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佰云大慶市第三醫院老年病區,黑龍江大慶 163000
整體護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癥患者抑郁狀態的效果
劉佰云
大慶市第三醫院老年病區,黑龍江大慶163000
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管理模式對抑郁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抑郁癥患者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整體護理管理模式。對比相關指標。結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護理后的SDS、HAMD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抑郁癥患者護理中使用整體護理管理模式方法,改善了患者抑郁狀態,效果顯著。
整體護理;管理模式;抑郁癥;效果分析
抑郁癥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性疾病,患者存在情感障礙,沒有快樂感,對各種事物失去興趣,心情抑郁等[1]。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的條件逐漸改善,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這就導致了人們心理負擔的日益加劇[2],不良情緒頻繁出現,如焦躁、憤怒、生氣、憋悶等,這些就是抑郁癥的一些表現。但這些表現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久而久之,就會發展到嚴重的階段,最終形成真正的抑郁癥,進而出現輕生、自殺的意向[3]。該研究旨在研究探討整體護理的管理模式對抑郁癥患者進行護理的臨床效果,現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月間在該院就診的抑郁癥患者90例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就診的抑郁癥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有42例,年齡26~41歲不等,平均年齡(33.95±4.31)歲。按照護理管理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各有45例患者,所有患者的診斷都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4]。觀察組4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27~41歲不等,平均年齡(33.95±4.41)歲,病程平均(9.3±1.4)年;對照組45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26~40歲不等,平均年齡(33.85±4.41)歲,病程平均(9.4±1.5)年。
1.2排除標準
①存在聽覺、視覺障礙的患者,有嚴重性精神神經性疾病,有心、腦血管疾病等,這些疾病的存在對患者的自我管理、團體干預、心理評估等產生影響。②在該研究之前的半年內接受過心理治療或者是足療程的電抽搐治療的患者。③人格障礙嚴重患者。④經過精神科醫師評價,患者的HAMD-17評分自殺條目分數為3~4分,或者是存在自殺危險。⑤患者的HAMD-17評分≥25分[5]。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常規的護理管理方法進行護理,包括對患者的生活做好護理,疏導患者的心理障礙等。
觀察組:采用整體護理管理模式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從三個方面進行,包括:①團體心理干預2個月。實施工作由精神科主治醫師一名和心理咨詢師兩名進行,分作4批進行實施,每批患者限制在10~12例,進行心理干預的授課,每次1 h,共進行8次,對患者進行認知行為理論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干預內容與方法印制在患者自我管理手冊上,使患者對其熟練的掌握并進行自我的練習。②定期的參加抑郁癥患者的自助團體。由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咨詢師進行督導,患者在參加團體心理干預后自行成立病友自助組織,每個月舉行集體的活動一至兩次,有病友自己設定主題或者由心理咨詢師進行設定,患者圍繞著此主題并結合自身情況展開討論,有時候邀請心理咨詢師或者是精神科的醫師進行專題的演講討論。③患者的自我心理調適與病情的檢測。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將團體心理干預或自助團體活動進行應用,將自我心理調適功能進行強化以應對生活事件或者疾病,并根據實際的情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在自我管理手冊上記錄心境或者病情的變化,及時的發現復發先兆并與醫師溝通。由心理咨詢師及精神科醫師對患者的自我管理手冊進行檢查,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隨訪觀察。
1.4觀察項目
通過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管理措施后,記錄患者護理管理前及護理管理后2個月的SDS、HAMD評分情況;并在患者出院時記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及住院時間等[6]。
1.5評價標準
顯效:對方法中的護理管理措施都能在護理管理過程中進行解決,有效的將對患者產生影響的因素進行了排除,實現了護理的目標。有效:對患者存在的問題解決了其中的一部分,如患者的拒藥、抗藥行為等。對主要的因素進行了排除,解決了部分次要的問題及影響因素,如患者的睡眠障礙、正常生活等。實現了部分護理的目標。無效:影響患者的主要因素及次要因素都沒有得到解決,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一直處于惡化狀態,護理的目標沒有得到完成[7]。
1.6統計方法
運用SPSS 17.0軟件對相關的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2檢驗。
對觀察組及對照組實施不同的護理管理措施后,觀察組顯效40例,有效4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7.78%;對照組顯效29例,有效10例,無效6例,有效率為86.66%,觀察組的有效率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觀察組護理管理前后療效的比較[n(%)]
通過比較護理管理前與護理管理后患者的SDS、HAMD等指標,得到兩組在護理管理后的指標都較護理管理之前改善;觀察組患者的在護理管理后的SDS、HAMD較對照組護理管理后改善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觀察組護理管理前后SDS、HAMD比較(x-±s)
抑郁癥是精神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容易反復發作并具有慢性化的特點,抑郁癥患者具有輕生、自殺的心理。因此,該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僅帶來痛苦,而且對患者的家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8],因此,對該病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要使患者與社會隔離,導致患者不能很好的回歸社會,因此,做好抑郁癥患者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整體護理管理模式[9]是以患者為中心,從患者的愛好、飲食、環境入手,根據患者的生活背景、文化水平等制定護理計劃,使患者用積極的心態面對自己的疾病以及日常的生活,同時,要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溫暖,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該研究觀察了整體護理的管理模式對抑郁癥患者進行護理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有效率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在護理管理后的指標都較護理管理之前改善;觀察組患者的在護理管理后的SDS、HAMD較對照組護理管理后改善更明顯(P<0.05)。
綜上所述,在抑郁癥患者的護理管理中使用整體護理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顯著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狀態,在臨床工作過程中應積極的應用整體護理管理模式對抑郁癥患者進行護理。
[1] 陳映紅.34例抑郁癥患者的整體護理管理[J].中國療養醫學,2010,19(3):222-223.
[2] 王瑞娟,陳新宇.綜合護理用于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9):211-212.
[3] 崔永新.綜合護理用于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4,1(2):65-67.
[4] 吳明霞,陳愛民,孫金榮.患者教育程序應用于抑郁癥患者的效果[J].中華護理教育,2012,9(8):368-370.
[5] 汪作為,方芳,陸志萍,等.抑郁癥整體管理模式近期效果評價[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0(6):639-642.
[6] 張銀霞.整體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3,34(2):373-374.
[7] 孫彩娥.護理預案應用于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2):60-61.
[8] 謝曉穎,蔣榮泉,凌迎春,等.“共情護理”模式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3):122-125.
[9] 孫雅娜.以抑郁為首發癥狀的肝豆狀核變性2例報告[J].實用臨床醫學,2012,13(9):107-108.
The Management Mode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mproved the Effect of Depression
LIU Baiyun
The Geriatric Ward, the Third Hospital of Daqing City,Daqing,Heilongjiang Province,163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verall care management model of care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effect. Methods selected 9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control group of 4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observati on group: overall care. Contrast-related indicators.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efficiency, SDS after care, HAMD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depression patient care using holistic nursing approach improves depression patients,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Holistic nursing; Management; Depression; Effectiveness analysis
R47
A
1672-5654(2015)02(b)-0077-02
劉佰云(1971-),女,黑龍江青岡人,本科,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精神科護理工作。
201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