系統。
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也隨之重視起來,人們對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也十分重視。而綠色建筑設計不僅僅可以大幅度的節約能源,也可減少建筑過程和使用中對環境的污染。對于綠色建筑設計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更多的減少污染和環保型的建筑以及成果被應用到民用的高層建筑中。相關設計人員在建筑中更加充分的考慮建筑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適應當地的經濟、氣候、環境等條件,然后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最終實現節能、節水、減排等目的。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未來的綠色建筑設計趨勢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最大限度的就地取材,利用當地的材料節約運輸費用,并選擇低揮發、放射小、低活性的建筑材料;減少電氣設備的應用,設計中選擇外墻材料達到采光和通風等雙重效果;盡量多的利用再生能源和材料,并在設計中引入資源再生技術。
綜合看,利用建筑設計的理念完成對高層民用建筑設計,充分考慮需求、環境、節能等因素,從建筑選址、布局等角度出發,利用可再生資源、采光通風、水資源等,實現個性化的綠色設計,使得建筑在設計、建筑、使用中都體現低能耗生態化的理念。
[1]林飛.淺談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理論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4.
[2]申川.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
[3]劉永麗.淺談民用高層建筑設計要求[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
[4]王施澤.基于并行設計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研究[J].建筑與文化,2014.
[5]祁會祥.談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設計[J].山西建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