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凌瑤,甄 澄
■1.無錫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0;2.綠地地鐵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 200023
軌道交通具有速度快、運能大、成本低等優點,可以有效緩解城市交通阻塞問題,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重要方向。當前我國有36 個城市獲批進行軌道交通建設,未來幾年將有大量地鐵線路投入運營。而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應用和設計經驗較為有限,軌道交通的設計規范也不夠完善,特別是軌道交通車站的人性化設計和運營管理方面還有待提高。地鐵車站的各類設施設備為乘客出行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而在早晚高峰期客流較大時,站臺、自動扶梯口等區域容易誘發突發性事件和意外事故,若不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會顯著降低地鐵車站的服務質量[1]。因此,需要對車站的設施設備和客流情況進行評定,劃分車站服務水平,為現有車站運營組織管理的依據,也可為后續線路地鐵車站的建設提供參考。
地鐵車站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空間,不僅有各類設施設備,而且乘客穿行其中,容易導致交通的混亂。行人在封閉空間的方向感較差,加上趕時間乘車,步行速度較快,而地鐵車站空間有限,大量人流的聚集容易引起乘客間的擁擠、碰撞。此外,為提高地鐵車站的使用效率,所有車站設施是相互連通的,乘客從進站到上車的路徑較少,這也在客觀上也加劇了車站內部客流的擁擠程度。因此,必須基于車站設施和客流特征對地鐵車站服務的水平進行評價和優化。
為保證地鐵車輛的安全、順利運營,車站內部建有大量的配套設施,包括交通控制設施、乘客服務設施和信息誘導設施等,通過合理的規劃、協調可以充分發揮各種設施的功能[2]。對于車站乘客而言,通道、樓梯以及自動扶梯等通行類設施是最為重要的,其具有引導客流的作用,也是地鐵車站給乘客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地鐵車站的不同功能空間需要通過通道進行連接,也是乘客快速通行的區域,應留給足夠的空間,以提高車站的通行效率。由于地鐵車站通常建設在地面以下數十米,特別是涉及多條地鐵線路的地鐵換乘站的需要通過樓梯或者電梯進行垂直方向的連通,而電梯和樓梯的寬度有限,成為制約車站客流通行的重要因素。為提高乘客進出車站的效率,在地鐵車站的出入口都設置了自動閘機設備,而且隨著城市管理對安全保障要求的提高,地鐵車站作為人流密集的重要區域都配備了安檢機,這些設備的采用也會對客流特性產生影響[3]。
為提高地鐵車站的服務水平,必須對現有車站客流情況及服務狀態進行調查分析,一般可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來分析地鐵車站的客流特征。對于客流微觀特性分析,主要從年齡、性別、出行目的、否攜帶行李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對于客流宏觀特性分析,主要從人群移動速度、密度、流量等幾個方面進行觀測[4]。對無錫某地鐵車站的調查結果顯示,60 歲以上的老年人步行速度顯著慢于60 歲以上的人員,兒童的步行速度略快于老年人,其他年齡段的人群走行速度較快,基本呈現出步行速度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的趨勢。此外,男性的步行速度較女性稍快,商務人士的步行較普通通勤者的速度也稍快,攜帶行李的行人前進速度較慢,而且對周邊乘客的走行造成一定的干擾。從宏觀角度看,乘客在通道中的前進速度快于樓梯、電梯,雙向通道的行走速度快于單向通道;正常狀態下,通道內乘客的密度和流量較大,路邊、墻角等區域的客流密度和流量較小。從對地鐵車站換乘通道某區段(寬度3.0m、長度5m.0)30 分鐘的觀測結果來看,乘客的密度基本穩定,步行速度隨乘客密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趨勢,客流的速度、流量、密度三個指標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從對地鐵車站樓梯處某區段(寬度1.5m、長度4.0m)30 分鐘的觀測結果來看,樓梯上的乘客密度略大于通道,而客流的速度則低于通道,總體流量也小于通道。因此,地鐵車站的樓梯是制約客流的重要因素,應進行優化和有效引導。
通道、樓梯、站臺等地鐵車站設施是乘客必經之路,也是車站車流最為集中的場所。乘客主要是通過這些設施來感受地鐵車站的服務質量。通常地鐵站臺是根據車輛走向分別設置的,候車乘客基本處于靜止的排隊候車狀態,客流交叉主要是下車乘客與候車乘客的交叉,反向客流對乘客感知的影響較小。通道、樓梯這兩類設施的客流變化較大,特別是反向客流的交叉容易引起乘客之間的擁擠、碰撞,降低通道、樓梯設施的通行能力[5]。因此,在地鐵車站服務水平分級時,可重點對通道、樓梯這兩類設施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調查問卷是最為常用的調查方法,其具有方便、準確的特點,適用于地鐵車站客流情況的調查分析。調查問卷應根據調查分析的目的設置若干問題(最好是選擇題),通過讓調查對象回答這些題目,可以得到較為準確、可靠的信息。相關研究表明,步行速度、人均占用空間、步行自由度、超越可能性和安全性等是影響地鐵車站設施服務水平的主要因素。
