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秀 ■身份證號碼:362425198410250221
公路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其建設與施工質量的保障不僅關系到公路自身的使用壽命,更是有其對于路況以及運輸效率的作用,間接的對區域經濟發展造成影響。因此,如何保障公路工程質量是每一個建設單位需要考量的核心問題。為了切實保障公路施工質量,從政府到具體的施工單位均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制度規劃,而在具體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中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多集中在意識、具體物料、施工技術及其合規性等內容領域。本文以具體的管理體系為研究對象,在客觀總結其可能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于具體的優化對策進行總結與探究。
公路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不僅包括了路基施工、路面施工等核心內容,還包括了包括路面養護、綠化帶施工、圍欄工程施工等附屬工程。切實保障公路施工質量是提高公路使用壽命與效率的核心途徑,也是施工單位的核心追求。公路施工的質量管理貫穿著整個公路施工的生命周期,同時在不同的階段發揮著不同的功能與作用。就具體的施工階段的不同,工程質量管理有著不同的要求內容,而作為一整套質量管理體系,則需要對其進行總負責,并進行具體的細分。以實踐經驗為基本出發點,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個主要方面:第一,對工程工藝以及相關規劃設計負責;第二,對物料質量以及相關施工流程標準負責;第三,對具體的施工過程以及驗收標準負責;第四,對人員績效以及基于質量保障角度的激勵以及相關制度的制定與執行負責。通過上述的四個方面我們可以發現工程質量管理體系與具體的質量保障不同,去作為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建設肩負著制定、分解、執行與監督的一系列內容,對于保障公路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工程質量的落實依賴于具體的對策以及優秀的管理體系,在現階段工程質量管理體系中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工程質量的保障只有利用制度的力量來規范整個施工群體的行為,才能夠得到徹底的落實與實現。而現階段各級施工人員對于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且存在明顯的倒三角趨勢;即上層管理以及決策人員對于施工質量的重視程度要優于下層的管理人員,而下層的管理人員也存在重視程度高于基層工作人員的現象;這種現象很容易造成相關質量的保障措施與管理體系成為了一紙空文,無法切實的提高公路施工質量。另一方面,公路施工質量與企業競爭力以及具體工作人員的薪酬水平并沒有直接聯系,通過隱性影響無法達到有效的激勵目的,進而也無從談起公路質量管理體系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原料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公路施工的質量。嚴把原料的“入口”關是提高工程質量的有效方式;而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中對于原料的檢測構建還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表現為企業出于對成本的控制要求而人為的對材料選取進行削減,包括同一原料的不同供貨商以及同一供貨商的不同批次原料等;另一方面,建筑企業對于建筑材料的入場檢測體系還存在一定的缺失,并沒有形成規范性的檢測模式,進而容易形成供貨商的以次充好等不遵從行為的出現;這樣的背景下,無法保障原料的質量,進而也無法對整體的公路施工質量負責。
就目前的質量管理體系而言,其對于工程質量的防控方式依舊以傳統的先施工,后驗收的模式來進行。此種模式下的質量管理體系無法將施工全生命周期概念融入到質量管理體系中來;換而言之,此種質量防控模式僅能夠對施工結果負責,而無法形成過程監管。此種方式下的質量管理體系容易產生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是由于缺乏了過程監管,容易造成部分施工環節的表面合規現象,即其在施工結束與驗收的時間節點上質量處于合規,但是此種合規卻缺乏可持續性,容易在后續的公路交付與使用過程中產生質量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容易在驗收時發現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或者修復成本過高等問題。上述的兩個方面均會對整體的工程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任何好的目標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來進行落實;而現階段大部分公路施工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依舊以驗收與現場監督為主,在企業內部沒有形成一個完善且良性的管理制度;在企業外部也缺乏由第三方或者其他社會力量參與的監督模式。這使得企業對于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流于形式,無法在具體的工程施工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導意見。另外,管理制度的好壞也能夠調動員工對于工程質量的直觀能動性,而現有的體系顯然不具備這個功能,甚至在基層施工人員與質量管理人員之間形成對立,更加的不適宜相關質量規范的落實。
為個解決上述問題,更好的發揮施工單位在公路建設過程中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于價值,本文認為需要從下面四個方面來加以優化。
加強對勘測設計工作的管理,把好審圖關??睖y設計階段是公路施工的龍頭,設計是加強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依據和標準,委托設計時,施工單位要組織各專業主要設計人員和設計代表及時向監理和施工單位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設計單位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公路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全面、深入地對公路施工進行現場調查,同時,以設計審核帶動后續的質量管理,形成質量保障的良好氛圍。
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完善內部質量管理,大力推廣典型設計,改進施工工藝,強化施工監理,才能建成優質、安全、高效、創新、廉潔的公路工程。要提高公路施工質量,就必須加強施工人員的崗位培訓,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質量知識、施工技術、安全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質量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材料質量管理。
加強質量管理,嚴格執行“三檢”制,即:自檢、互檢和專職質量管理人員的專檢。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應及時召開由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企業質量管理負責人、設計單位結構設計人員及有關各工程隊組長組成的質量會議,提高質量意識,加強項目管理,要求施工中對每道工序執行施工質量“三檢制”并形成質量檢測的時間表,切實扭轉施工后在驗收的尷尬局面。
項目管理制度就是針對項目范疇和項目特點所規范的管理制度,是一項最基本的管理職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公路工程施工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而在具體的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該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并保障其可行性、科學性、合理性;同時,我們要做到對員工的充分信任,積極支持員工放開手腳工作,做員工們的“贊助人”。
公路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決定了公路使用壽命與質量,是現階段施工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本文通過對現階段管理體系的總結與分析,發現在該領域內存在包括不重視、管理不規范、體系建設落后等問題。通過對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四點優化方案,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今后的相關體系建設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
[1]顧玉輝.高速公路現場施工中的工程質量管理[J].交通世界(工程.技術),2015,20∶8-9.
[2]劉小川.公路工程管理中質量與進度的合理管控[J].交通世界(工程.技術),2015,20∶44-45.
[3]趙振強.市政路橋施工常見質量問題淺析[J].科技與創新,2015,14∶66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