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體育教學是基礎體育教學之一,是連接小學體育和大學體育乃至終身體育的一個關鍵所在。中學體育教育,包括了素質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儲備、智能開發、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身體健康諸多人類基本素質的培養。中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可以充分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了學生這些方面的發展。但是,我國中學體育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場地狀況、師資建設諸方面均存在不足,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需要。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71-01
中學體育教學是基礎體育教學之一,是連接小學體育和大學體育乃至終身體育的一個關鍵所在。中學體育教育,包括了素質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儲備、智能開發、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身體健康諸多人類基本素質的培養。中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可以充分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了學生這些方面的發展,但是,我國中學體育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場地狀況、師資建設諸方面均存在不足,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需要。本文就中學體育教學現狀以及改革措施做出了簡要的闡述。
一、中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一)教材陳舊,重復過多,少運動樂趣,脫離學生實際。
我國中學體育教學傳統體育教學體系,仍未擺脫傳統教學理念束,教師依托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課堂結構單一:基本上是就是“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幾乎沒有室內體育場所。其內容基本是走、跑、跳、投等一些競技體育項目構成,各項動作技術難度大,專項素質要求高,重復過多,小學生學的東西初中還學,高中學習的大學還要學。脫離中學學生實際,難以滿足學生對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實用性的需求。學生上課,除了能夠暫時逃避其他學科的壓力,起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壓抑了學生對運動的欲求,對運動樂趣的體驗。
(二)社會原因。
長期以來,社會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學校升學率的高低成為衡量學校教學質量好壞的唯一標準,因此造成了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學生本人都只對文化課成績重視,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輕視或忽視體育也就成了自然。
(三)學校原因。
由于受到重視文化成績而輕視學生其他能力發展的社會大環境影響,體育教學在學校教學中可有可無也就不足為奇了。在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進入高中學校前,小學、初中階段沒有接受過較為正規的學校體育教學的學生占有一定比例(普遍存在于鄉村學校);還有很大部分的學生雖然在中小學階段有體育課,但也是形同虛設,沒有固定的體育課時安排,沒有正規的體育教師,缺乏必要的體育場所和體育器材,體育課可以隨意停課或被其他課程所代替,即便是開設了體育課也沒有按要求進行系統教學,以學生自由活動形式進行的居多;此外,大量課外作業所需的時間也占據了本應屬于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
二、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思路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發展適應新形勢的體育教學。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體育在中小學的重要作用,加強領導,健全中小學系統的體育教學、科研、競賽體系,加大投資力度,改善教學環境。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業務培訓,以適應新世紀體育教學的需要。
(二)改革課程體系和脫離學生實際的教材內容。
中學生是一個比較好動的群體,對于體育活動的需求較為強烈,興趣較大,大多數學生渴求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識和方法,培養一兩門體育愛好和專長,以備考上大學乃至走上社會之用。然而,每周兩節體育課很難滿足學生的需要,在保留原有體育課大的基礎上,增設體育選修課或體育專項活動課。學生們對各項運動非常癡迷,熱愛有加,業余時間幾乎都用在各項活動中,他們旺盛的精力得到宣泄,運動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學生還可以通過體育課學習各項基本技術,而在活動課中利用充足得時間,系統地專門學習某一項運動技術、技能、技巧,增強其熟練性。有利于學習產生良好地自我鍛煉意識和習慣。對參與其它體育項目地學習產生積極影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為各項運動競賽儲備人才。
(三)切實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要有高尚的師德風范: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作為一名體育老師,要取得事業成功,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熱愛學生,以身作則,以身立教。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有效地去開啟學生地心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兼融其他學識和技能,這樣教學時才能融會貫通,游刃有余。
(四)要有較強地教育、教學能力,課外體育活動地組織和訓練能力及創新能力和廣泛地社會交往能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較好地體質狀況。這樣,才能適應新世紀地體育教學。
(五)體育教學改革措施的進一步完善。
體育教學改革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體育課和其他課程一樣,要靠我們在實踐中慢慢的摸索。可喜的是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大部分學生已經在這樣的新的教學中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身心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對學習成績的提高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也充分說明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肯定。至于在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一定會逐步得到解決,以使新的體育教學發揮出更大作用,培養出品學兼優、身體健康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