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正在改變著傳統可課堂教學理念及方式,如何理解翻轉課堂并使之有效運用于教育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需要理解并思考相關的教學要素,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086-01
當互聯網的應用深入到生活的任何角落之后,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用科技的力量去釋放教育的光芒,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夢想。但當移動互聯時代真的到來時,對教育所產生的沖擊值得深思, “翻轉課堂”的出現及其受歡迎程度,不得不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
一、翻轉課堂的產生
“翻轉課堂”最早的探索者應該是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汗,在為侄女和侄兒輔導數學功課的過程中,制作了很多短小精煉的視頻,并將他上傳到網上。2006年11月,他制作的第一個教學視頻傳到了YouTube網站上,并很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后來,薩爾曼·汗將這個副業逐漸變成了自己的主業,目前已經在網站上放置了2300多段免費視頻課程、有5400萬學生通過網絡參與他的課程學習。如果說薩爾曼·汗主要還是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的話,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則進行了顛覆傳統課堂的嘗試。從2007年春開始,他們把結合實時講解和PPT演示的視頻上傳到網絡,讓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把課堂的時間節省出來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和作業的輔導。自此,開創了學校課堂教學翻轉的歷史。
二、翻轉課堂的核心
“翻轉課堂”譯于英語“FlippedClass Model”,核心要義在于“翻轉”。翻轉了什么呢?翻轉了課堂之內與課堂之外的行為,課堂之內不再講“知識”,課堂之外不再做“作業”,而是倒了過來,意即“翻轉”。關于課程的“知識”由學生們在課外獨立完成。課堂之上,老師組織學生們共同完成“作業”。“翻轉課堂”不是“教學視頻”,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讓學生在課下自學并思考提出問題,把課堂時間留給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團隊反思,解決實際問題。
三、翻轉課堂的思考
翻轉課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論,而是重在轉變新形勢下的教師觀、學生觀、課堂觀。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通過精心安排教學環境和妥善安排教學環節,使教育在技術的支持下變得更加人性化。采用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學習者的溝通、協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一些典型的工廠式教育正在逐漸地被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充滿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轉課堂就是實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實踐形式。
(一)對教師而言,在翻轉課堂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學生接觸,促進建立更加親密的師生關系。教師的角色轉換為“指導者”,只是在學習者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更容易實現分層次的教學,對于基礎不同的學習者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不同層次的學習者共同發展的目標。但不可否認,在此種模式中,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設計課堂,而且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
翻轉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課堂,教師準備什么就講什么,而在翻轉課堂之中,教師真正暴露在學生的“思想”海洋中,你必須做好準備,因為你將面對的不再是教材中的“知識”,而是突發奇想的“腦袋”。
(二)對學生而言,學生是否具備自我管理及自我學習的能力。這是最令人傷心的話題,但又必須面對:我們的大部分學生缺少基本的學習熱情!當學習的主體缺乏基本的學習熱情時,所有的教學手段似乎起不到一點兒作用。面對翻轉課堂,或許我們擔心最多的是學生課前會主動地去學知識、看視頻嗎?如果課前缺少基本的“學習”準備,那翻轉而來的課堂又有什么意義呢?教育改革中,與教師做出努力改變的同時,學生也必須做出改變,否則,教育改革便無立足之基?!吧系壑痪饶切┠軌蜃跃鹊娜恕?,但愿這不是一句套話,但愿我們的學生同樣去深深地思考。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這種教學模式。通過實驗觀察,這種模式更適合于積極性高,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者。通過國外相關案例的分析,學習者一般是在家觀看視頻完成課前的學習。因為現實的情況,本次實驗將課前學習的部分放在了課堂上,學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但即使是這樣,在實驗過程中仍有學生會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如果學習者是在家觀看視頻,那么是否能夠進行深入的自學?如果在知識的傳授階段出現了問題,學習者又如何能充分地利用課堂上的時間?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這種學習方式,因為在傳統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仍然要面對的是,學習者在家或者課余時間完成作業時自控力不強的情況。既然如此,我們可以通過加強監督力度,利用相關技術跟蹤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如可汗學院開發的軟件可以統計學生觀看了哪些視頻,觀看的次數,做了哪些練習題以及關注了哪些內容等。同時,在實驗中發現,這種模式并不適合急功近利的學習者。雖然留給學習者足夠的預習時間,但還是會有部分學生匆匆忙忙看完視頻,然后表示已經完成了相關任務。如何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引導,最后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文化,真正地讓學生投入進去,而不僅僅是應付了事。
(三)對實踐實訓而言,需要更上一層樓。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中,實驗實訓是被提及最多的詞匯之一。但“翻轉課堂”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實驗實訓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其核心在于如何讓知識、技能“內化”到學生的思想與行動中。這種內化過程的一個重要評估指標便是學生在交互學習時要“有創見”,而非僅僅是“做得到”。行動之前的“思考”與行動之后的“總結”是實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現學生間的團隊學習至關重要,值得我們高度重視?;蛟S我們對完成實訓任務或“做得到”過于重視,其實,從教育過程來講,反思與總結更具價值。翻轉課堂把傳統“家族作業”部分的工作翻轉到課堂中來,其最大的價值便是改變了傳統“獨立”完成作業到“共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從學習角度看,實訓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分享”比“行動”更重要。學生們不僅要做到,更要對如何“做到”有所“創見”。
這種學生思想上的創見會改變我們的教學,會讓老師更“緊張”,因為學習的“知識與內容”不再處于老師單獨的掌控之下。老師那種因對教學知識內容了如指掌而不用再長時間“備課”的狀態必將作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