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偉超 ■東莞市大業建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231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是對建筑施工現場活動的整體性管理,即是對建筑工程施工計劃執行的進一步管控。現場管理對施工進度、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質量的保證都有重要的影響,已經成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對于城市建筑中的房屋住宅類施工項目來說,現場施工管理不僅關系到施工本身的有效性,還關系到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施工現場管理進行探討。
城市房屋住宅類建筑施工管理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這體現在一系列有關于施工技術管理、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和研究結果應用方面。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一,建筑材料堆放的位置比較混亂、不同工種員工之間的工作交接甚至機械的應用方面都存在銜接不良的問題,使施工整個進程耗時加強;第二,工地上的施工隊之間尚存在矛盾,施工人員在安全防護方面仍有疏漏;第三,施工質量問題難以避免,一些細節性的施工種類仍有返工的情況,并且,施工隊周圍居民、對周圍道路交通的影響仍舊存在。現場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處理施工中的各種問題,因此,提高現場管理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施工現場管理這體現在施工的過程中的人力資源科學化分配、施工效率提高以及施工質量得以保證三個方面,下面將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施工現場有效管理的詳細論述。
由于建筑工程項目通常比較龐大,其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數量巨大,必須通過建立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才能保證整個項目的正常運轉。而人員管理的科學性,正是保證資源分配科學性的基礎。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與現場資源分配和應用有關的各項事務都被直接安排給參與施工的工作人員。材料采購、運輸與倉庫管理工作人員之間的工作交接、不同工種施工小隊之間的工作銜接、不同機械操作技術員工之間的工作交替都對現場資源分配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有效性,必須保證人員管理的科學性。首先,應該建立層級明確的施工現場管理體系,各層級都有相應的負責人和上級主管負責人,形成完善的機構組織,分工明確、落實各人責任。其次,應該建立從高層管理人員到基層施工人員企業全體的績效考評機制,實現至上而下的責任管理制度,激發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再次,針對施工現場存在的不作為行為以及施工人員工作交接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管理工作者應該在相應管理制度約束的基礎上,客觀地分析問題、找出矛盾關鍵點之所在,通過人際關系樹立工作,協調施工員工之間的工作關系,保證施工現場的秩序。
現代建筑施工管理有一系列嚴密的管理制度,能夠對施工成本、施工質量等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很多管理制度都缺乏對現場施工全過程的細節性制約。例如,針對施工質量管理制定的管理制度將重點放在材料質量管理、施工技術應用和質量責任分配方面,而沒有規定每個參與施工員工的施工標準模式,盡管能夠用績效管理約束施工員工的行為,但往往有些質量問題所造成的損失并不能用施工員工的績效工資來彌補,這使得施工質量管理存在著人為造成的質量風險。為了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建議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模式,將施工現場每個步驟的施工質量責任和施工進度責任分攤到每個參與施工的員工頭上,使員工對自身的工作行為有清楚的認識,使每個細節性的施工步驟都能夠可觀察、可測評。以土建施工為例,應該事先將土建施工的日工作量、施工順序和施工技術進行全面梳理,將每個細節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時間進行精確估計,并使參與當日土建施工的員工對施工安排進行全面的了解,以日工作進度和工作效率作為施工人員績效考核的標準。這樣一來,土建施工的全過程管理就能夠更精確、施工效率能得到根本保障。
為了提高施工質量,進行質量控制和監督是十分必要。在施工質量管理的準備階段,應及時校正建筑實體的外觀尺寸、沉降系數等;在指令文件控制方面,需要監理單位以書面形式對施工單位下達任務單,明確指明施工單位的不足之處,對其責任加以認定;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工序的質量控制,及時修正每項施工工序。因為建筑工程最終的落成都是由這樣一些細小的環節一步一步的構成,如果其中一道工序出現了問題可能會影響其涉及到的人員、機械設備、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案等,所以施工質量管理必須要掌控質量的控制基本點,制定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監管制度。建議施工單位在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問題:第一,質量關體系中的工程質量與施工和材料應用之間的因果關系應體現明確。施工質量與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直接相關,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不單純在于材料應用或者施工方法,在質量管理過程中,應該固定其中一項,對另外一項進行考核;第二,只有科學的質量管理才能夠幫助提高施工質量,不全面的質量管理若干次不完全的重復質量測評只會無形中增加質量管理的壓力,并不能提高質量管理的效力,因此,施工單位應該在質量管理工作中派遣足夠優秀的管理者,以滿足質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在質量監管制度中應該注意的是使監管責權與施工分開,可以在施工過程中采用交叉監管的方式,使各施工小隊進行互相監管,為質量管理提供客觀公平的依據。
提升施工現場管理的有效性,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使參與施工的員工、材料能夠在短時間內發揮最大的效用,但這并不意味著高效的施工管理是“軍事化管理”或者“血汗管理”。很多施工單位在現場管理的過程中專注于對施工工作人員的標準化管理,而忽視了施工工作人員作為建筑專業工作者的職業心理變化,這使得一些管理方法不能發揮作用,甚至引發了工管矛盾。提升管理有效性的基礎是人本管理,即保證施工員工在完成工作任務之后,能夠享受到應得的勞動報酬,或者享受彈性工作時間的待遇;另外,無論使用何種方式來提升管理效能,都要堅持綠色環保的原則,在不損害施工環境的情況下實現管理的目的。
綜上所述,城市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而現場管理是解決此類施工問題的根本途徑。參與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員有必要嘉慶施工人員管理、啟用科學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并加強施工質量監督,只有這樣,現場管理的效力才能夠真正提升,施工現場的秩序和施工安全性以及質量才能夠真正有所保障。
[1]譚金龍.試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現場管理的有效途徑[J].電子制作,2015(04):103 -104.
[2]姚遠.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02):105 -106.
[3]包定榮.如何做好施工現場管理[J].現代企業教育,2014(12):128-129.
[4]徐曉忠.淺談建筑工程現場施工技術管理[C].吉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4年年學術年會論文集:1124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