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明嵩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1
青祁路南段快速路工程B標位于無錫市濱湖區現狀青祁路上,與下穿太湖大道的A標段相接,向北延伸,下穿建筑路,與地面橋梁青祁橋相接,主線全長1055.727米,其中快速路主線地道長775米,地道為箱式結構,雙向六車道布置。
地質及水文資料表明,隧道通過地段隸屬于于江南地層區,境內第四紀沉積物覆蓋廣泛,除泥盆系出露地表并組成境內山體外,其余地層均隱伏于第四系之下。土層自上而下可劃分為9大層14小層和6個夾層,場區土層分布不甚均勻,埋深及厚度有一定變化。本場地土層主要為粘性土和粉(砂)性土,屬弱透水層,場地淺部地下水類型為潛水,賦存于淺部粘性土層和粉(砂)土層中,其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與地表涇流,地下水位隨季節、氣候及潮汐作用而有變化。地下水穩定水位為+1.93m。基坑四周無污染源,地下水對砼無腐蝕。
主線隧道基坑開挖深度為6.6~12.2米,采用垂直支護結構,支護體系為圍護樁(包括止水帷幕)+圍檁+支撐鋼管。樁頂用鋼筋砼圈梁兼作首道支撐圍囹,其余選用雙拼H400×600×14×16型鋼作圍囹。支撐鋼管采用?609鋼管,鋼管水平間距為均4米。根據基坑的深度不同,橫斷面上分別設置1~3道支撐。為減少圍護樁在基坑開挖時的位移,須對鋼支撐施加預應力,其值為15~133噸。
目前,深基坑圍護墻體采用的結構形式一般都為鉆孔灌注樁,配套采用深層攪拌樁作為止水帷幕,工程造價較高,施工速度慢,施工工序多,對環境的影響、污染均較大。與之相比較,SMW工法樁有如下優點:(1)在現代城市修建的深基坑工程,經常靠近建筑物紅線施工,SMW工法在這方面具有相當優勢,其中心線離建筑物的墻面80厘米即可施工。(2)鉆孔灌注樁由自身特性決定,施工時形成大量泥漿需外運處理,而SMW工法僅在開槽時有少量土方外運。(3)SMW工法樁構造簡單,施工速度快,可大幅縮短工期。(4)SMW工法樁作圍護結構同時起到支擋與止水作用,與鉆孔灌注樁相比結構整體性和防水性能均較好,可降低后期維護成本。
鑒于SMW工法樁的諸多優點,故我們在確定圍護樁形式時優先考慮采用SMW工法樁。為保證基坑及周邊房屋的安全性(鉆孔灌注樁樁身剛度大,不易變形),局部地段采用鉆孔灌注樁加止水帷幕。全線圍護樁縱向長775延米,其中SMW工法樁就有594延米,鉆孔灌注樁僅181延米。
針對無錫地區地質情況,我們組織使用國產動力頭的三軸工法樁機進場試樁,試樁結果表明,國產動力頭功率較小(僅100KW),鉆頭進入第④層土后已無法繼續鉆進(進尺僅有3cm/min),國產動力頭的三軸工法樁機不適應無錫土層。為此,我們重新組織使用進口動力頭的三軸工法樁機(功率達到140KW)進場正式展開施工。
SMW工法也叫柱列式土壤水泥墻工法,即利用多軸型長螺旋鉆孔機在土壤中鉆孔,達到預定深度后,邊提鉆邊從鉆頭端部注入適合不同工程連續墻的水泥漿,將其與原土壤進行攪拌,在原位置上建成一段土壤水泥墻。然后再進行第二段墻施工,使相鄰的土壤水泥墻彼此有重合段,連續重疊搭接施工即可做成地下連續墻。同時根據不同需要,插入工字鋼,在水泥土混合體未結硬前插入H型鋼或鋼板作為其應力補強材,至水泥結硬,便形成一道具有一定強度和剛度的、連續完整的、無接縫的地下墻體,作深開挖基礎維護或止水之用。
清理地下障礙物、平整場地→放線定位→開挖溝槽→導向圍檁型鋼定位、劃定鉆孔位置→三軸攪拌機就位、校正、樁桿鉆頭找正→鉆進、壓漿注入、攪拌、成樁→插入H型鋼→挖機清理溝槽水泥漿→三軸攪拌機移位、定位、校正→下道工序重復施工。
H型鋼水泥土攪拌樁支護結構的施工關鍵在于攪拌樁制作,以及H型鋼的制作和打拔。
