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鵬超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建筑力學與結構》學科是高職建筑類專業所開設的課程,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等方面,內容豐富,該門課程的學習能夠為學生日后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但由于其難度高,教學質量不佳。項目教學法即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對項目進行設計、實施和管理的教學方式,是以一種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手段。如果在高職《建筑力學與結構》教學中適當運用項目教學法,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項目教學法”最早是由美國教育學家凱茲和加拿大教育學家查德共同提出的,其內涵在《項目教學法》一書中有著詳細的說明。加拿大的查德博士曾于2001 年在北京專門對“項目教學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講授。對我國的高職教育工作而言,“項目教學法”被賦予了這樣的含義:由高職教師制定項目并指導學生完成項目計劃,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操作等內容,從而在學習能力、社會能力、個人素質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而《建筑力學與結構》的教學則以培養初級、中級的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得本就難度略高的課程顯得更加枯燥。而如果能夠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在《建筑力學與結構》的教學中,則能夠構建出一個更適合高職學校的知識體系,學生的運用能力也能夠得到鍛煉。
《建筑力學與結構》課程相對于高職的其他課程來說,知識點更為密集、覆蓋面更為廣泛,綜合性更強。在正常的課程教學中,選用一本好的教材是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的基礎。最初在《建筑力學與結構》教材的編寫中,主要是將三大力學和四大結構的知識進行羅列,不僅課時多,難度也不小。目前,該課程教材的編寫質量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仍存在著內容過多、難度過大的問題,且適用與高職院校學生的教材也更少。因此,該課程教學采用教材方面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教材編排不夠合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沒有進行科學的取舍,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通過對某些高職院校的招生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建筑專業的學生大多為文科出身,入學之前專業教育不夠明確,學生對專業的認識也不夠清晰,這就導致大多數的高職建筑專業學生會將精力盡量多的投入進建筑設計類的課程當中,對《建筑力學與結構》課程重視度不夠。除此之外,因為該課程本身理解難度較高,學生往往會對此產生畏難情緒,缺乏積極主動性,學習效果達不到理想的目標。
除了教材方面和學生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的教學設計翔實度對教學質量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主要為工程技術專業的高職學生授課,這些專業為《建筑力學與結構》分配課時往往比較多,教師也可以講解的比較詳細。但對建筑專業的學生而言,該課程的課時安排則比較少,教師的重視度也就略低些,也不太適應。現如今,隨著教學改革力度的加大,教師不僅要完成日常的教學工作,還要進行專業建設、科學研究等工作,因而在教學工作上的投入不夠多,對教學方案的設計也不夠翔實。這不僅影響到了學生對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和熱情,也影響到了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任務分配階段,教師要為學生布置和講解任務的內容,將課程分為幾個技術單元,并以每個技術單元作為一個教學項目。每一個教學項目的完成意味著本技術單元授課的結束。例如,可將《建筑力學與結構教學》劃分為下列幾部分:鋼筋混凝土梁、板設計、鋼筋混凝土柱設計、鋼筋混凝土樓蓋設計等。在該階段中,教師應注重項目的完整性和容量,以保證學生在完成一個項目之后能夠產生學到知識的成就感,不會產生畏難的心理。
在教學項目計劃階段,主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項目計劃的制定。教師需要做的工作是講學生按照適宜的標準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均有成績在各個層次上的學生;為每個組分配任務;指導學生進行項目計劃,如可以實現準備項目指導書發給每個組的學生等。如此一來,學生將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項目的要求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科學合理的執行計劃,從而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在教學計劃實現階段,主要以學生為主導自主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對此進行一定的指導,及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如果在一個問題上有疑惑或出錯的學生較多,教師可以統一向全班同學進行講解,以保證后續任務的正常完成。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能夠達到一定的加深。
在教學成果檢查階段,首先由學生對自己小組的計劃制定合理程度、任務完成程度進行自主評價,組長也要對每個組員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一定的檢查,并進行及時的糾正和改善。在達到規定要求后,可以交由任課教師進行最終成果驗收。在教師驗收完畢且講解完畢之后,可分小組進行互評,教師對互評結果進行統計,從而完整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掌握情況。
根據《建筑力學與結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對該課程進行講授時不僅要為學生講解基本的理論知識點,更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利用相關知識點處理問題的應用能力。由實踐教學的效果證明,如果高職能夠引入“項目教學法”,使該方法在《建筑力學與結構》的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運用,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也突出了力學課程知識點的實用性,明顯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1]范凌燕.項目教學法在《建筑力學與結構》教學中的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4):133,206.
[2]張東嶺,蔡小超.《建筑力學與結構》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2,(5):66 -66.
[3]祁叢林,胡瑾.《建筑力學與結構》課程項目教學法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