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平
(大同市杏兒溝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煤礦信息化對整個煤礦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研究煤礦信息化的發展,將有助于煤礦業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當前,在煤礦發展步入瓶頸期的大背景下,解決煤礦業在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有效促進煤礦的發展。
我國在煤礦業實施信息化已經歷時10余年,但是煤礦的信息化程度上還是處于低層次的階段。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信息化在煤礦行業的應用十分有限,煤礦行業自身在信息化建設上的不足導致。這種現狀,將會對煤礦信息化的進一步推廣產生障礙[1]。
現階段,我國煤礦行業的信息化還停留在以系統集成為主的簡單網絡階段。這種網絡并不能靈活處理煤礦發生的緊急情況。因此煤礦行業在信息化的利用程度上還處于比較低下的水平,這種現狀阻礙了煤礦業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除此之外,很多信息化技術并沒有真正的在煤礦領域發生作用,因此煤礦行業在信息化應用上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目前,我國許多生產廠家已經開展了在煤礦信息化上的產品銷售活動,在眾多煤礦信息化產品廠商的推廣下,很多煤礦也初步建立了信息化網絡。但是生產廠商在生產信息化產品時,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指導,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多種類型的信息化產品[2]。
標準的不統一直接加大了煤礦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難度。目前市場上煤礦信息化產品也呈現出復雜多樣的現狀,衍生了多種煤礦信息化產品。如:煤礦信息化的硬件設備、煤礦信息化系統工程、煤礦信息化系統集成、煤礦信息化管理等。煤礦信息化缺乏統一的標準,產生了多樣的信息化產品,也使煤礦商有更多的選擇。然而,由于標準不一,這些設備在后期的維護和更新方面存在很多的不便,為進一步推進煤礦信息化帶來困難。
在國家信息化戰略提出之后,很多高校和科研單位都建立了自身的研究課題。這些面向生產領域的課題不乏有像開發管理和控制一體化之類的實用性課題,可以解決煤礦信息化中存在的部分技術性問題[3]。
這些課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成果并沒有真正投入到實際的生產領域。很多高校和科研單位的課題研究還只是停留在學術論壇上,并沒有真正投入到實際的煤礦信息化的應用中,使得相當一部分可以用于煤礦信息化的創意和科研成果難以發揮作用,造成科研成果和信息化研發脫節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科研資源的浪費,制約了煤礦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國內并不缺少專業的計算機應用人才,煤礦的信息化在理論上可由科研機構和專業計算機人才的配合得以實現。然而在實際的應用當中,煤礦信息化的專業人才卻相當缺乏。
煤礦行業自身的特殊性,使得煤礦信息化對人才的要求更高。因為要做好煤礦信息化領域的研究,不僅需要在計算機領域有所造詣,還需要對煤礦領域有較多的了解。這種雙重的難度,使得在我國現有的人才體系里,并沒有大量可以適用于煤礦信息化的專業人才,導致了煤礦信息化缺乏必要的人才資源的支持。這種現狀在短期內很難改變,也是制約我國煤礦信息化發展的一大障礙。
由于近年來國家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國家財政必然會加大信息化建設資金的支持。對于信息化產品生產廠家來說,煤礦信息化也是一項較為重大的工程。在這項工程中,生產信息化產品的廠商也能夠飽得其利,這種利益的驅使將進一步推動生產廠商開發新的產品。
然而,由于生產信息化產品的廠商數量比較多,廠商間的競爭壓力也比以往更加激烈,單靠簡單的集成系統將無法保持競爭力。新產品的開發將推動煤礦領域信息化朝著更完善、水平更高的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面向社會的需要逐步培養專門的應用性人才,包括煤礦信息化領域中的人才。目前我國的煤礦信息化領域里缺乏應用于煤礦信息化的人才,這導致了我國煤礦信息化一直處于瓶頸狀態。
未來,國家將會以政策和資金的方式來促進煤礦信息化領域人才的培養。可以預測在煤礦信息化領域里,將會出現一大批具有專業技能且能夠適應煤礦生產的高級人才。煤礦信息化人才的壯大,將有力推動煤礦信息化中的科研成果更快的投入到生產領域中,從而推動煤礦信息化發展的步伐。
近年來,由于部分煤礦商不合理的開礦和礦內安全措施不完善,導致了不同程度的礦難、礦災,不僅使得人們對整個煤礦行業的安全程度產生了質疑,也讓煤礦行業自身受到了損失。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不僅是保障煤礦員工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維護煤礦商自身利潤的有效手段。因此,煤礦商在煤礦信息化過程中對安全性能的需求相對較大。這種市場的導向一定會在生產信息化產品的廠商中產生作用,促使煤礦信息化致力于如何利用信息化的力量去加強煤礦的安全建設。因此,煤礦信息化的發展必將以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為重心。
由于目前國內生產信息化產品的廠商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來指導生產,大部分廠家的生產標準都不同。這種現狀就要求行業內盡早制定出統一的行業標準,這也是煤礦信息化走向規范化的必由之路。
因為目前煤礦信息化產品在生產上的標準不盡相同,因而每個廠商生產的產品在數據方面都會存在大大小小的差異。在煤礦信息化產品后期的維修和護理上,由于各廠商沒有統一的標準,在設備或軟件的替換上存在很大的難度,往往會導致煤礦信息化產品在維修時很難找到和原設備完全相符的零件或軟件,造成整個煤礦信息化產品無法運行,直接影響煤礦正常生產。這種情形,也必然會促使信息化生產商間的進一步合作,并且致力于行業標準的建立。標準的行業尺度的建立,也必將帶動整個煤礦信息化走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煤礦行業的信息化將會成為煤礦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是煤礦信息化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但是由于現今煤礦行業信息化水平相對低、信息化生產缺乏統一標準、科研成果應用到煤礦領域有限、煤礦信息化專業人才缺乏等原因,我國煤礦在短期內無法實現信息化快速發展。但是煤礦信息化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必然會在逐步完善中走向成熟。在今后的發展中,煤礦信息化將會朝著健全信息化體系、培養煤礦信息化實用人才、致力于安全領域、產品生產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1] 馬昆,高頂,包慧玲,等.煤礦信息化現狀及其發展探討[J].煤礦機械,2011(3):10-12.
[2] 高強.關于煤礦信息化現狀及其發展分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7:87-88.
[3] 胡守平.同煤集團塔山煤礦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