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露艷
【摘要】目的 探討肝素鈉軟膏預防化學性靜脈炎的效果。方法 將42例行靜脈化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1例,實驗組化療前30 min預防性使用肝素鈉軟膏,使用時以穿刺點上方1 cm處為起點,沿著血管走向至10-15 cm處,用指腹均勻涂抹,輕輕按摩4-5 min,使其吸收,3次/d,直至化療結束后3 d,共使用肝素鈉軟膏5 d。對照組使用50%硫酸鎂溶液紗布濕敷,使用部位、時間、療程同實驗組。結果 實驗組靜脈炎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肝素鈉軟膏能安全有效的降低化學性靜脈炎的發生率,其效果優于50%硫酸鎂,可作為預防化學性靜脈炎的臨床用藥。
【關鍵詞】肝素鈉軟膏,50%硫酸鎂;化學性靜脈炎;預防
【中圖分類號】R543.6 【文獻標識碼】B
化學藥物在腫瘤的治療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靜脈用藥是其主要途徑,而靜脈炎是化療藥物的一種常見不良反應。氟尿嘧啶是一種抗代謝抗腫瘤藥,屬于周期特異性藥物,藥物周期性短,作用特點呈時間依賴性,以小劑量持續給藥為宜[1]。有研究報道,持續靜脈滴注氟尿嘧啶時,若不采取預防措施,靜脈炎的發生率高達87%以上[2]。近年來PICC、輸液港等的應用減少了靜脈炎的發生,但置管的費用、維護的費用、路途遙遠以及擔心影響上臂舒適度等,使部分患者拒絕采用PICC、輸液港等。有相關報道,用馬鈴薯、硫酸鎂、中藥等方法預防化學性靜脈炎,隨對靜脈炎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敷藥的過程都很繁瑣。我科采用靜脈留置針輸入化療藥物的患者較多,為了預防化學性靜脈炎,讓患者能夠順利的完成化療,預防性的使用肝素鈉軟膏,療效明顯,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方法
選擇2013年在我科室住院治療的腫瘤患者42例,其中胃癌11例,結腸癌9例,直腸癌22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各21例。實驗組的年齡39~74歲(52.5±6.0)歲,對照組的年齡43~80(55.5±5.0)歲。所有患者無心肺功能和高血壓,采用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方案,化療2 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劑量、化療療程、穿刺血管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責任護師評估血管后進行穿刺,選擇的穿刺血管均為前臂靜脈,且粗直、彈性好,避開關節、肌腱、韌帶及皮膚薄弱處,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進行穿刺。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22號靜脈留置針和3 M透明敷貼,使用避光輸液器(山東威高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化療前后均用生理鹽水沖管。
1.2.1 實驗組在化療前30 min預防性使用肝素鈉軟膏(海普林),使用時以穿刺點上方1 cm處為起點,沿著血管的走向至10~15 cm處,用指腹均勻涂抹肝素鈉軟膏,輕輕按摩4~5 min,使其吸收,3次/d,直至化療結束后3d,共使用肝素鈉軟膏5 d。
1.2.2 對照組使用50%硫酸鎂預防靜脈炎,化療前30 min硫酸鎂紗布濕敷,部位、時間及療程同實驗組。
1.3 靜脈炎判斷標準
依照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會的靜脈炎分級判斷標準,Ⅰ級:穿刺點疼痛,紅或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級:穿刺點疼痛,紅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級:穿刺點疼痛,紅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
1.4 評價指標
兩組均用藥5 d后,由2名經過相關培訓的責任護師,動態觀察靜脈炎的發生和級別,記錄每例患者的靜脈炎發展情況。
結 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使用過程中,均無其他不良反應發生,實驗組發生Ⅰ級靜脈炎2例,對照組Ⅰ級靜脈炎3例、Ⅱ級靜脈炎2例、Ⅲ級靜脈炎1例,共計6例,實驗組的靜脈炎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靜脈炎發生率的比較(例,%)
組別 n Ⅰ級 Ⅱ級 Ⅲ級 總計
實驗組 21 2(10) 0(0) 0(0) 2(10)
對照組 21 3(14) 2(10) 1(5) 6(29)
x2 6.43
P <0.05
討 論
抗腫瘤藥物的刺激和直接毒性作用使其在抑制腫瘤細胞代謝的同時,也影響正常組織的新陳代謝,使血管內皮細胞受損,以及藥物引起血漿PH的改變和相關過敏反應,從而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發藥液外滲,最終導致靜脈炎的產生[3]。而腫瘤患者的病程很長,都需要經過4-6個療程的化學藥物的治療,治療時間長,反復穿刺,在化療藥物的刺激下,容易導致藥物外滲到皮下,引起患者疼痛,從穿刺點開始出現紅腫,嚴重的形成硬結。發生靜脈炎時,其主要表現為:靜脈注入化療藥物的部位附近,沿著血管走向出現燒灼樣疼痛伴有硬結。
肝素鈉軟膏是一種外用軟膏劑,由酸性黏多糖類低分子肝素配以玻璃酸鈉、高級脂肪酸、月桂氮卓酮等制成。肝素鈉軟膏具有雙重功效,即抗炎與抗凝。通過抑制皮膚局部的炎癥反應過程,可以減輕炎性反應引起的局部組織紅、腫、熱、痛等癥狀;通過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改善皮膚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提高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從而促進皮膚滲液的吸收,達到消除組織水腫,使血管軟化,恢復血管彈性的目的;同時肝素鈉軟膏中含保濕劑透明質酸,具有軟化皮膚角質上皮的作用,有利于藥物的吸收與利用,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提高療效[4]。在化療前30 min選擇使用肝素鈉軟膏,化療藥物輸注入血管時,肝素鈉軟膏已穿透皮膚進入血管,并在血管中形成一定的濃度,起到預防局部血栓形成和炎癥的發展作用,減輕患者的痛苦。
50%的硫酸鎂也用于預防靜脈炎的發生,但硫酸鎂容易形成結晶,使皮膚發粘、紗布干燥、變硬,脫離濕敷的部位,導致藥物吸收不全,而且干燥后形成的結晶顆粒紗布不自主的摩擦皮膚,易造成皮膚破損。硫酸鎂在濕敷過程中容易污染衣服、被褥,引起不適。在冬季容易弄濕被褥,或濕敷部位暴露過久導致受涼,給用藥帶來了不便也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
肝素鈉軟膏在預防靜脈炎的使用過程中,取材方便,使用中只要將軟膏均勻涂抹在靜脈輸液穿刺肢體,沿血管走向螺旋式按摩,不需要頻繁的更換,不污染衣物,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目前臨床上對于PICC置管的使用逐漸廣泛,但是對于一些基層醫院來說,很多條件制約,如經濟情況和技術條件等,有很多患者選擇外周靜脈穿刺化療,因此預防化學性靜脈炎很有必要。早期采用肝素鈉軟膏,預防效果好,使用方便。
參考文獻
[1] 徐亞楠,陳湘玉,袁 玲,等.藍科膚寧對預防抗腫瘤藥物致化學性靜脈炎效果的基礎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8(29):56-58.
[2] 龔振琴,閆鳳玉,劉麗華.康惠爾透明貼預防化療泵持續滴入氟尿嘧啶所致靜脈炎的療效觀察.護理研究,2007,21(9):250.
[3] 張潤萍.化療性靜脈炎的防治與治療進展.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0):3898-3900.
[4] 宋永熙.肝素鈉軟膏的作用機理及臨床應用[J].食品與衛生,2005,7(8A):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