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公路為雙向行駛的雙車道公路,兩車道間不存在中央分隔帶,其行駛速度設計為60-80km/h。隨著我國經濟事業的迅猛發展,對交通的建設也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建設完善的公路交通系統成為了我國的當務之急,公路的建設不但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的整體提升,還可以進一步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路基的建設作為公路施工的基礎,決定著整條公路的質量好壞,進而深刻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首先是最重要的選擇材料,對于土方型路基來說,最普遍的方式即為就地取土,適合做路基填料的有砂性土和粘性土,這些土壤只要符合要求即可使用,而沼澤土、鹽漬土等不能做路基填料。施工過程中最常用的機械設備有推土機、平地機和壓路機等。首先是推土機的使用,將建設路基所需用料均勻的平鋪在修建公路的目標地面上,然后用平路機精確找平,最后使用壓路機壓平壓實填料。
選擇完填料后應進行布土,布土前應根據土層的用量和每車的承載量確定車間距,布土作業后使用平地機將土鋪平。整平工作是由平地機從中間到兩邊進行的,在進行整平作業時,尤其應該注意路基上的橫坡,尤其是在雨量充沛的時間段,為了便于路基排水,應當適當調整橫坡,由原本的2%加大至4%。整平后應及時進行壓實工作,我國大多采用大噸位壓路機進行壓實,有效改善了壓實效果和路基的質量,目前對二級公路規定的壓實度為95%以上,路基的壓實度不得低于93%。
公路路基的施工特點主要有難度大、要求嚴、工作量大等。路基施工的地質條件往往多變,氣候變化更是常見,增加了施工的困難以及工人的安全隱患。由于路基的質量是整條公路質量的重中之重,因此,公路建設過程中對路基施工的要求極為嚴格,要求極少差錯甚至沒有差錯。另外,因為路基建設貫穿了整條公路項目,所以路基施工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在施工中需要使用大型設備并且對施工的精細程度要求極高,這就進一步增大了路基施工的工作量。
路面裂縫現象極其常見,在小城鎮里尤為嚴重,而裂縫的出現會影響公路質量。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壓實填料工作有所不足,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技術經驗的欠缺,使得路基填料得不到合理有效的碾壓,而公路施工完畢后,車輛的大量通行使得路面不堪重負,從而出現裂縫。其二,施工中的垃圾尚未清理干凈就立即進行填土作業,使得半填半挖的交界處沒有清晰分層,從而致使路面出現縱向裂縫。除此之外,施工時,路基的鑲邊作業不能按規定進行,這也會導致裂縫現象的出現。
路基沉陷是公路建設中極易出現的另一嚴重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離不開車輛的行駛,即對公路的高強度利用。但是,沉陷問題的出現更加離不開路基施工的質量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壓實填料作業無疑是重中之重,路基沒有經過合理的壓實,使填料達不到標準規定的壓實度,而且由于地形地貌不同,土壤含水量過大或過小,施工人員對軟土地基處理又有所偏差,這就導致了沉陷的出現。另外,路基與路面施工時間間隔過短,其中沉淀時間過短,使路基填實工作不到位,易導致沉陷。
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路基施工質量的好壞。但是由于建筑行業存在巨大的利益,一些不法官員利用職權便利承包公路項目,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益,不惜使用次品材料,這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所以,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必須具備產品合格證。
保證公路路基施工質量的最有效方式無疑是做好路基的壓實填料工作。我國的壓實填料工作普遍選用壓路機碾壓的方式,這是由于我國交通系統的施工技術與條件有限,而采用壓路機碾壓成本低、工序簡單,還能有效的壓實填料。因此,路基的碾壓技術必須得到有效快速的提高,改善壓路機碾壓技術并提高壓實作業的工作質量迫在眉睫。另外,土的含水量也影響著路基壓實工作的進行。
最后,施工人員要針對不同的地形地貌來及時改進調整路基的壓實方式,尤其是在特殊潮濕地區,路基的壓實工作極難進行,所以壓實度的標準可以根據施工前的兩項實驗參數參考并確定,通常采用輕型壓實標準,此外,還可以在土中加入生石灰以此改善填料的性質,或者采用吸水性明顯優于傳統材料的新型材料。
水可以嚴重影響路基的穩定性和強度,其對于路基的侵蝕能力并不亞于某些腐蝕性液體。此外,為了不對當地的農業水利設施造成不必要的危害,為了社會的和諧發展,路基排水工作必不可少,在施工過程中,應科學合理的建設排水體系,有效的排出路面積水,防止其下滲并造成路基不穩定。路基的地面排水工作形式往往為設置邊溝、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道,地下排水通常選擇滲井的方法。
我國的軟土地基處理的技術手段在近些年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提升使得路基的穩定性也得到有效增強,進而促進了公路交通事業的發展。在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用粘性土在路堤表面加以遮蓋,以便有效保障路堤的穩定性。軟土地基的含水量也應引起重視,針對不同的含水量,可以通過灰土擠密樁的方式加濕或干燥路基。另外,可以通過粉噴樁和旋噴樁的方式來加固軟土路基。
雖然修建公路極其有利于社會的發展,但是這種行為還是改變了地球表面的天然結構,破壞了地殼的平衡系統,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路基的施工受到天氣自然變化的影響,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之下,尚未完成的路基很容易受到損傷,因此,路基防護工作必不可少。路基的防護主要采取支擋防護、坡面防護和沖刷防護三種類型。
支擋防護多采用擋土墻的方法,在地基情況好、石料資源豐富的場所多采用重力式擋土墻,當施工現場條件達不到要求時,往往采用混凝土結構的新式墻體,其受力合理,墻體小且易于調整。而坡面防護主要是防止地表水流對路基的沖刷以及坡面石體由于長期風化造成的老化掉落,由于目前對環保型社會發展的追求,在邊坡種草的方式日益受到追捧。為了防止沿河路基的邊坡被沖刷引起危險,可以啟用新型混凝土護坡模袋做成的護面板。
公路的建設在不斷發展,公路施工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在以后的公路施工中,施工方要積極保證公路的質量,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利益。因此,路基施工作為公路建設的基礎,必須要嚴格選材,精細操作,認真審檢,從而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質量,保障交通事業的快速安全發展。
[1]吳毅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風,2014,04∶144.
[2]陳克暑.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4,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