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RTK技術系統中關于用戶的部分主要有:數據鏈、流動站和基準站。其作業原理是:基準站接收機架設在已知或未知坐標的參考點上,連續接收所有可視GNSS衛星信號,基準站將測量的站點坐標、載波相位觀測值、接收機工作狀態、偽距觀測值、衛星跟蹤狀態等情況借助無線數據鏈傳送到流動站,然后流動站進入初始化狀態,搜索求解整周未知數,最后進入動態作業。流動站接收基準站傳入的數據,并且同步觀測采集GNSS衛星載波相位數據,通過系統內差分處理求解載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根據基準站和流動站的相關性,得出流動站的平面坐標X、Y和高程H。
公路工程測量向縱向延伸,且比較長,而橫向延伸比較窄。現階段,用于公路測量的技術主要有:遙感測量技術、GNSS技術、光電測量技術等,并且這些發展得非常成熟,特別是GNSS技術。下文將對公路測量中的GNSS測量技術進行論述。
公路測量中傳統的控制網采用導線形式的布設方法,其精度直接受點分布、所用儀器設備、導線長度的影響。而若工程測量中采用GNSS技術,則控制網只與GNSS衛星的分布、處理基線的情況、衛星的觀測時間、質量相關。所以,控制網的點位分布沒有固定的地點。因此,需要對施工現場的放樣儀器—全站儀進行考慮,同時對點位之間的通視進行考慮,這樣施工放樣會更加簡潔。然后在對工程的精度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經費成本和現有的儀器設備進行考慮,從而恰當準確的布設GNSS控制網。
GNSS控制網點在野外進行埋設,埋設完成之后,接下來就是觀測GNSS控制網,而對于野外作業通常運用GNSS載波相位靜態相對定位測量。而如果是重點、特大工程項目,則采用現場試驗的觀測方法。然后是選擇合適的控制網觀測方法,主要依據于衛星的數量、星歷分析、衛星信號的質量、現場信號的干擾情況等等。處理野外作業數據前,需要對各個控制點觀測衛星時衛星的信號質量進行檢查,如果發現存在質量較差點的衛星,在處理數據前需要對其進行重點查看,倘若基線不達標則需要重新測量或是補測,如若不然會降低整個GNSS控制網的精度。所以說,對GNSS控制網的數據進行處理,同樣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大比例尺(1∶1000或1∶2000)帶狀地形圖,是高等級公路選線、設計的基礎,所以,必須為設計人員準備精度高的數字帶狀地形圖。采用傳統的測圖方法,需要首先建立控制,其次測量碎部,最后,繪制成比例尺大的地形圖,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工作時間。繪制線路帶狀地形圖,運用GNSS-RTK技術采集碎部點數據,這樣不用建立圖根控制,只需在碎部點上停留一兩分鐘,或是更少僅需幾秒鐘,就能得到關于該點坐標和高程的數據。采集速度快,大大降低了測圖的難度,既省時又省力。
中線測量時工程測量中的重要環節,是指測設直線和曲線,在現場明確標出道路中心線的平面位置,并測量工程的實際里程。中線測量為測繪平面圖和宗、橫斷面圖提供依據,同時是公路設計、施工和其他公路的依據。首先是設計人員對帶狀地形圖上的中線進行設計,然后設計路線中的起點、轉點和終點的坐標,并將其在地面上標注出來。采用GNSS技術,將中樁點坐標輸入電子手簿中即可,接下來軟件會放樣點的點位進行自動定位。點測量獨自完成,因此,不會出現累計誤差,同時各點的放樣精度基本一樣。高等級公路路線主要包括直線、圓曲線和緩和曲線。因此,放樣時,只需輸入各主控點樁號、起終點的方位角、直線段與緩和曲線的距離、圓曲線的半徑即可,接下來就能輕松的進行放樣。
縱橫斷面放樣時、先把需要放樣的數據輸入到電子手簿中,生成一個施工預放樣點的文件,并儲存起來,隨時可以到現場測量所用;橫斷面放樣時,先確定橫斷面作業形式(挖、填、半挖半填),然后把橫斷面設計有關數據輸入電子手簿中(邊坡坡度、路肩寬度、設計高)也生成一個施工預放樣文件,儲存起來,并隨時到現場測量放樣。還可利用軟件自動與地面線銜接進行所謂的“載帽”工作,并利用“斷面法”計算填挖土方量。利用繪圖軟件可以測繪出各點的橫斷面圖和沿線的縱斷面圖。加之所利用的數據都是測繪地圖時采集得到的,因此,不需要到現場對橫、縱斷面進行測量,這樣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并且必要的話,可以采用動態的GNSS技術到現場檢驗復合,與傳統方法相比,該方法既經濟又容易實現。
利用GNSS-RTK測量技術進行工程施工放樣,GNSS定位平面精度一般能達到2-3cm,高面測量精度要低點,但完全能夠滿足前期的測量放樣工作,因此,對于等級要求不高的公路,其現場施工的測量放樣可以采用GNSS—RTK技術。對于高程精度要求較高的公路施工測量放樣,平面位置采用GNSS-RTK定點,利用水準測量方法測定高程。
GNSS-RTK對于工程的放樣定位,其優點是:速度快、定位精準、精度穩定等等,因此,在公路放樣定位中,需要獲得的精度信息進行點位放樣。GNSS技術用于公路施工測量時,不僅具=具備良好的硬件,而且可選擇豐富的軟件。施工中關于點、線、面和坡度的放樣都非常便捷。
總之,GNSS-RTK技術運用于公路測量,標志著公路的作業手法和測量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使測量的工作效率和測點的精度大大提升,極大的促進了工程建設的進度及質量。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受到某些限制因素的影響,不利于工作的有效開展,但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將會對GNSS-RTK技術進行不斷優化與改善。
[1]曾濤.《淺析GPS-RTK技術在公路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02∶26+28.
[2]韓棚舉,王經國:《GPS-RTK測量技術在公路工程測量中的優勢》[J].《科技視界》,2013,05∶84+102.
[3]原宜坤,汪洋.《淺談GPS-RTK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7,11.
[4]張煜,彭家頔.《GPS-RTK技術在公路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交通標準化》,2014年,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