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曉婷 ■霍州煤電集團云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土建分公司,山西 霍州 031400
后澆帶技術就是因為在混凝土施工中出現了裂縫,所提出的對底板和墻體的部位進行的施工裂縫的補救措施,在補救過程中,將原結構的各個部分進行拆分和暫隔,進行較為完全的補救,待一系列膨脹收縮現象出現以后,對其進行固定和用混凝土進行填充,在限定的時間內對這些或多或少的預留的裂縫用混凝土進行填充,方便對我們已經拆分的這些分散的結構進行連接成為一個完全的整體,在進行設置后澆帶時,要明確后澆帶的施工比先前的連接部位具有更好的強度,而且還要避免在后澆帶施工建設時出現一些新舊混凝土的構造裂縫。
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可以對許多因為房建工程中出現的裂縫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補救。
(1)建筑物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往往會使建筑物發生沉降,而且建筑物自身的建筑設計風格不一,自身重力也不盡相同,導致因為不同的重力作用使得沉降的深度不一樣,這些問題的出現往往導致更為嚴重的問題,使得建筑物發生傾斜或者坍塌。但是,如果我們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后澆帶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因為建筑中,主房區和周圍的群建筑物之間產生的結構沉降問題,具體措施就是,我們在建筑物建造的時候把建筑物分割為單個相互獨立的建筑,在把所有的房屋建筑做好之后,進行最后的連接,利用后澆帶技術對房屋建設的單體進行更加完整的連接,不必擔心因為建筑物的結構之間的沉降問題導致建筑物之間產生的縫隙進行后期的修復,降低了生產成本,對整個建筑物的規劃和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房建施工中的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解決建筑物熱脹冷縮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多數的建筑物在夏天冬天等季節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會產生熱脹冷縮的變化,尤其是對于某些結構密集,體積較大的建筑物而言,這種溫度造成的熱脹冷縮的問題就更加嚴重了,結合上文的問題闡述,我們不禁思考,該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利用后澆帶技術可以對該問題做出更好的解決,在施工建設中,對那些在建筑中已經產生的裂縫進行預留性質的施工,對可能產生的溫度應力的影響做出系統的描述和科學的修改,確保施工圖紙的完整和安全,對后續這個建筑物的施工可能產生的溫度因素對建筑結構的影響做好客觀的評述,同時做出科學的修改,完善整個施工圖紙,對某些建筑結構上造成的施工裂縫進行及時的修改和填補,利用后澆帶技術可以解決好這種因為溫度應力的變化導致的結構裂縫問題,從而最大限度的保留整棟建筑的完整性和自由延展性,確保整個建筑體系的美觀和漂亮。
(1)設計原則。后澆帶的設計原理應該是以釋放整個建筑體系的應力為主,并且來做好抵抗應力,堵不如疏,通過合適的導瀉使建筑中產生的多余應力做到疏散,同時設計整個建筑體系做好對外來應力的抵抗和侵襲。雖然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我們是把整個建筑體系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但是實際施工中往往要考慮個體之間的結構連接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在設計之初就認真核算整個建筑系統和單體之間的具體結構關系,認真的做好內部壓力的核算,確保整個施工可以安全高效的進行。
(2)后澆帶作用。由于在建筑體系中往往會出現由于混凝土結構的不一和其內外溫差的影響不一而導致的裂縫現象,后澆帶技術可以做出較為完美的解決方案,不僅可以釋放結構應力,還可以抵抗應力,提高整個建筑體系的結構的穩定性,現實中,后澆帶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后澆沉降帶,后澆沉降帶就是在主建筑和周圍建筑群之間完成施工分離,等高層建筑物主體結構施工完成之后再進行另一部分之間的結構的澆筑;第二種是后澆溫度帶,后澆溫度帶技術在后澆帶的施工工程里保持后澆帶的自由伸縮度,良好的延展性,減少它由于溫度差變化導致的熱脹冷縮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的裂縫;第三種是后澆收縮帶,后澆收縮帶是為了防止混凝土自身的冷卻導致的收縮變形,從而對建筑物造成的不利影響,避免形變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
在進行混凝土配置的時候做好均勻配置和震蕩,可以在建筑施工材料中加入一些減水劑等,而且,對于后澆帶材料的選擇,要選擇無收縮無延展和固定材料,在攪拌過程里做好各個施工材料的正確添加和合理刪減,不要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嚴格按照建筑施工要求,不濫用施工原材料,在施工工程里,嚴格控制施工模板的側向壓力,讓建筑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嚴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制比例,還要做好防護措施,控制裂縫的生成。在進行垂直后澆帶澆筑時,應該在保證不破壞模板鋼絲網的前提,充分振搗混凝土。必須要控制好模板與振搗器之間的最適距離,避免引起混凝土中水泥漿的流失。
(1)適合的后澆帶斷面形式——平直縫。后澆帶選擇斷面形式時,必須要有合適的和混凝土結構一致的斷面形式,我們常見的后澆帶斷面形式是平直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必須要避免出現直縫,這樣才可以有效的防止因為壓力導致的結構變形的應力擴張導致的建筑結構縫隙。
(2)適合的后澆帶澆筑位置——反彎點。澆筑后澆帶的時候,要選擇應力作用最小的混凝土構件單位,把后澆帶設置在梁板的反彎點附近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不能把后澆帶設置在建筑系統的剪力墻的中間部位,因為這個地方會因為剪力太大和彎矩太大從而對混凝土構建部位產生較大的壓力致使建筑系統存在毛病影響日后的使用。
(3)適合的后澆帶間距大小。結構設計中由于考慮沉降原因而設計的后澆帶,在施工中應嚴格按設計圖紙留設后澆帶;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設置后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留設的位置應經設計單位認可。后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構筑物后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后澆帶的寬度應考慮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一般寬度以700~1000mm 為宜。
對于不同類型的后澆帶,其澆筑的時間也不一樣,對于后澆收縮帶來說,混凝土結構在施工完畢兩個月后就可以進行后澆帶的閉合。但是對于某些高層建筑物而言,一般要等他的地基沉降完畢才可以進行后澆帶的澆筑,要合理的把握澆筑時間和溫度,不能破壞整個建筑體系的完整性和整體建筑風格。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把建筑系統之間的單體設置后澆帶進行鋼筋的切割時,必須要確保建筑系統的各個結構組合之后保持有原先的完整性。在設置后澆帶的時候,如果我們把梯度設計的很大,就必須要對澆筑的受力鋼筋進行切割,而且在澆筑的過程中對已經切割的鋼筋進行焊接,作為一個連貫的整體對其進行澆筑,這樣才可以避免應力的問題導致的建筑變形的問題,從而做好建筑系統的整體協調。
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解決由于建筑系統的沉降和冷熱天氣的變換導致的熱脹冷縮等等各種應力對建筑系統的整體結構造成的破壞,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1]肖永福.簡述某辦公大樓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流程[J].中國集體經濟,2011(9).
[2]張弢.防水新方法在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中的應用[J].福建建材,2011(1).
[3]喻劍霞.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淺談[J].現代裝飾(理論),2011(8).
[4]葛雪華,郭詠梅,牟會.淺談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細部構造處理[J].技術與市場,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