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陳毅把指揮部安置在一個紳士宅內。該紳士對日寇雖極痛恨,但對我軍也不友好,時常搞些小動作。
一日,自詡才高的紳士對陳毅說:“陳司令能指揮千軍萬馬,必定是才高八斗,我有一楹上聯,早想得能人成全下聯,不知司令可否垂教?”
顯而易見,名為 “垂教”,實為讓陳毅出丑。
“愿意恭聽。”陳毅說。
紳士即吟道:“讀紅樓,看寶、黛、釵,調情大觀園。”
陳毅看看紳士臉上的傲氣,即朗聲對答:“看西廂,有張、孫、杜,斗法普救寺。”
廂對樓,人物對人物,普救寺對大觀園,對韻工整,朗朗上口。紳士聽后大為驚訝——想不到新四軍中竟有如此學識廣博、才思敏捷的高人。內心嘆服后,他對我軍態度大為轉變。(摘自《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