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啟穎
(文山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與人格類型關系的研究
甘啟穎
(文山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云南 文山 663099)
該研究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專業認同問卷調查和內隱聯想測驗,測量學生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外顯和內隱認同情況,用MBTI人格量表測量了學生的人格類型,探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與人格類型關系。研究發現,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外顯專業認同較高,外向和情感維度的人更適合從事小學教師職業,內隱和外顯專業認同出現了分離現象。
小學教育專業;專業認同;人格類型;內隱聯想測驗
專業認同指的是學習者對所學專業的接受認可,學習和探究中具有積極的態度和主動行為[1]。人格是個體比較穩定和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與態度和行為的形成具有密切的關系。大量的研究表明:人格會影響人們日常生活中對待事物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方法[2-5]。胡志海等人探討了大學生人格類型與專業認同的關系,發現部分人格維度會影響大學生專業認同情況[3];林良章等人探討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與人格類型之間的關系,也發現人格與學前教育專業存在一定的關聯。小學教育專業是為培養本科學歷的小學教師而設立的,南京師范大學于1998年首次開辦了小學教育本科專業,2002年小學教育專業被正式列入本科專業招生目錄,很多高校陸續開設了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小學教育專業從開辦至今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是個非常年輕的專業,對小學教育專業的研究較多集中于實踐性教學、課程構建、培養目標等幾個方面,目前沒有專門探討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與人格類型關系方面的研究。本文借鑒胡志海、林良章等人的研究方法,運用問卷調查和內隱聯想測驗,探討與小學教育專業最匹配的人格類型,為高考填報志愿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提供借鑒。
(一)研究一:問卷測量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和人格類型
1. 研究工具
《大學生專業認同問卷》:本文采用秦攀博在研究生論文中編制的大學生專業認同問卷,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問卷的a系數為0.916[6]。問卷共有23個題目,包含認知性、情感性、行為性、適切性四個維度。采用Likert五級評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較不符合”;3代表“不確定”;4代表“比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總分范圍為23至115,總分越高代表專業認同越高。
《MBTI人格類型量表》:蔡華儉等人修訂的MBTI人格類型量表,經驗證能有效測量大學生的人格,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7],被廣泛運用到各種測試人格類型的研究中。新修訂的量表包括四個維度外向——內向,感覺-30直覺,思維-30情感,判斷-30觀察;分別用E和I,T和F,S和N,T 和F來代表;四個維度兩兩組合可以形成16種人格類型,量表共93個題目,都是二選一的題目,把被試在四個維度所傾向的維度組合起來,就是被試的人格類型。
2. 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了文山學院150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作為被試,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43份,問卷有效率95.3%。其中男生21人,女生122人;大一62人,大二50人,大三31人。
3. 問卷測量過程
測評前對研究助手進行培訓,統一指導語,嚴格按照團體心理測驗的程序進行,在答卷完成后當場收回問卷。
4. 數據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16.0進行統計和分析。
(二)研究二:內隱認同研究
1. 研究工具
用eprime2.0編寫SC—IAT實驗程序來測量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內隱認同。
2. 研究材料
Greenwald等人在1998年提出了內隱聯想測驗的方法,以反應時為指標,讓被試完成辨別分類任務,通過測量被試對概念詞和屬性詞之間自動化聯系的反應,間接測量到被試的內隱態度[8]。本文根據內隱聯想測驗的原理來獲得小學教育學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態度。首先,通過在知網上搜索與小學教育相關的文章中關鍵詞10個,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和專業課教師對這10個詞語的典型性進行10點評分,選取排名在前面的5個作為概念詞,分別為小學教師、小學教育專業、小學教育、小學生心理特征、實驗小學;本研究把旅游管理專業選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對立面,是因為旅游管理專業職業定向非常明確,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旅游相關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在進行測驗時不會與小學教育專業混淆,參照胡志海等人的研究[3],把游客、導游、大堂經理、景點、旅行社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概念詞,積極屬性詞是成功、高尚、體面、誠實、能干;消極屬性詞是愚蠢、卑鄙、可恥、無能、腐敗。
3.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參加實驗一問卷測試的40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作為實驗二的被試,其中男生12名,女生28名;大一學生13名,大二學生12,大三學生7名,大四學生8名。
4. 實驗過程
在實驗前給予指導語:“感謝您參加實驗,請您按照電腦提示的指導語完成按鍵動作,請按照自己的想法盡快做出反應,當出現錯誤時,請不要停止。請按空白鍵開始測驗。”
實驗包含兩項任務,見表1,第一步,當出現小學專業概念詞和積極詞匯,要求被試按“F”鍵,出現旅游管理專業概念詞和消極屬性詞不做任何反應;第二部出現小學教育專業概念詞和消極屬性詞要求被試按“F”鍵,當出現旅游管理專業概念詞和積極屬性詞不做反應。
5. 數據統計方法
根據內隱聯想測驗的數據統計方法,錯誤率超過20 %的數據剔除,低于300毫秒的按照300 毫秒記錄,高于3000毫秒的以3000毫秒記錄[8]。

表1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的內隱認同實驗任務
(一)外顯專業認同和人格類型測量結果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問卷平均分89.3,標準差為8.9,從整體看來,學生的專業認同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把高于85分以上認定為高認同組,共93人進入高認同組;85分以下定位低認同組,共50名學生進入低認同組。高認同組和低認同組的人格類型分布情況見表2。

