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洋 ■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在建筑行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材料以及人工費用等都不斷上升,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建筑行業已經進入到微利時代,在市場競爭機制下,很多中小建筑施工企業相繼倒閉。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加強對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與核算的重視,以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但是,從當前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看,基于一系列問題的存在致使其無法實現對施工成本的合理降低,相應的經濟效益與競爭實力無法得到大幅度提升。
當前,在施工企業中,通常是以項目經理負責制來落實相應成本控制與核算工作,但是,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相應管理人員自身成本控制與核算的理念較為淡薄,進而致使各環節的成本控制與核算工作并沒有得到切實落實。
建筑施工企業為了強化自身的管理,逐步將管理權利下放到各管理部門,相應的工程項目部等就會肩負起施工成本控制與核算的責任,根據工程施工進展的實際情況進行上報。但是,在具體落實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根據項目管理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與核算機制,整體核算形式過于單一,無法實現對各個環節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講,成本核算工作落實的主體為財務部門,但是,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依舊采用傳統的人工核算手段來開展成本核算工作,不僅加大了工作的難度,同時也無法確保統計核算信息的精準性,此外,相應的信息無法實現有效的共享,致使施工企業無法在第一時間了解工程項目施工費用的實際情況,進而也就無法落實成本優化控制措施。
對于施工企業來講,在進行項目施工成本控制與核算工作的過程中,要想切實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與核算,進而降低施工成本投入,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謹遵如下幾項原則:第一,節約原則。要實現成本控制與核算的目標,就需要首先落實這一基本原則。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要分類實現施工成本的控制,同時要強化相應管理水準,以實現對施工方案的有效調整,確保在工期內保質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務,此外,還需要提高施工工藝與技術,進而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第二,動態監管原則。所謂的動態監管指的是要落實施工項目的中間監管工作,這就要求要根據成本預算的目標來調整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投入,進而實現對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第三,明確責任原則。只有明確各環節的監管責任,才能夠確保實現對成本的控制與核算,進而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這就要求要按照施工各環節各項費用的投入進行分類,然后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以通過各部門的相互監督與制約來落實成本的控制與核算工作。同時建筑施工企業要切實將權利下放到個管理部門,以確保在調動管理人員積極性的基礎上,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核算與靈活控制。
首先,要強化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的意識,建立成本控制理念,為成本控制與核算工作的落實奠定思想基礎。其次,要落實相應的成本控制責任。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核算工作的落實需要項目各部門共同協作來完成,尤其是項目部門要切實明確自身的重要性,并構建相應的責任制來落實項目經理應承擔的責任,以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來落實各部門的工作,簽訂相應的內部承包合同,進而落實相應的經濟責任,確保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實現預期收益目標。最后,要根據相應的權責來制定完善的考核體系,以強化自身的管理力度,切實落實施工成本控制責任,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首先,要求建筑施工企業要構建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以建筑行業發展的實際狀況為基礎,完善各項控制制度,并以經濟合同的簽訂來落實規章制度,以落實成本控制與核算工作。同時,企業需要與時俱進的更新自身的成本控制標準等,確保所制定的成本控制體系切實可行。由于施工企業在實際開展成本控制與核算工作的過程中,涉及到了多個部門,同時成本控制與核算工作的細化下也使得這一項工作變得更為繁復,因此,這就要求相關部門需要積極的落實自身的責任與義務,以確保成本控制體系的有效落實。其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計劃。根據現有的成本核算資料進行施工成本預算,制定相應的成本控制計劃,并根據施工各環節的情況,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將施工成本壓縮至最低,進而使施工各環節人員都能夠明確自身成本控制的目標。
為了實現成本核算的精準性并切實落實這一工作責任,首先要建立成本核算,通過項目經理部、承包方、施工勞務部以及相應的管理部門來落實相應的成本核算工作,進而降低成本核算工作的復雜度,確保以明確的核算方式來落實各環節、各部門的責任。同時,施工企業要將信息化技術手段融入于相應的財務管理工作中,以在降低工作難度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確保核算的精準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成本信息的高度共享,進而以及時有效的成本信息來支撐成本控制決策的落實,保證施工成本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
首先,需要實現對施工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這是因為在建筑行業中施工材料成本投入占到成本總投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落實對施工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整個施工成本控制環節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項目部要強化自身的管理力度,根據施工的實際進展狀況來確定材料進場的時間,進入施工現場后要加大對施工材料的保管,以降低材料的損耗,并落實相應的管理責任,確保相應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開展。其次,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實現對施工現場的高質量管理,能夠確保在落實安全施工的基礎上,節省各環節的開支,落實節約原則,同時還能夠提高施工的質量與效率,進而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進展,以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基礎上,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建筑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就需要強化對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與核算的重視,以在建筑行業微利時代下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進而強化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在成本控制與核算上所存在的實際問題,按部就班的采取相應的完善措施,以不斷強化自身成本優化與控制能力,并在工程規定的工期內,以最低的成本投入來實現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1]王莉.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宋逍飛.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研究[D].廣西大學,2012.
[3]張惠敏,李申.健全有中國特色的橫向分權制約制度[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4,6(04):56 -58.
[4]張飛.基于價值鏈優化的G 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4.
[5]劉作彤.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D].北京郵電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