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振華
摘要: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高考依然是擇優(yōu)選優(yōu)的一種有效方式,依然是學校家長和教師備受矚目的,所以全國上下都十分關注高考。這樣的情形下,升學率就成為了家長為孩子擇校的一條硬性條件。在備戰(zhàn)各學科時,若有相應的具體的復習計劃以供教師參考,那么教師的備課將更有效率。特此我對數學高考一科做出了詳細的計劃。
關鍵詞:高考復習 ? ?數學 ?方法
一、教師要準確把握復習方向,做學生復習的掌舵人
(一)準確把握大綱,明確高考動向
在備戰(zhàn)高考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明確的是:任課教師應該做好足夠的準備,把握好復習的方向,參透考試大綱,研習高考試題,分析考綱,從而明確高考動向,使得考生不至于盲目復習,做好學生復習的掌舵人。
(二)構建知識結構,統(tǒng)領復習全局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應該把握高考復習動向,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疏導思想并構建知識結構,以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有條理。
思維導圖是用一種圖像式的思維工具來表達思維。構建思維導圖的人要對所要概括的東西十分了解,由一個重點知識。引出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分清每一部分知識,便于學生記憶,以使得學生的復習更加高效。
(三)重點問題強化訓練
高考來臨,很多學生依然采取的是全面復習的方法,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高考所涉及的范圍就算再廣、再全,也不可能把整部書都包括進去,考試依然會依據考綱。所以重點問題要進行多次記憶,只有將重點問題進行強化訓練,才能讓學生對細節(jié)問題產生更好的理解和認識。通過研讀考綱、細化知識點并對重點問題進行多次練習,從而減少高考負擔,使得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點,提高復習效率。
(四)堅持循序漸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學
維果茨基研究表明: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能起到主導和促進作用,但是需要確定其中發(fā)展的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發(fā)展水平;另一種是可以達到的發(fā)展水平。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因材施教。
復習是一項長期的對知識點進行記憶和鞏固的過程,所以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切莫囫圇吞棗。復習的時候要根據維果茨基理論,根據兩者之間的距離(兩者之間的距離,也就是維果茨基著名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來迅速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通過一步步的發(fā)展更好地完善自己,讓學生能正確看待復習成果,從而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獲得前進的動力。
(五)注重思維培養(yǎng),及時回歸課本
在跟進復習進度的時候,要注意及時回歸課本。與此同時還要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學生要對解題有自己的思路,能夠舉一反三。教師可以不斷地對命題中的非本質特征進行更換,變換問題的條件或者結論,轉換問題的形式和內容,經過多次分析,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幫助。
二、學生要努力跟進復習進度
(一)教師因材施教,學生要緊跟教師的分層次教學
因學生的情況、理解能力等都不一樣,所以教師會根據每個人的不同,分情況進行教學,從而能全面地提高每個學生的成績。
(二)樹立復習的信心
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功課和成績都是不錯的,可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就往往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多數是因為個人信心不足,才導致了成績的不佳。所以在開始復習的時候,學生應該要明確自己要什么樣的成績,要怎么復習,然后多給自己樹立信心,讓自己充滿正能量。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忙碌的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養(yǎng)成查漏補缺的習慣
學生應有一本錯題集,在每次考試后,謄寫出錯題,并對錯題的題型所涉及的重點知識與延伸出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復習。學生要時常翻看錯題集,以查缺補漏,完善知識點,完善復習系統(tǒng)。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很多成績好的學生都是通過這樣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在最后臨近考試的時候提高成績的。
很多學生在臨近考試的一周前不知道應該做什么,若要系統(tǒng)復習,恐怕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若要部分復習,又有厚此薄彼的患得患失之感,這兩種心態(tài)都是不健康的。所以說這個時候一本寫有錯題的記錄本就是最好的參考書,既可以鞏固沒掌握好的知識,又可以差缺補漏,對模糊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復習。
(四)采用高科技進行復習
在科技發(fā)展迅速的當今社會,自然高考這等大事也可以采用多種高科技手段,如利用微課復習等。學校和教師應該多提供支持,以使得學生的復習更有成效。
三、結論與祝愿
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經歷了高考的洗禮以后,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感受,這對于學生本身來說就是一份專屬的財富,在人生的道路上會帶給他們驚喜,讓他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完美。
教師的教育和指導,對學生的人生之路也很重要。就數學學科來說,它是前進的燈,會讓學習的人變得更加理智。
希望本文對廣大師生有所幫助,在數學復習的時候能夠輕松應對,如愿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楊志文.新課程理念下高考數學復習教學的幾點建議[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4(6).
[2]裴光亞.高考數學復習的智慧[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7(4).
[3]裴光亞.回歸課本——高考數學復習的公理[J].云南教育,2009(1).
課題項目名稱:2014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4]GHB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