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軍,孫傳浩,甄晶瑩
(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新常態下大學生陶瓷創業問題及對策研究
艾 軍,孫傳浩,甄晶瑩
(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403)
“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是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的主要特征,大學生陶瓷創業也置身于經濟社會轉型的新常態下。本文就新常態經濟社會背景下,大學生陶瓷創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大學生創業;陶瓷;新常態
DOI:10.13957/j.cnki.tcxb.2015.02.017
大學生創業作為“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鼓勵大學生創業也成為“新常態”的一部分[1]。鼓勵大學生創業并不是教育界的新思路。1999 年通過的《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里就明確寫道:“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進入21世紀全民創業被社會所接受,大學生創業也逐漸被接受并認同。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和高校也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法規、規定,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創業。
2014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關于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提出大學生創業“要合理運用政府公共資源,激發大學生創新活力,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通過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旨在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完善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制度和服務體系,擴大和提高大學生創業的規模、比例,力爭實現2014—2017年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教育部《關于做好 2015 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也表示將鼓勵扶持大學生開設網店等多種創業形態,建立健全創業成果和學分轉化教學管理制度,實行彈性學制,支持大學生休學創業[2]。一系列政策的發布實施,為大學生在新常態下創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中國是陶瓷古國,擁有燦爛的陶瓷文化?!癈hina is China”,“瓷都”景德鎮具有千余年的制瓷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完備的產業體系,使景德鎮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陶瓷創作和創業的聚集地。正所謂“一個行業養活了一個城市”,大學生陶瓷創業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創業的行業區域特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景德鎮陶瓷創業的大學生已經達到5000多人,現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景漂”!“景漂”族充分依靠景德鎮行業特色優勢,汲取陶瓷文化營養,學習完整的制瓷工藝,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不斷創新陶瓷創意作品,極大地推動了景德鎮的文化創意產業和旅游業健康發展。
大學生創業團隊一般由2-4 人組成,有在校學生,也有已經畢業的學生,甚至還有許多其他學校學生來景德鎮做陶瓷。大學生團隊剛興起時,主要銷售渠道就是景德鎮樂天陶社每周六在雕塑瓷廠里舉辦的創意市集。經過幾年的發展,周六的創意集市已經不足以滿足日益壯大的大學生團隊了,一些人開始想著自己開店,網店或者實體店[3]。
但不可否認的是,因客觀外部環境因素以及創業能力、社會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陶瓷創業者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4]。
(一) 創業幫扶措施的實施滯后
盡管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促進大學生創業,但詳細的實施細則不明確。政策實施部門普遍持觀望態度,都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導致幫扶政策實施滯后。比如說“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彈性學制可以放寬至幾年?是不是在“本科學習年限不超過6年”這個框架內?政策里面沒有明確,各高校也很難在短時間出臺實施細則。
(二) 創業幫扶政策門檻過高
大學生創業可以享受免費注冊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減免部分行政事業收費和營業稅等這些優惠政策,但“小額擔保貸款”卻將大部分創業的大學生無情的擋在門外!“擔?!笔琴J款的剛性要求。在校大學生或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根本無從找到人或物“擔?!?,“貸款”這一優惠政策無法惠及創業大學生。
(三) 資金緊缺,管理匱乏
啟動資金充足、周轉資金靈活是保障大學生陶瓷創業成功的關鍵,“窮學生”們最欠缺的也是資金,“小額擔保貸款”的復雜性和低成功率讓創業大學生望而卻步。其次,大學生們在校期間除專業知識外,管理、營銷等社會工作經驗都十分匱乏,殊不知產品營銷、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等也是創業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智力因素。
(四)陶瓷創業空間不足
目前,景德鎮大學生陶瓷創業的銷售地只有雕塑瓷廠和陶藝一條街,工作室主要集中在化工廠、老廠、湖田以及政府部門建設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但這些地方或是已經飽和,或是地理位置不佳,或是受當前體制的束縛,嚴重制約了大學生陶瓷創業的發展。
畢業生創業已越來越被社會各界及當代大學生所認可,畢業生創業為社會發展帶來的推動效益也已逐步展現,但是由于我國畢業生創業起步較晚,在項目發展、保障措施、社會互動方面還存在不少欠缺。在新常態下,大學生陶瓷創業需要整個社會進一步包容,需要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需要地方部門和高校及時調整工作方式,讓陶瓷創業的大學生更大程度地享受到改革紅利。
(一) 大學生陶瓷創業需要各級政府、高校和社會的全方位扶持
社會的支持和包容讓大學生陶瓷創業者不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政府發布的扶持政策也讓大學生陶瓷創業者享有頂層設計的制度保障。相關職能部門和高校要加快轉變職能,大膽嘗試,及時制定并積極落實扶持措施,同時,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適當降低政策門檻,有效地保護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在擴大資金支持、強化激勵機制等方面積極作為,用更加包容的姿態、更加廣闊的胸懷,真正讓創業的大學生享受到創業扶持政策的紅利。