表2 高認同組和低認同組的人格類型分布情況(%)(n=143)
(二)內隱認同實驗結果
按照上文中敘述的數據處理辦法,剔除無效數據后,共有36名被試數據是有效的。根據Greenwald等人提出內隱聯想測驗的原理,如果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所學專業是認同的,那么學生對小學教育概念和積極詞匯的反應時就會快于小學教育專業概念詞和消極屬性詞,這種現象在本實驗中得到了驗證,小學教育專業概念詞+積極屬性詞的反應時明顯低于小學教育專業概念詞+消極屬性詞的反應時,且差異顯著,見表3。

表3 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內隱認同數據
對36名被試的有效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研究二中,有24名被試表示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內隱的認同,他們在大學生專業認同問卷的平均分為92.3分,內隱認同與外顯認同表現一致。24名表現出內隱認同的被試,他們的人格類型分布不一樣,但都出現了外向(E)維度和情感維度(F)。但是12名在研究二中表示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內隱不認同,他們在大學生專業認同問卷的平均分為89.4分,外顯認同屬于高分,表現出內隱和外顯認同的不一致,分離現象。
(一)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現狀
研究顯示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外顯專業認同得分平均分為89.3,總體專業認同情況良好,女生的專業認同平均分為92分要高于男生平均分86.6,t值為2.61,p<0.014,差異顯著,經分析原因有兩個:首先小學教育專業男生數量遠遠低于女生,本研究中只有21名男生,人數的極端差異會導致男生和女生在專業認同分數上呈顯著性差異。另外,人們的傳統觀點認為,女性更符合小學教師的角色需求,小學教師需要溫柔、耐心、細致的性格特點,這與男生特點格格不入,因此導致了男生對小學教育專業認同分數低于女生。
(二)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與人格類型關系
研究中顯示,外顯專業認同測量中,高認同組的人格類型主要集中在ENFJ、ENFP、ESFJ、ESFP四種類型,外向(E)、情感維度(F)比較突出;在內隱聯想測驗中,表現出內隱認同的被試也傾向于外向(E)維度和情感維度(F)。外向(E)比較突出的人特點是喜歡通過談話與人溝通,善于與人交往,表達能力強,在人際關系中比較積極;情感維度(F)突出的人格特點是體貼,具有同情心,善于感受別人的心理[9],具備這兩種人格特點的人比較符合對小學教師的角色期望。低認同組人格類型主要為INTJ 、INTP、ISTJ、ISTP,在內向(I),判斷(T)兩個維度表現突出。內向(I)維度的人注意力更多指向自己的內心世界,不喜歡用語言表達意見,更愿意用書面的表達方式。判斷(T)維度突出的人比較追求客觀推理、死板,有時候表現出不近人情,具有內向(I),判斷(T)兩種人格傾向人,與小學教師職業特點不匹配,因此專業認同分數較低。因此,根據本研究得出外向和情感維度比較突出的人更適合從事小學教師職業。本研究驗證了胡志海、林良章等人的研究結果,部分人格維度是可以有效地預測大學生專業認同情況的。
(三)專業認同的外顯——內隱分離現象解釋
研究中出現了專業認同的外顯——內隱分離現象,有的學生盡管在外顯測驗中表現出了高認同,卻在內隱聯想測驗中表現出不認同,這表明有的學生在內心深處是不認同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內隱社會認知研究表明:人的內隱態度才是真實的想法,這種態度更加穩定和長久,而外顯態度則相對不穩定和容易改變。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進行訪談時發現,他們選擇小學教育專業大多是基于現實考慮的,比如說“選擇小學教育專業是因為我覺得教小學生要比教初中、高中簡單得多,不費力”“大學生當小學老師具有就業優勢”“小學教師這個職業比較穩定”等,對小學教育的外顯專業認同會隨著學生對專業的認識、現實社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要想讓學生對小學教育專業產生穩定的認同,還需要對專業認同影響因素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1] 王頂明,劉永存. 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調查[J]. 中國高教研究, 2007(8):18-22.
[2] 羅正學,苗丹民,等.人格特征對陸軍學院學員勝任特征的預測[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 (8):757-759.
[3] 胡志海,黃和林. 大學生人格與專業認同的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6(6):1498-1501.
[4] 學期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與人格類型關系[J].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5-8.
[5] 楊慧芳,趙曙明.企業管理者人格類型研究[J].心理科學,2004(4):983-985.
[6] 秦攀博.大學生專業認同特點及其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09.
[7] 蔡華儉,朱臻雯,楊治良.心理類型量表(MBTI)的修訂初步[J]. 應用心理學,2001(2):33-37.
[8] 蔡華儉. Greenwald提出的內隱聯想測驗介紹[J].心理科學進展,2003(3):339-342.
[9] 曾維希,張進輔. MBTI人格類型量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J]. 心理科學進展, 2006(2):255-260.
(責任編輯 查明華)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ity Types of th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GAN Qi-y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99, China)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the author measures their explicit and implicit identity to their major; the author also measures their personality types by using the MBTI personality sca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ity typ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undergraduat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more explicit; those who are extrovert and with emotional dimensions are more suitable for primary school, and the separ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ofessional identity occurs.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personality types;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G62
A
1674-9200(2015)02-0106-04
2014 - 09 - 02
甘啟穎,文山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