通過對調查問卷信息的統計,可以建立地鐵車站客流的“速度一密度”關系模型,并根據分別的指標權重計算不同服務水平的目標值,從而評價車站設施的服務水平和制定分級建議標準。為方便參與者回答調查問卷,將對地鐵車站服務水平有影響的各項指標進行重要程度劃分。通常將調查問卷中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5 級分別賦予l、2、3、4、5 的權重,從而通過計算權重來確定各影響因素重要程度的順序。本次地鐵車站客流情況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乘客性別、年齡、每月乘坐地鐵次數以及是否攜帶行李等多個問題,確定通道和樓梯的擁擠程度、環境因素、走行時間、信息提示、沖突程度、附近是否有扶梯等對乘客的影響。為保證調查結果的可靠性,需要從多份調查問卷中選取可靠的調查樣本,并依據置信區間公式來確定樣本容量,通常通過差異性、精確度、置信水平等指標進行控制,在差異性50%、精確度在±7%~±10%、置信水平為95%時的樣本至少應達到96。此外,為體現地鐵車站服務的人性化,在地鐵車站服務水平評價調查問卷中應盡量將調查指標貼近乘客感知。
為分析地鐵車站設施設備的服務水平,必須對車站內的客流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為此,從150 份調查問卷中選取有效問題130 份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統計數據結果表明:車站客流中男女比例為55∶45;乘客年齡在18~30 歲的數量較多,占總數的87%;每月乘車次數多于5次少于10 次的比例達到52%;大多數地鐵乘客不帶行李,攜帶行李的乘客大約有30%。此外,為建立地鐵車站客流的“速度—密度”關系模型,必須獲取通道、樓梯等車站設施的客流密度數據,本次調查采用拍照的方式進行信息收集,并根據照片人數及通道、樓梯的面積計算人均占用空間和客流密度,確定不同服務水平下的交通流特性。
調查統計數據表明,不同乘客群體對地鐵車站服務的感知略有不同,男性對人行空間的需求大于女性,成年人的空間需求大于未成年人,乘坐地鐵出行較少乘客的空間大于出行較多的乘客,攜帶行李的乘客對空間的需求較大。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表明,對于地鐵車站A級服務水平,國外地鐵車站通道的服務水平要求人均空間大于3.3m2/人,國內要求達到2.7m2/人即可,樓梯的人均空間國內外需求缺相反,國內要求大于2.3m2/人,國外僅要求大于1.9m2/人。由于歐美人體型普遍偏大,對空間的需求會相應增加,通道的人均需求較大,而樓梯限制對象客流,從體型來看,人均需求應基本相當,但考慮到國內樓梯的反向客流和乘客個人素質的問題,調查結果的國內乘客對空間的要求大于國外乘客對空間的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作為相對封閉的地鐵車站,行人受環境、設備空間的影響,建議在制定地鐵車站服務水平分級時,將人均空間指標適當提高。
調查結果表明,擁擠程度和走行時間兩個因素對車站服務水平的影響最大,沖突程度也有較大的影響,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小。由于舒適感、行走速度可由人均可利用空間衡量,而乘客對反向客流的感受的可由沖突程度衡量,在對通道、樓梯服務水平分級時,可采用人均占用空間、沖突程度進行評價。
軌道交通可以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狀況,國內許多城市都在進行軌道交通建設。地鐵車站是城市軌道交通的重要服務區域,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只有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提高乘客的服務感受,才能提升地鐵車站的服務水平。通過對現有車站設施設備的服務水平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提出地鐵車站設施設備服務水平分級方法,對車站的設施設備和客流情況進行評定,劃分車站服務水平,從而可以敦促地鐵車站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善,提高乘客對地鐵車站服務水平的認可度,也為后續線路地鐵車站的建設提供參考。
[1]張琦,韓寶明.城市軌道交通車站乘客群體行為特征研究[J].城市交通,2010,08(4):41 -46.
[2]張艷妮,張鵬,陳洪,等.大客流地鐵車站的設施配置優化模型[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4,17(9):67 -70.
[3]胡明偉,史其信.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流組織的仿真和評價[J].交通信息與安全,2009,27(3):39 -42.
[4]張廣厚,陳艷艷,李平譜,等.地鐵車站商業開發的行人交通影響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08(2):236 -241.
[5]南海超,胡路,王文謹.地鐵車站客流服務水平與通道寬度關系的探索[J].鐵道勘察,2009,35(2):109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