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娜 杜小穎大連市中心醫院,遼寧大連 116033
腦白質疏松癥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
孫娜杜小穎
大連市中心醫院,遼寧大連116033
目的 對發生腦白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方法 抽取在該院就診的120例神經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頭顱MRI檢查分為腦白質疏松組與非腦白質疏松組,各60例。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進行調查分析,包括年齡、性別、既往病史、C反應蛋白及血尿酸等,進一步對單因素及多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發生腦白質疏松癥的獨立危險因素諸多,包括年齡偏高、有高血壓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及C反應蛋白升高。結論 年齡偏高、有高血壓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及C反應蛋白升高均會引發腦白質疏松癥,因此在臨床中需引起重視。
腦白質疏松癥;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Key words]Hrain white matter osteoporosis; Risk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腦白質疏松癥是由加拿大神經學家Hachinski等人首先提出來的,屬于一種頭顱影像學檢查術語,又稱之為腦白質變性[1]。臨床醫學表明:老年人認知功能障礙相關原因中,腦白質疏松癥是最為常見的;同時,發生腦白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也非常多。該組研究抽取了120例神經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對發生腦白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組研究120例神經內科患者通過頭顱MRI檢查,分為腦白質疏松組與非腦白質疏松組,各60例。其中,腦白質疏松組, 男36例、女24例,年齡61~86歲,平均年齡(72.8±2.1)歲;非腦白質疏松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72.9±2.0)歲。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各指標進行詢問調查,包括:吸煙飲酒史、既往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等;并對患者血脂、C反應蛋白、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肌酐水平進行檢測[2]。
1.3統計方法
兩組患者的統計數據均使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頻數和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和組間比使用t檢驗,進入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單因素進入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腦白質疏松組與非腦白質疏松組比較,年齡偏大,高血壓病史、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血肌酐及 CRP 升高所占比重高,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女性、糖尿病史、吸煙史、飲酒史、高三酰甘油血癥、高膽固醇血癥、高尿酸血癥所占比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另外,由表2可知,腦白質疏松癥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偏高、有高血壓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及C反應蛋白升高。

表1 腦白質疏松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n(%)]

表2 腦白質疏松癥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1腦白質疏松癥概述
對于腦白質疏松癥來說,屬于一個影像學概念,是一類神經傳導纖維脫髓鞘病灶,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于彌漫性缺血而引發的[3]。腦白質疏松癥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慢性進行性癡呆、思維緩慢及認知能力減弱。經頭顱CT檢查,通常顯示出腦室周圍低密度影。對腦白質疏松癥采取早期診斷措施具有顯著的積極意義,臨床通常會通過對腦干聽覺誘發電位的檢測對該病的診斷提供依據。
3.2腦白質疏松癥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腦白質疏松癥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偏高、有高血壓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及C反應蛋白升高。其中,年齡及高血壓作為兩大危險源,下面重點進行分析如下所示。
①因年齡高致使腦白質疏松癥發病上升的機制可能是:其一,白質區當中的神經纖維大多數存在髓鞘,髓鞘有兩部分成分,即為髓鞘蛋白與卵磷脂[4]。在年齡增長的情況下,髓鞘中各成分均呈現下降趨勢,進一步便引發了白質區的大部分脫髓鞘,在小學館周圍間隙擴大的情況下,便致使腦白質及腦皮質萎縮。其二,在年齡增長的情況下,顱內動脈如果發現硬化現象,便會致使白質區長時間的慢性缺血。
②因高血壓致使腦白質疏松癥發病上升的機制可能是:長期的高血壓會致使腦內小動脈變性,在大腦半球白質缺血的情況下,便致使脫髓鞘發生改變。與此同時,長期高血壓會致使血管性水腫,進一步釋放出毒素將血腦屏障造成嚴重破壞。
3.3主要預防措施
年齡偏高、有高血壓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及C反應蛋白升高均會引發腦白質疏松癥,因此在臨床中需引起重視,在給予有效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還需要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預防。
①日常生活當中多進行一些有利于大腦保健的治理活動,比如聽音樂、看報紙、讀書及下象棋等,以此使大腦活力得到有效激發,進而起到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
②對于老年人來說,更容易發生腦白質疏松癥,因此需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多與外界環境接觸。同時,需要加強運動,比如慢跑、打太極拳及跳廣場舞等,以此改善中樞神經活動,進一步使腦細胞的新陳代謝得到有效促進。
③注意日常飲食,不宜吃過熱或過冷食物,避免少食多餐,注意營養支持,多食蔬菜及水果等[5]。
④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規律性,注重良好心理的培養,對于有煙酒史的人,最好戒煙,并少飲烈酒。同時,對于一些基礎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做好相關防治措施。
除此之外,該統計認為,醫院方面還需要開拓各種渠道,做好防范腦白質疏松癥在防范方面的宣教工作,告知廣大人群年齡偏高、有高血壓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及C反應蛋白升高均會引發腦白質疏松癥。以此增強廣大人民自我保健意識,從而為該病癥發生率的有效降低提供保障依據。
[1] 李蓓蓓,魏微,張微微,等.不對稱性腦白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1(3):26-29.
[2] 張帥,林志堅,吳軍,等.缺血性腦白質疏松癥危險因素的臨床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0(1):28-31.
[3] 黃維星,王寶軍,劉國榮,等.同型半胱氨酸、溶血磷脂酸與腦白質疏松關系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13):48-52.
[4] 王雙坤,袁俊亮,顧華,等.腦白質疏松癥患者胼胝體(區)磁共振彌散特征與認知功能障礙(損害)的相關關系[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15):13-17.
[5] 肖章紅,丁立東.急性腦梗死合并腦白質疏松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18-120.
Cerebral White Matter Osteoporosis Risk Factor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SUN na DU Xiaoying
Dalian Central Haspital,Liaoning 116033,China
]Objective Purpose Risk factors for cerebral white matter disease, osteoporosis is analyzed.Methods Extraction in our hospital 120 cases of neurology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divided into brain white matter head MRI loose with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 loose groups, 60 cases each. The indicators 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age, sex, medical history, c-reactive protein and blood uric acid, furthe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Result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many in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 osteoporosis, including age on the high side, a history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blood homocysteine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creased.Conclusion Age is on the high side, a history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can lead to cerebral white matter osteoporosis, so need attention in the clinical.
R74
A
1672-5654(2015)02(b)-0003-02
孫娜(1980.6-),女,滿族,遼寧大連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神經病學。
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