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俊芳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創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的術后有效護理措施及可靠性。方法 選擇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間在本院接受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的13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臨床試驗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術后給予精心護理,術后隨訪6~12個月。結果 參與本次實驗研究的13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術后死亡患者為2例,致殘患者為4例,術后基本治愈患者為100例,未完全治愈但術后好轉患者為24例,治愈率為76.90%,死亡率為1.50%,致殘率為3.00%。結論 對于接受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積極開展術后護理措施能夠提高療效,降低病死率,減少患者的身心損傷,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微創穿刺引流術;高血壓;腦出血;術后護理措施;意識障礙
【中圖分類號】R616.2 【文獻標識碼】B
為了降低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質量與生存幾率,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采取了微創穿刺引流術并在術后配合應用了精心護理,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間在本院接受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的13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臨床試驗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壓病史。其中,男性患者為82例,女性患者為48例,平均年齡為(54.63±4.12)歲。按照出血部位進行分類:丘腦出血患者為40例,小腦出血患者為25例,基底節出血患者為50例,腦室出血患者為6例,皮層下出血患者為9例。出血量為30~100 mL。入院時深度昏迷患者為20例,重度昏迷患者為32例,淺昏迷患者為60例,嗜睡患者為10例,神志清醒患者為8例。
1.2 護理方法[1-2]
所有患者均在術后給予精心護理,具體實施措施如下:(1)患者在術后取以側臥位或平臥位,頭應當偏向引流管對策,禁止面向穿刺側臥;(2)當患者神智清醒后,護理人員可將穿透抬高30℃左右以保證靜脈回流,從而緩解腦水腫;(3)護理人員需將引流管及尿管安置妥當,在對患者進行翻身,動作應盡量緩慢輕柔,避免頭部轉動;(4)護理人員需要確保病房內充分保持安靜,且需良好控制室內的溫度與濕度;(5)術后患者常規吸氧,護理人員給予低流量(2 L/min)氧氣吸入;(6)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瞳孔與意識狀態變化,如若發現任何異常,需及時匯報醫師進行救治;(7)護理人員要囑咐家屬對患者進行加強營養,主要以易消化、低糖、低熱量飲食為主,針對于意識障礙患者可以在術后72 h給予鼻飼管飲食,在用餐后需要對其做好口腔護理措施。
2 結 果
參與本次實驗研究的13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術后死亡患者為2例,致殘患者為4例,術后基本治愈患者為100例,未完全治愈但術后好轉患者為24例,治愈率為76.90%,死亡率為1.50%,致殘率為3.00%。
3 討 論
高血壓性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急性病癥,是由大腦循環血壓過高而引起顱內動脈、靜脈、毛細血管自發破裂所導致的腦實質內出血的腦血管系統疾病。該疾病具有起病危急、變化迅猛、預后差異大、致殘率及病死率高等特點,積極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案與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提高生存幾率。經實驗研究表明,相比于傳統開顱術,微創穿刺引流術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與此同時,在術后對患者開展精心護理措施,也是減少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質量的有效方案[3-4]。
經本次試驗研究可知,參與本次實驗研究的13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術后死亡患者為2例,致殘患者為4例,術后基本治愈患者為100例,未完全治愈但術后好轉患者為24例,治愈率為76.90%,死亡率為1.50%,致殘率為3.00%。由此可見,對接受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在術后積極開展細心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對于接受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積極開展術后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減少患者的身心損傷,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樊 慧.護理干預對于腦出血預后并發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01(11):33-34.
[2] 楊紅偉,李 堅,農 奔,等.微創及開顱術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抑郁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2,34(12):1674-1676.
[3] 謝命蓮,丁 柳.36例高血壓腦出血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02):306-307.
[4] 宋素芳.微創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術后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11,18(07):77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