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
【防汛抗旱】堅持防汛抗旱并舉,完善和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抗旱責任制,開展汛前檢查,做好料物儲備,組織河道清障,完善水庫、河道重點薄弱環節應急預案,開展防汛演練,加強防汛值班和科學調度。編發《防汛快報》9期,發送雨情汛情手機短信2000余條,為領導掌握汛情變化和決策部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2014年,鄧州市出現伏旱相連的嚴重旱情,市水利局組織機井隊在羅莊、趙集等 20個鄉(鎮)新打機井230眼;動員劉山水庫、湍惠渠、三郎堰等灌區持續開閘放水;井灌區和水庫灌區共計10.67萬公頃莊稼得到及時灌溉,旱情有效緩解,為奪取糧食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農田水利】第四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2014年3月,完成2013年度小農水建設任務,項目總投資3300萬元,在白牛鄉故事橋等9個行政村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333.33公頃。2014年度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在夏集鄉李營等9個行政村,建設高效節水灌溉 2333.33公頃,總投資3300萬元,計劃2015年3月完成建設任務。

鄧州市實施第四批小農水建設
【飲水安全】2014年,共解決11萬群眾和1萬多師生飲水安全問題,項目涉及21個鄉 (鎮)53個行政村和38所學校,工程投資5800萬元,新建飲水工程55處,其中新建機井工程40處,管網延伸工程15處,2014年12月建成并通水。截至年底,全市已建成飲水工程204處,涉及26個鄉(鎮、街道)的294個行政村,完成投資3.23億元,共計62.5萬人告別了吃苦咸水的歷史。
【水生態文明建設】2014年,實施湍河東丁至后李灣段、趙河入湍河口至前寨村段治理工程,治理長度總計11.3千米,計劃投資4987萬元,已完成投資4300萬元,占總投資的85%,按規劃2015年主汛期前完成建設任務。
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綜合整治及水系連通試點項目 (簡稱“水系連通”項目),總投資2.88億元,涉及境內11個項目區的12條河流,規劃3~5年內實施,2014年計劃實施小草河、歪運河、西礓石河等3個項目區的6條河流,治理長度60.5千米,項目投資7077萬元,12月省水利廳對3個項目區的實施方案進行批復,工程完工后,河道被清淤疏浚,防洪標準提高,周邊水系環境改善,促進了水生態文明建設。
譚廟水庫 (鄧西湖)項目規劃。譚廟水庫(鄧西湖)位于市區西郊,規劃庫容330萬立方米,約70公頃,水庫修建后,可灌溉下游耕地1133.33公頃,經努力,該項目已納入省水利廳建設規劃,項目規劃資金1.45億元,2014年正在抓緊編制可研報告。水庫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優化投資環境、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水政水資源管理】落實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制度,成立鄧州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鄧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推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管理,將實際用水總量控制在用水計劃之內;落實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制度,推廣節水器具,引導幫助陽光油脂、黃志牧業等企業充分利用回水、循環水;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在水廠周圍設置了水源地保護標示、宣傳標語和警示牌,嚴禁在飲用水源地設置入河排污口、傾倒垃圾等行為。開展水政漁政執法、水資源專項執法檢查、水保監督執法巡查、河道和水庫巡查、檢查水產品食用安全等執法活動,全年共查處水事案件61起,其中河道違章采砂案29起、河道清障類案件3起、毀壞水工程案1起、拒繳水規費案20起、毒魚電打魚7起,維護了正常水事秩序。探索河道采砂管理新模式工作,出臺《鄧州市河道采砂經營權競價承包實施方案》,成立了河道砂土資源管理領導小組和市河道管理聯合執法大隊,公告河道采砂經營權競價承包信息,依照有關工作程序對湍河、趙河部分河段進行采砂權競價承包,所交承包費比2013年征收采砂費53萬元多287萬元。
(劉 昶 楊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