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守森 ■福建工大設計院,福建 福州 350014
(1)住宅的組成。住宅單元以套為單位,每套住宅由居住空間(臥室、起居室)、廚房、衛生間、陽臺組成。(2)室內環境。為提高居民的基本住房條件和功能質量,住宅設計應考慮日照、采光、通風、隔聲、防水、防潮等方面的要求。(3)建筑設備。主要指住宅的給水排水、采暖、燃氣、通風空調、電氣等。(4)建筑結構。結構形式有多種,要與建筑本身實際情況相結合,合理采用選型。(5)建筑節能。在滿足住宅功能和舒適度的前提下,減少能源消耗,并且可對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實現資源節約。住宅設計要合理選用適宜地方特點的節能材料及做法。
(1)概念設計階段。概念設計階段要求設計人員遵循設計基本原則,并按照開發商的要求設計。建筑產品初步構想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規劃布局,二是建筑風格,三是公共配套以及其他要求。
(2)方案設計階段。建筑方案的設計這一方面又包括兩點,首先是規劃方案設計,其次是建筑的單體設計。規劃方案設計這一點要求設計人員通過設計的條件以及設計的任務來對設計的各個因素進行把握,比如建筑的總體布局、建筑的群體效果等等方面。建筑的單體設計則要考慮單體的造型、房型、戶型等方面。
(3)初步設計階段。這一設計階段的目標是深化建筑設計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對工程項目的規模進行概述,②對結構方案和投資概算進行確定,③明確建筑和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④規劃好建筑周邊的交通線路。
(4)施工圖設計階段。這一設計階段要求施工人員將設計的結果利用藍圖表現出來,從而為施工者提供完整清晰的施工計劃。
第一,在評價中要遵循科學、全面的原則。既要科學的反映整體的設計方案,又要全面的照顧到各個指標的細節,保證整體的方案能夠與各個細節有效的協調和配合。第二,在評價中要遵循系統優化的原則。設計方案并不是單一的,涉及到多個專業,要把握好每一個環節。首先是項目的規劃環節,其次是建筑、結構、設備各專業的協調環節。第三,在評價中要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則。這一可操作性的原則要求在進行評價指標的選取工作時要保證指標能夠有效的迅速的收集到,并且能夠在實際的應用中得到具體的結果。這樣才能保證施工的評價人員能夠根據實際的施工方案進行建設的評價,從而提高評價體系的可行性。第四,在評價中要遵循簡捷的原則。在建設方案的評價體系中,設計方案既要保證全面性,還需要注意簡潔性,不能夠雜亂無章。因此,需要在保證體系全面的基礎上然后進行設計體系的精簡工作,保證評價體系既能夠全面的滿足施工的需要,又清晰明了,能夠快速上手,保證在眾多的指標中抓住重點,從而提高建設工作的效率。第五,在評價中要遵循動態性的原則。在進行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價工作時,指標是不固定的,而且每個建筑工程由于實際情況的不同會采取不同的指標,并且評價人員也具有各自的特性,所以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非同一的評價結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動態性的原則,將定性的指標以及定量的指標科學的應用到建設的實際情況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有效性。
(1)適用性能的指標,是為了考察總體布置、住宅單體戶型空間的功能是否合理。同時住宅設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要符合時代特點,延長住宅建筑使用壽命。①總體布置設計方案應滿足日照、朝向采光、通風、消防等方面要求。②單體設計。首先套型設計應符合地域特點及居民生活習慣(住宅是采用塔樓還是板樓,大戶型還是小戶型,南廳還是北廳等)。其次是套型面積的合理性。每個顧客的需求是不同的,他們對于戶型的要求肯定不會是一致的。由此在進行建設方案的規劃時要綜合考慮客戶的需求,設計出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的戶型,尤其是建筑的面積要合理的進行設計,與其功能進行良好的配對。然后是功能的空間設置以及布局,設計要做到能夠有效的分配動靜區、潔污區以及干濕區,并且還要注意各個區域之間的交通流線是否能夠最大程度的方便住戶的日常生活。
(2)得房率指標。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
(3)設備設施的指標。首先要規劃好給水和排水、配電、通風空調、燃氣等系統,合理的布置好各個管道和線路,這樣既能夠保證給水和排水、配電等效率,同事能夠出現故障時進行有效快速的維修。
(4)環境性能的指標。在進行這一指標的建立時,要考慮到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窗地比,二是通風開口面積。這樣能夠提高住宅的舒適度,改善室內環境,減少住戶的能耗。另外要注意的是住宅的外觀,不僅要搞好住宅的整體的形象,還要對住宅內部的設計進行合理的規劃。
在住宅建筑的過程中,設計至關重要,關乎著成本和質量的方面。因此,要科學的規劃和建立科學、全面和有效的建筑評價體系,保證設計符合實際的建筑工程。我國在目前的階段中,對于住宅建筑的設計和評價方面需要不斷的提高。
[1]胡文發,姚偉,周明.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既有住宅性能綜合評價m.同濟大學學報,2011,39(5):785 -789.
[2]陳震,洪桔,李恒等.知識滲透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方法[C].第四屆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論文集.2008:266 -267.
[3]孫林柱,楊芳.住宅小區建筑設計方案評價的灰色關聯法[J].土木工程學報,2003,36(3):25 -29.
[4]謝家平.綠色設計方案優選的多指標綜合排序法[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3,05:644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