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芳 夏毅 尹媛媛 吳俊 周偉偉 陳芳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A
腦梗死是一種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的疾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與健康。腦梗死后直接導致患者勞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 ADL)
的明顯下降,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諸多因素都可能影響患者ADL的恢復[1]。本次調查的36例患者是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腦梗死患者,均經CT或MRI確診,出院時臥床或坐輪椅,均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存在有言語障礙、吞咽障礙、認知障礙等,出院一年后的ADL能力調查隨訪,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查的36例患者中,男 25例,女 11例,年齡最大的85歲,年齡最小的44歲,平均年齡61.5歲,距第一次發(fā)病腦梗死時間最長的16個月,最短的13個月,有2次以上腦梗死發(fā)病者12例。有言語障礙9例、吞咽障礙4例、認知障礙4例。出院后的康復治療情況:有28例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門診或住院康復治療,8例患者在家鍛煉康復。
1.2 調查方法
采用通用的ADL評定量表進行評估,通過電話預約患者,上門或患者到醫(yī)院進行評估。總分100分,100分表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良好,不需要他人幫助;大于60分為良,表示有輕度功能障礙,但日常生活基本自理;60~41分表示有中度功能障礙,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的幫助;40~21分表示有重度功能障礙,日常生活明顯需要依賴他人;小于20分為重度殘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賴他人。
2 結 果
36例患者絕大部分生活能完全自理,小部分患者給予少量幫助也能夠自理生活。結果見下表:
得分 100 60 60-41 40-21 20
例數(shù) 17 10 5 3 1
3 討 論
通過對36例腦梗死患者一年后ADL的調查,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患者從神經內科出院后,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都能夠通過各種方法,積極去做康復治療,均對患者ADL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影響患者ADL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1.年齡因素,年齡對ADL有重要影響[2],患者年齡輕者恢復較好,年齡越大,ADL恢復較差,這1例小于20分的就是那位年齡最大的患者。2.病情的輕重,腦梗死面積的大小,直接影響患者ADL的恢復,腦梗死面積越大者,ADL恢復越差。3.患者家屬的重視參與程度,尤其是年齡大的患者家屬,很多家屬認為患者年齡大,康復療效也不會好,生活上照顧好就是孝順,不愿意從事任何提高ADL的方法,任其發(fā)展,使本來應該恢復很好的患者,失去了ADL恢復機會。4.康復治療的介入情況,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凡是從我科出院后能較早的、積極的去做康復治療,患者的ADL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腦梗死后,不論年齡的大小,病情的輕重,為了ADL的恢復提高,患者及家屬都應該盡早的、積極的去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規(guī)范的進行康復治療,可以大大的降低殘疾率,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參考文獻
[1] 李 踔,倪朝民,韓 瑞,等.急性腦卒中患者功能結局的預測[J].中國康復優(yōu)秀雜志,2006,21(4):304-306.
[2] 張文婷,陳茂剛,張 敏,等.缺血灶腦卒中復發(fā)與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2):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