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先濤,符安麗
■1.淮濱縣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河南 淮濱 464400;2.淮濱縣恒威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淮濱 464400
現階段,中國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城市辦公、住房空間等方面的壓力大幅提高。在規劃設計城市的時候,政府將高層建筑當做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種形式,利用提高建筑空間使用的方式將土地的平面橫向利用取代,使得城市土地使用壓力降低。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高層建筑地下基礎施工主要是涉及到普通的土方開挖、選擇支撐體系等,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施工地質環境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時在施工的全程認真根據相關要求進行,確保基礎的穩定性。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內容多,難度大,基礎施工技術屬于施工項目質量的前提條件。同時,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水平高低不僅關系建筑物的質量優劣,還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相關。做好基礎施工技術,不但能夠為項目質量提供有利條件,而且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公司的效益及其社會知名度。建筑工程的不斷發展促進了質量管理工作,推動了建筑物水平的不斷提高。然而,人們對新工藝的使用仍然停留在起步時期,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唯有不斷加強建筑工程的基礎施工,才能使各種新技術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鑒于此,本文對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這一課題進行研究,以期為建筑企業做好基礎施工提供借鑒。
高層建筑地下基礎施工中工程勘察屬于其基礎工作,其中主要勘察地質環境與施工環境2點內容。在這里,施工環境勘察即認真仔細的對施工現場附近的建筑物、道路、河流、供熱、電、氣等管線等實施定位,為順利施工提供保障;對周圍環境的干擾保持在可控制范圍內。地質狀況的勘察非常繁瑣,內容涉及到施工現場的巖土地質狀況,對地質條件進行勘察,旨在充分弄清楚施工現場的地質狀況,在此基礎上,選擇綜合評價方法,來評價地基與場地的穩定性,同時對各種負面地質作用與特殊巖土的防治、地基基礎型式、埋深、地基處理、基坑工程開挖與支護方案的選型等方面進行探討,闡明相關建議,從而為下一步的施工方案設計、以及實際施工提供詳實準確的信息。
土方開挖是進入高層建筑地下基礎正式施工首個步驟,確定其方案,一方面應當充分考慮當地的地質狀況以及周圍的環境,另一方面,尤其是應當按照高層建筑的實際特點來制定。許多建筑在土方開挖過程中能夠應用一次到底的方式進行,然而,因為施工的需要,大部分建筑一定要使用分層開挖方案進行,也就是邊挖邊支護。
作為地下基礎的關鍵承載系統,支撐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選擇支撐體系的過程中,應當按照具體的施工要求與附近環境的沉降標準進行。現階段,業界最為普及的支撐體系包括橫向剛檁與混凝土灌樁立柱兩種類型,各種體系存在一定的差異。
這個體系一方面具有支撐功能,另一方面,在地下基礎開挖以后,有助于基坑的防水,同時能夠確保周圍墻體的穩定。所以,這一個體系主要涉及到支撐與止水兩個子系統。通常情況下,維護和支撐體系在項目設計與施工環節統一開展統稱為支護體系。不僅如此,施工的時候,還應當建立系統全面的環境保護措施,以盡可能的降低地下基礎施工對附近環境條件的干擾。
上文中我們已經闡述,基礎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為建筑的穩固提供保障,防止地基出現下沉現象,同時還能夠防止其發生傾斜。然而我們知道,開展基礎施工時,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為混凝土,因此,本文著重分析了以混凝土施工技術。
建筑項目所需要的工期相對較長,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許多廢物,例如棄土、污水、廢渣等,因此應當處理好這些廢物,一定要禁忌污水亂排,廢渣隨意傾倒;科學合理的選擇建筑工程的基坑支護,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基底回彈現象,為施工順利提供良好的條件。在卡挖土方前,需要認真勘探地形、分析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水文狀況,在此基礎上,選擇最佳施工方案與開挖方法;為充分確保施工順利,還應當選擇有效的器械,應當妥善計劃施工的先后流程。
原材料的質量優劣決定著混凝土質量高低與施工工藝,在混凝土選擇過程中,應當根據建筑工程的具體用途選擇合適的類型。具體來說,對于民用住宅,需要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同時,在水泥進入施工現場的時候,必須具備化驗單與合格證,進場之后應當按照規定對其實施相應的復試,對那些不達標的水泥,必須一律禁止其入場使用。另一方面,建設民用住宅過程中使用的砂以優質河砂為最佳,一定要認真控制碎石針片狀顆粒狀,其含有量務必保持在一定范圍內。
每天都應當對混凝土質量實施嚴格的檢查,投料量與重量比的偏差必須進行嚴格控制,使其保持在某個區間中。同時,應當實施相應的抗壓試驗,通過這種方式來對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檢驗。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進行檢查:首先,制備立方體試塊(邊長是150毫米),在水中或者潮濕條件(相對濕度對于80%)、溫度處于17-23℃的條件下,通過四周時間的養護后試驗確定。根據所取得的試驗結果來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核算,看其是不是滿足設計標準。
在模板內澆灌混凝土,同時將其振搗密實,這屬于基礎施工中尤其關鍵的環節,是民用建筑工程的前提條件。混凝土施工并非短期的工程,其過程非常復雜曲折,因此,操作人員需要按照建筑結構的實際特點實施流水施工,將這個過程分成若干階段進行。在混凝土澆筑以前應當認真做好各項準備,一定要對支架與模板、預埋件與鋼筋等進行檢查,看其質量與規格是不是滿足標準,唯有每一個環節均滿足設計標準以后才能夠開展澆筑。對模板,應當檢查其位置、尺寸、垂直度等各方面是否準確,這決定著整個支撐系統是否具有較高的牢固性,同時關系著模板接縫的嚴密程度。混凝土澆筑之前,必須將模板內的泥土、垃圾清除掉,尤其是其中不要有積水。
在混凝土澆筑、搗實等步驟完成以后,接著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條件(濕度與溫度保持適宜),以確保其充分凝結硬化,最終使其強度有所提高。通常情況下,養護混凝土主要有自然與蒸汽養護2種類型。其中,前者即對混凝土進行灑水,利用這一種方式使其處于濕潤狀態,推動水泥的水化,尤其應當注意的問題是,當外界溫度相對偏高(例如夏天)時,應當將灑水次數適當的增加。對于后者,即把構樣置于室內,室內應當充滿飽和蒸汽或其混合物,于濕度與溫度相對較高的條件下對其加以養護,以促進其盡快硬化。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獲得了很大發展,為中國經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一個行業發展質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活。現階段,建筑工程基礎施工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初期未選用合理的材料、手工作業有待改進、安全管理不足等,對建筑工程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進一步優化建筑工程的基礎施工技術是確保建筑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所以,建筑工程相關人員必須從自身做起,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功能,認真開展基礎施工,做好該項工作。從而使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為我國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1]李猛.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4.
[2]何寶民.淺談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措施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
[3]劉春生.淺析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2014,21.
[4]陳媛媛,陳霄.淺談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措施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2.
[5]林美珍,凌峰,趙君志.簡述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科技創業家,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