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國 ■豐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的進行和開展離不開“質量”二字,質量低下的建筑遲早會被大眾乃至整個社會嗤之以鼻。尤其是在現當代社會,建筑工程項目的承建更應該遵循“質量第一”的原則,不斷加強質量監管,為社會為國家建造高品質質量一流的建筑。然而,當下“次品”建筑現象也是屢見不鮮,因此如何加強建筑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擬通過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以及現當代建筑業的行情分析,將從兩個方面對如何加強建筑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監管進行論述。
古往今來,各種物件玩意兒都強調“物美價廉”“品質上乘”的概念,而建筑的質量更是不容忽視,建筑不只是冰冷的水泥磚瓦,更承載著千萬家庭的幸福美滿,數不清工人的安危快樂,因此,建筑質量的高低優劣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質量第一”不該只是懸掛在建筑工地的橫幅,也不該只是高喊的響亮口號,它應該在建筑行業者的心里扎根發芽。建筑工程高層領導者應不斷強調質量是工程的靈魂,并作出正確的決策,譬如堅決不為牟利而使用劣質建筑材料,也不為蠅頭小利偷工減料;工程監督方面,負責人員應該嚴把質量關,做好做實自己的分內工作;基層的建筑工人是建筑落成的主力軍,每一袋水泥每一根鋼筋都應該按照設計圖精確無誤的修建。只有施工產業人都心牽“質量第一”這個信念,建筑工程的質量才有了最初步的保障。
一幢建筑的落成源于每一環不可分割的施工建設,而建筑的質量就在于每一個小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最后成型的建筑質量不過關。要提高質量意識,首先要從整個社會入手,社會各方面各部門各系統加強對建筑行業質量問題的輿論監督;其次,建筑工程開發者和主要負責人要大力提高自身質量意識,堅決不為一己私利建造不合格質量不過關建筑,做好工程決策決議工作,為下級施工做好標榜,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獎懲分明;第三,建筑工人在施工過程中不投機取巧,誠信做事用良知做事,做到施工規范科學規范,將“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理念傾注于建筑工程的每一環每一個細節。
質量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表面文字和口號,建筑工程項目組應該制定完整合理的質量監管體系來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質量。誠然,建筑工程進行過程中,安全隱患時常存在,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產業人無法完全消除安全隱患,但是可以依靠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防患于未然,努力使項目的進行規范科學。設計人員只有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同時能夠符合施工建筑基本規律與施工現場的實際施工需求的質量管理辦法,并且將這一套辦法落實到位,通過實現責任分攤制度,誰出事誰負責,誰管理誰認真,真正地將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管理意識與實際施工活動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從而實現質量管理系統的完善和優化,從而保證施工現場的施工活動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
當下很多建筑的質量問題源于建筑過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是一項建筑工程的命脈,建筑材料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所成型建筑的好壞,因此,建筑項目施工一定要嚴把建筑材料這一關。首先,采購材料時明確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質量標準,保證任何進場的材料都必須有產品合格證等證明。采購負責人將原材料采購回來之后,必須向有關監督部門提供相應的信息,包括所合作的廠家、原材料等基本性質與參數、原材料的等級。同時在施工現場正式開始施工轟動之前,還要通過多次抽檢的方式進行材料驗收,對于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材料一律否決,對于一些殘次品立即予以替換。此外,由于原材料的管理不當也將降低其質量,如隨意堆放等等,將導致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以及影響施工的質量,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健全原材料的管理體制。例如優化原材料的管理工作,確保原材料能夠放在較為安全、空曠的場所,并避免原材料可能受到的水淹、火災等方面的影響,切實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
建筑施工項目環環相扣,每個環節做到盡善盡美才能保證最后結果的萬無一失,因此保證每道工序的品質是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一環。監督與檢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監督的初衷是把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而檢查主要是每道工序完成后的驗收并作出結果統計,如若檢測不合格,絕對不能進行下一項工作,監督與檢查是相輔相成的。加強沒想工序的監督,同時還要求監督人員不斷強化個人的監督意識,在不斷履行個人職責的同時優化施工現場的施工活動。
系統全面的含義一方面在于首先從施工負責人,質量監管人,基層工人做起,身在其位謀好其職,保證自身所負責的部分不出差錯。建筑企業也要大力落實相應的監督管理問責制度,將建筑工程活動每一環節的具體要求與內容平攤到具體的部門和負責人身上。一旦在施工活動中出現了施工不當等問題,首先應當啟動問責機制,負責人直接對問題負責,并責令其在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之后采用相應的應用方案;另一方面在于施工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管,保證每一個施工鏈都有人負責,有人監督。由于建筑施工項目的龐大性和復雜性,所以全面系統的對項目進行監督是很有必要的。事實上,由于監督管理系統是一個較為復雜、繁瑣的過程,因此建筑企業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管理的方式,著力強化系統的監管工作,在不斷提供監管人員監管能力的同時,確保工程施工活動合理、有序地進行。
建筑項目施工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工作已經完成,反而越是到最后越是關鍵。因此后期項目的驗收應被給予同等的重視,決不能馬虎大意。當所有工程項目施工完畢后,以相關的施工質量標準為依據,認真仔細地對工藝成果進行驗收,檢測其是否為高質量產品。如若驗收中檢測到其存在潛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果斷返工補修,并及時上報到單位。同時依據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多種解決方案,及時消除隱患,以免拖延工期或影響工程質量。問題解決后,再次由監理工程師反復檢驗,除此之外,還應作為今后施工過程中的借鑒,杜絕將來再次發生同種情況。
時代發展的同時,整個社會對各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承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也是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的體現。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不斷追求,房屋建筑的質量當前已經成為人人關心的問題。房屋建筑的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這就要求工程施工人員應當在堅持“質量第一”的基本理念之下,通過多種方式來保障建筑質量,真正將工程質量理念傾注于建筑工程的每一環每一個細節。
[1]李華.淺談如何強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科學財富,2011,(6):204 -205.
[2]鄒迪.強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思考[J].世界家苑,2011,(5):122.
[3]吳文飛.關于強化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幾點思考[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11,(2):153 -153.
[4]陳劭劭.淺談施工過程中的建筑質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0,(12):692.
[5]顏春.強化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意識做好建筑施工質量策劃工作[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1,(5):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