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艷 潘萍莉 欒桂玲
【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小骨窗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0例,對其實行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并對其最終效果進行觀察研究。結果 采用小骨窗開顱進行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且創傷面較小,整體的療效良好,對于治療設備的要求也較低。結論 應用小骨窗開顱進行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具有較好的安全可靠性,值得在基礎醫院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骨窗開顱;高血壓;腦出血;基層醫院
【中圖分類號】R743.34 【文獻標識碼】A
高血壓腦出血是腦血管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且具有極高的病死及致殘率,我國的整體發病率為21%~48%。為了分析探討小骨窗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文章選取了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0例,對其展開觀察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范圍為40~76歲,平均年齡為(62.21±1.32)歲。手術時間范圍為1~8 h,平均3.2 h。在所選取的60例患者中,曾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35例,2例無高血壓病史,13例高血壓相關病史不詳。
1.2 方法
所選取的60例患者均在其處于氣管插管全麻狀態下進行手術,手術切口為顳頂部直切口。乳突牽開器撐開頭皮暴露顱骨,顱骨鉆孔后開1個直徑<3 cm的骨窗,電凝后十字狀切開硬腦膜,自腦表面無血管區行腦穿針穿刺,抽放部分液態血腫,使腦壓稍降后切開皮層1.5 cm[1]。在應用腦壓板牽拉深入至血腫部位后,將其中的血腫進行完全清除,并盡快找尋到相關的出血點,以至達到規范止血范圍內為止。在止血完成后,在患者的血腫腔內放置外引流管,在其手術后實行常規性的脫水及止血措施,以及對相關的并發癥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措施。
2 結 果
60例患者在預后均采用了格拉斯哥預后評分標準進行評級,其具體結果為:預后狀況良好的為25例(41.67%),中度16例(26.67%),重度殘疾患者11例(18.33%),死亡人數為8人(13.33%)?;颊叩乃劳鲋饕驗椋汉粑h衰竭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其余4例為放棄治療后的死亡病例。
3 討 論
小骨窗開顱治療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其術后的創傷面較小,且出血量較少。因此可實行直視下止血,在術后也能夠促進患者神經系統的盡快恢復。但在術中極易出現止血困難的情況,且減壓效果不夠整體全面。因此,對于出血量多、位置偏深以及腦疝患者較不適宜。因此在小骨窗開顱手術的病例選取上應進行科學合理的考量,出血量為30~70 mL,GCS評分范圍為6~11分的患者最為恰當。
小骨窗開顱手術的主要目的是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腦中的血腫進行科學的清除,并降低其顱內壓力,從而對患者腦部的血液微循環進行有效改善,對于一些腦部缺氧、水腫的狀況進行有效避免,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進行挽回。目前基礎研究表明,腦出血一般在30 min形成血腫,6~7 h血腫周圍腦組織由于血液凝固產生的凝血酶、血清蛋白的毒性作用等出現水腫[2]?;颊咴诨疾∑陂g,其腦部組織會出現壞死,且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加重病情,因此應在7 h內實行早期手術,對高血壓腦出血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在基層醫院中應用骨窗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對患者可能出現的腦水腫、腦疝等狀況進行有效預防,并減輕其血腫的壓迫狀況,對于腦部組織的繼發性損害也能夠有效避免。對手術的實行時間進行延期會造成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應對手術時間進行有效控制,盡可能地進行早期手術。
綜上所述,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能夠實行的手術方式較多。其中,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手術在實行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創傷,且出血量存在較多,對于患者顱內的環境干擾也較為明顯,因此通常會用于出血量大以及有相關去骨瓣減壓需求的患者。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在實施過程中對于相關的手術設備要求偏低,且存在的創傷面較小,在出血量的控制方面也較為科學可靠,術后的恢復效果較好深部的水腫部位需運用冷光源照明進行輔助治療。因此,最終的整體療效較好,且具有較好的安全可靠性,值得在基礎醫院中推廣應用?;鶎俞t院推廣應用小骨窗開顱進行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能夠有效提升其整體的治療效果,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袁玉麟,鄭 超,楊 勇,等.小骨窗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在基層醫院應用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6):2636.
[2] 王衛軍,張榜來,吳祥奎.小骨窗開顱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在基層醫院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2,10(29):6354-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