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華 ■岫巖城鄉規劃院,遼寧 鞍山 114300
在20 世紀70 年代以前,中國建筑的保溫隔熱技術多數是通過內保溫來實現。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內保溫技術在節能方面難以達到要求,而在使用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1、內保溫存在冷橋問題;2、構造并不合理;3、比較容易露出來;4、需要的面積比較大;5、不利于再次裝修。后通過研究將維護結構保溫隔熱技術的研究重點放在外墻保溫上。相比而言,外墻保溫具有更大的優點。它能夠適用于更多的場合,不受冷橋的影響,對于主體建筑而言,能夠增加其壽命,室內的空氣質量可以得到保證,同時也能節省不必要的浪費,在后期,還能對房屋進行改造。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采用的是外保溫技術,而內保溫技術由于其諸多的缺點而逐漸遭到了淘汰。
建筑物的內保溫隔熱技術的應用時間已經是比較長了,其技術相對成熟,目前比較多的內保溫隔熱板有聚合物砂漿復合型苯型、增強石膏和抹聚苯顆粒保溫隔熱料加抗裂砂漿后壓入網格布。但由于內保溫技術上的不合理性決定了內保溫隔熱必然要被淘汰,最終被外保溫隔熱所取代。
中間保溫有兩種不同的形式,其中一種是利用在砌塊內垂直于熱流的方向填入一些保溫的材料,這些材料依據需求,有很多種類可以選擇,比如礦棉、巖棉等,這種方式可以不增加其他的空間去填充保溫材料,但是也有限制,如果砌塊空間較小的話,就不能填充足夠的保溫材料。其次,另一種構造是在兩篇墻體的中間,留出一塊夾層來放入保溫材料,這還能夠對保溫材料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這種方法也有缺點,因為它施工起來并不容易,而且空間占用較大,需要的成本也較高。此外,還有使用空氣夾層來實現保溫的,這樣就不需要填充保溫材料,但是空氣的比熱容有限,在實際的使用中,保溫效果不如填充材料那么好,因此,這種保溫形式應用比較少。
相較內保溫技術,外保溫技術顯得更加合理,在使用相同尺寸、相同規格以及性能的保溫隔熱材料的情況下,做出來的外保溫隔熱要比內保溫隔熱的效果更好,體現其突出的優勢。比如適合結構工程的新建,適合舊樓改造。外保溫技術大大改善了內保溫技術存在的缺點,由于外保溫在建筑物外側,它可以通過保持主體結構使得建筑物的壽命大大增加,同時建筑結構的熱橋效應有效減少了,增加了建筑的有效空間,還有一個好處是外保溫技術消除了冷凝,提高了房屋居住的舒適度。
我國傳統建筑中地面保溫隔熱不受重視,應用較少,隨著建筑節能要求的提高及人們對建筑室內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采暖建筑地面的保溫隔熱也逐漸受到重視,嚴寒地區及寒冷地區鋪設地面保溫隔熱層日漸普遍。
建筑物屋面暴露在外,直接受風吹、日曬、雨淋和雪蓋的考驗,表面溫度變化大。目前屋面保溫保溫隔熱層的施工方法有現澆和鋪砌兩種。在整體現澆屋面保溫工程中主要采用了硬泡聚氨酯保溫層,而鋪砌工藝中板塊狀保溫材料應用多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XPS)、加氣混凝土塊、硬泡聚氨酯塑料等。常用的幾種屋面保溫隔熱材料有:(1)聚氨酯硬泡;(2)聚苯板隔熱層;(3)隔熱保溫環保板;(4)FSG 防水保溫板。
這樣能夠獲得足夠的照明時間,我國一般對采光規定的標準是,在冬至這天,室內陽光滿窗的時間要大于一小時。然后使除濕作用,如果室內日照時間較長的話,能夠對室內的濕氣進行驅散,同時還能夠起到殺菌的作用。再次,可以節能,相比南北向的房屋,東西向的會吸收更多的熱量,夏天的空調使用時間會更長,造成能源的浪費。如果受到環境的限制,不得已東西修建房屋,那么可以利用墻體隔熱保溫等一些手段進行調節。此外,南北走向還更利于通風,使室內居住環境更加舒適。
戶外遮陽技術主要具有三方面的優勢。
第一,節能效果好。一般采用比較多的一種遮陽方式是室內遮陽,即利用玻璃和遮陽簾進行遮陽,但是這種方式陽光和紫外線照射到這些遮陽物之后,他們會產生熱量,再傳遞到室內,其實已經起不到遮陽的目的了。而室外遮陽,能夠將能量阻擋在室外,然后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這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經濟效果優。采用外遮陽技術投入少,收效明顯,性價比好。
第三,藝術性強。室外遮陽可以對其進行外觀和顏色方面的選擇,這就無形中對建筑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使得建筑的外觀更好,不僅能起到阻擋熱量的作用,還能夠起到美化的作用,一舉多得。
輕質材料首先在重量上比較輕,因此,不會給建筑帶來負擔,建筑就不容易變形,更加堅固,保溫材料也就不容易滲漏。輕質房屋已經是一個發展的方向了,目前國內外已經有了一些輕質的組合材料,比如玻璃纖維、鋁材等作為面板,泡沫塑料作為保溫層,這種方法可以極大的減輕重量。
近幾年粉煤灰、廢舊泡沫塑料、玻璃廢棄品等固體廢棄物得到了很好的開發利用。如已大面積應用的水泥聚苯板的主要成分就是廢舊泡沫塑料。節能利廢材料的特點之一是由于材料的主要來源于固體廢棄物,加上國家相關政策的傾斜,具有較大的價格優勢。
材料在使用過程中都有其優點,也能暴露出他們的缺點。比如,有機材料的保溫效果比較好,但是防火性差,還比較容易老化;而無機材料卻具有耐高溫、抗老化的特點,但是它不容易加工。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分別取他們的有點,克服他們的缺點,創造出一種復合材料來。
要使建筑材料達到綠色化的目標,就要從多方面著手,首先要控制原材料,其次對加工過程要進行管理,再次,在產品的的功能失效之后如何處理,即會對環境產生哪些影響,如何做好循環利用等,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此外,還要開發一些新的材料,對環境影響小的材料來作為保溫材料,這樣,對環境的影響才能降到最低。
隨著我國建筑節能政策的實施,保溫隔熱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尋求和發展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和技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將是建筑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研究課題。學習并掌握好如何提高普通建筑物的保溫隔熱措施不僅造福于人類,也是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必然趨勢。
[1]朱盈豹.保溫材料在建筑墻體的應用[M].北京;中國建材出版社,2003.
[2]外墻外保溫的建筑構造.
[3]齊剛.墻體保溫隔熱與節能[J].建筑技術開發,1999.
[4]張德信,建筑保溫隔熱材料.化學工業出版社.
[5]徐峰,建筑保溫隔熱材料與應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6]徐峰,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應用技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