(二) 高校需注重創業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大部分高校已開設創業類指導課程,也將其納入了必修課的考核范圍。但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廣大創業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對創業教育概念不清、認識不足,創業教育課程數量龐大,質量卻不高。所以,高校要進一步重視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加強創業師資力量建設,邀請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典范走進校園,強化宣傳,徹底轉變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這一畸形認識,著力打造全方面、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比如,景德鎮陶瓷學院在2012年啟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申報工作,旨在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經過三年時間的發展和培育,學生參與項目的熱情高漲,立項成功率高,尤其是2014年,在國家大力倡導、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新背景下,學生申報項目的立項數量再創新高。(見圖1)
針對行業區域特色明顯的大學生陶瓷創業者的教育,特別要因地制宜,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要讓大學生走出去,到陶瓷企業中參觀學習,了解陶瓷創業的發展潛力,熟悉陶瓷創業的環境,對陶瓷創業有清醒的認識。
(三)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陶瓷創業平臺

圖1 Fig.1
1. 在校園內建設大學生陶瓷創業平臺
高校可以整合校內資源,由畢業生就業部門和校團委牽頭,聯合教務、設備采購、財務、后勤基建等部門,充分利用現有教學實踐場地,改造或建設創業銷售場所,讓大學生在校園內開展創業活動,既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還積累了創業經驗,合理規避了創業失敗的風險,有效提高了大學生的創業信譽度和成功率,為大學生走出校門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高校與陶瓷企業合作搭建大學生陶瓷創業園
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是衡量高校辦學質量的重要尺度。高校在做大做強”產學研”的基礎上,要不遺余力地鼓勵并支持大學生創業,加強與陶瓷企業的合作,搭建更多的大學生創業平臺,多方面籌措資金,免費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設備,減輕大學生創業的經濟負擔。陶瓷企業擁有完備且比較成熟的陶瓷設計、陶瓷生產和陶瓷銷售體系,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充足的陶瓷創業場地,指導并幫助陶瓷設計和生產,開放陶瓷銷售渠道,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從生產到銷售一條龍的協助服務;反過來,大學生也會向外界積極宣傳陶瓷企業的幫扶措施,為企業贏得良好的口碑。實現了大學生、陶瓷企業、高校三贏的局面。比如,由景德鎮陶瓷學院與景德鎮東璟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東璟)共建的”景德鎮陶瓷學院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已采用這種合作模式,目前已有陶瓷創業的大學生簽署了進園協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表示,中國經濟穩增長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就業。而大學生無疑是保障就業形勢穩定的一支生力軍。在新常態下,全社會應進一步創造條件,以創業幫扶和服務為基點,以創業教育為支撐,成功打造出具有市場競爭活力的綜合性的大學生陶瓷創業孵化平臺,真正做到創新促進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社會格局。
[1] 高文兵. 靈活就業:市場新常態下大學生創業新解讀[J] .中國高等教育, 2014, 23: 18-19.
[2] 劉波. 鼓勵大學生創業也是“新常態”的一部分[N].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4-12-12.
[3] 段佳莉.大學生團隊在創意陶瓷市場的創業現狀調查[D]. 景德鎮: 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
[4] 艾軍,陳寶琦. 景德鎮大學生陶瓷創意創業主要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80-82.
[5]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關于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2014.5
[6] 劉立立,趙慧君, 李妍. 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0, 11:25-27
Problems with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s under the New Normal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AI Jun, SUN Chuanhao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An economy under a new normal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medium-to-high growth rate, optimal structure, new impetus and multiple challenge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s should be aligned with this new normal.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that students face when they're trying to carry out their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s in the context of a transforming economy under the new normal and puts forth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ceramics; new normal
date: 2014-11-19. Revised date: 2014-12-27.
TQ174.75
A
1000-2278(2015)02-0200-03
2014-11-19。
2014-12-27。
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編號:201410408018)。
通信聯系人:艾軍(1982-),男,講師。
Correspondent author:AI Jun(1982-), male, Lecturer.
E-mail:220288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