與常規攪拌樁比較,要特別注重樁的間距和垂直度。施工垂直度應小于1%,以保證型鋼插打起拔順利,保證墻體的防滲性能。
注漿配比除滿足抗滲和強度要求外,尚應滿足型鋼插入順利等要求。
(1)在鋪設道軌枕木處要整平整實,使道軌枕木在同一水平線上;(2)在開孔之前用水平尺對機械架進行校對,以確保樁體的垂直度達到要求;(3)用兩臺經緯儀對攪拌軸縱橫向同時校正,確保攪拌軸垂直;(4)施工過程中隨機對機座四周標高進行復測,確保機械處于水平狀態施工,同時用經緯儀經常對攪拌軸進行垂直度復測。
(1)壓漿階段時,不允許發生斷漿和輸漿管道堵塞現象。若發生斷樁,則在向下鉆進50厘米后再噴漿提升;(2)采用“一噴一攪”施工工藝,鉆進時噴漿量控制在60%,提升噴漿量控制在40%;嚴禁樁頂漏噴現象發生,確保樁頂水泥土的強度;(3)攪拌頭下沉至設計樁頂標高后,開啟灰漿泵,將已拌制好的水泥漿壓入地基土中,并邊噴漿邊攪拌約1-2分鐘;(4)控制重復攪拌提升速度在0.8-1.0米/分以內,以保證加固范圍內每一深度均得到充分攪拌;(5)相鄰樁的施工間隔時間不能超過24小時,否則噴漿時要適當多噴一些水泥漿,以保證樁間搭接強度;(6)預攪時,地基土應完全攪拌切碎,以利于與水泥漿的均勻攪拌。
(1)施工中采用H型鋼,對接時采用雙面坡口焊接,焊材使用J422焊條。為保證型鋼表面平整光滑,其表面平整度控制1‰以內,并不得有錯臺。(2)型鋼拔出,減摩劑至關重要。型鋼表面應進行除銹,并在干燥條件下涂抹減摩劑,搬運使用應防止碰撞和強力擦擠。且攪拌樁頂施工圈梁前,事先用油毛氈及泡沫板將型鋼包裹好進行隔離,以利拔樁。(3)型鋼應在水泥土初凝前插入。插入前應校正位置,設立導向裝置,以保證垂直度小于1%,插入過程中,必須吊直型鋼,盡量靠自重壓沉。若壓沉無法到位,再開啟振動下沉至標高。(4)型鋼回收。采用2臺液壓千斤頂組成的起拔器夾持型鋼頂升,汽車吊或履帶吊配合起拔,將H型鋼拔出。采用邊拔型鋼邊進行注漿充填空隙的方法進行施工。
(1)施工不擾動鄰近土體,不會產生鄰近地面下沉、房屋傾斜、道路裂損及地下設施移位等危害。(2)鉆桿具有螺旋推進翼相間設置的特點,隨著鉆掘和攪拌反復進行,可使水泥漿與土得到充分攪拌,而且墻體全長無接縫,它比傳統的連續墻具有更可靠的止水性。(3)它可在粘性土、粉土、砂土、砂礫土等土層中應用。(4)可成墻厚度550-1300毫米,常用厚度為850及600毫米;成墻最大深度目前為65米,視地質條件尚可施工至更深。(5)所需工期較其他工法短。在一般地質條件下,為鉆孔灌注樁加止水帷幕的四分之一。(6)廢土外運量遠比其他工法少。實踐證明該工程采用SMW工法施工是可行的。由于四周可不作防護,型鋼又可回收,造價明顯降低,加快了工程進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總的來說工法機對場地依賴性較強。通常工法機主要分為履帶式和步履式兩種,前者移動迅速,但對地面平整度要求較高;后者成樁質量較好、對地面平整度要求不高,但是移動相當緩慢且體積龐大,不利于交叉作業的開展。在施工前必須合理安排型鋼堆放與造漿的區域。
SMW工法樁于1976年在日本問世后,世界多個國家進行了引進,中國與上世紀90年代引進該項技術,此后國內諸多廠家開始仿制和研制三軸工法樁機,設備數量的增加使得該種工法能夠得到迅速推廣,并在地下工程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通過近60天的SMW工法樁施工,我們對這種工藝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實踐證明SMW工法樁在該工程深基坑圍護中的運用是成功的,有效降低造價,加快了工程進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