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乾能
多西環素致食管潰瘍6例臨床分析
吳乾能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醫院消化科,浙江杭州310023)
目的報道分析6例由多西環素引起的食管潰瘍的臨床表現及胃鏡檢查結果。方法觀察6例因服用多西環素引起的食管潰瘍的臨床表現、胃鏡檢查結果以及對治療的反應。結果多西環素引起的食管潰瘍主要表現為燒心、吞咽時胸骨后疼痛,胃鏡表現大多為多發淺潰瘍,質子泵抑制劑和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治療后無復發。結論臨床醫生應用多西環素時應重視預防食管潰瘍的發生。
多西環素;食管潰瘍
良性食管潰瘍大部分由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由藥物引起的較為少見。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胃鏡檢查發現的由口服多西環素膠囊引起的食管潰瘍6例。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
6例患者均因痤瘡而服用多西環素膠囊,服藥時間1~4 d不等。其中,男1例,女5例,年齡17~26歲,既往均無消化道潰瘍病史。
1.2方法
6例患者于出現不適表現后2~5 d行胃鏡檢查并經病理檢查后作出相應診斷,同時行幽門螺桿菌檢測。
2.1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均表現為燒心、胸骨后疼痛,以吞咽時明顯,3例患者伴有吞咽困難,1例患者伴有黑便。
2.2胃鏡檢查
胃鏡發現6例患者食管潰瘍位于距門齒28~35 cm處,僅1例患者為單發潰瘍,見附圖A。1例為較深潰瘍并發出血,其余4例患者為多發淺潰瘍,見附圖B。
2.3病理結果
所有病例均行病理檢查,病理結果顯示為炎性滲出、壞死,符合潰瘍表現,HP檢測均陰性。

附圖胃鏡檢查下結果
2.4治療
所有患者均給予標準劑量的質子泵抑制劑聯合鋁鎂加治療,經治療2~7 d后癥狀消失,繼續服藥至4周后停藥,僅1例患者復查胃鏡提示食管黏膜恢復正常。所有患者隨訪5~20個月,無復發表現。
藥物性食管潰瘍主要表現為服用藥物后4~12 h出現吞咽疼痛、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表現如嘔血和黑便[1]。內鏡表現通常為彌漫性的淺糜爛、淺潰瘍及潰瘍[2]。本組病例持續服用多西環素1~4 d后出現胸骨后疼痛、燒心等不適表現,其中1例患者伴有黑便,胃鏡檢查發現食管潰瘍,以多發淺潰瘍為主,且均行病理檢查,符合藥物性食管潰瘍的特點。目前已知有70種以上藥物可引起藥物性食管損傷,且老年人更容易發生[3]。但本研究6例患者均為年輕患者,以女性居多,既往體質健康,因痤瘡服用多西環素后出現胸骨后疼痛而發現食管潰瘍,這可能與本院周邊年輕居民較多,且女性應用多西環素的比例較高有關。
收稿日期:2015-05-17
多西環素是四環素類抗生素,目前廣泛應用于痤瘡、盆腔炎等疾病治療。據文獻報道,有近50%的藥物性食管潰瘍由多西環素引起[4]。多西環素通過本身的酸性結構直接腐蝕破壞食管黏膜,同時多西環素可在上皮細胞內積聚,抑制細胞內蛋白的合成。所以當藥物在食管內停留過久就可能會引起食管黏膜損傷。除了藥物本身的因素外,多西環素引起的食管潰瘍可能與患者的服藥方式有關,如服藥時飲水過少和睡前服藥等。
藥物性食管潰瘍的治療藥物主要為質子泵抑制劑和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前者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胃酸反流對食管黏膜的進一步損傷,后者保護食管黏膜,促進潰瘍愈合,一般治療時間為4周左右。雖然藥物性食管潰瘍較為少見,但筆者認為應該重視藥物性食管潰瘍的發生,應用四環素類藥物或其他可能引起食管潰瘍的藥物時應囑咐患者多飲水,服藥后不宜立即平臥,有胸痛等不適表現時及時就診。
[1]厲有名.食管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14-115
[2]霍繼榮,吳小平,劉德良,等.藥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損害[J].中國內鏡雜志,2002,8(7):37-38.
[3]王澤軍,虞朝輝,厲有名.藥物性食管炎17例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5,22(4):275-277.
[4]DAG MS,?ZTüRK ZA,AKIN I,et al.Drug-induced esophageal ulcers:case series and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Turk J Gastroenterol,2014,25(2):180-184.
(曾文軍編輯)
R571
B
1007-1989(2015)11-1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