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現(xiàn)身說法、以身示范,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師德,在師德中體現(xiàn)自我價值,實現(xiàn)良好的教育目的。鄧小平同志說:“一個學校能否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 [1]”教育的目標是“德才并重,以德為主”。要依靠自己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去影響每一位學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63-01
千百年來,道德形象一直是老師的基本形象。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道德在教育中的力量和作用。老師的言傳身教,雕刻著孩子們的心靈,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
師德的最基本體現(xiàn)是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教師的工作責任重大而又極其艱辛。之所以說責任重大,是由于教師肩負著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責任。抽象地說,社會的未來掌握在教師的手中,之所以說艱辛,是由于教師工作條件艱苦,特別是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教師的社會地位、物質(zhì)待遇較低,甚至處于相對清貧的地位。在此情況下,教師應當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無私奉獻,否則,如果以待遇對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識傳授、教書育人中,難當社會重任。
師德最外在的體現(xiàn)是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為來教育學生,這就是為人師表。為人師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強調(diào)教師要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自己應當精通;要求學生崇尚的行為,自己應當行之;要求學生反對的行為,自己應當堅決杜絕。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 [2]。否則,“雖令不從”。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從自身做起,真正為學生樹立一個模范的榜樣,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時代要求的教育不僅僅需要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做一個“好人”,還需要我們引領學生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的賢能之人。師德修養(yǎng)不斷鍛造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工作,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要通過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教師不僅要向?qū)W生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所以在教學和生活中,要特別強調(diào)教師不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還要做到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只有這樣才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在一篇文章中,我看到這樣一件事:一節(jié)自習課上,一名教師因輔導學生練習,托堂幾分鐘。這時,外面下起了雨,某學生在講臺上放了一張條:“你耽誤了我們放學的時間”。教師見后,并無不滿,而是公開向?qū)W生道歉,并把自己的傘、雨衣送給同學們。教師的素質(zhì)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點滴上,如那位教師沒有愛護學生之心,恐怕很難讓學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對以后的上課狀態(tài)、心理反應和師生溝通都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愛學生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師德,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積極性的總和。這種愛是一種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無私的、廣泛的愛,神圣的愛。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師不僅要愛“金鳳凰”、“金龜子”,更要愛“笨小鳥”、“丑小鴨”,唯有用愛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給予學生愛,讓學生感受到愛、體會到被愛之樂,學生才會學著去愛別人。
一個心中裝有學生、隨時急學生之所急的老師,一定會讓學生倍加感激而銘記在心;一個始終關愛學生、隨時隨處對學生問寒問暖的老師,他必定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且讓學生無法忘懷的好老師。愛生如愛子”是師德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
愛學生就要嚴格要求學生。教師的嚴是有尺度的嚴,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嚴,是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嚴,而決不是隨心所欲的嚴,更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面對學生取得的成績,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給予充分肯定和激勵的同時,總是適時適當?shù)赜枰陨埔獾奶嵝?,使學生勝不驕;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有愛心的教師總是嚴肅地指出,認真地分析,耐心地幫助,真誠地激勵,使學生敗不餒。嚴以愛為基礎,愛以嚴為前提,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只要出于真誠,嚴愛結合,愛而不放縱,嚴而不苛刻,學生必將隨時品嘗到教師愛的甘露。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教師對學生有管理教育的權利,但在人格上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時時處處總是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出“凜然不可侵犯”的派頭。下課時,面對學生的問候,不應是禮節(jié)性的點點頭,而要充滿真誠感激之情地由衷回應;氣候突變,當我們感受寒冷或炎熱時,教師應能夠關切地提醒學生加減衣服;在課余時間,教師要能融入學生群體,與學生促膝談心。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用自己真實的、完整的人格去面對學生,與學生真誠地交往,才能贏得學生的敬愛。
愛學生就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學生是有差異的,但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都有巨大的潛能待開發(fā)。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觀察學生、研究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突顯,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fā),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句良言,能讓學生受用終生;教師稍不留神一句“惡語”,能深深刺傷學生的自尊,甚至會毀掉學生的一輩子。因此,教師應多給予他們一些肯定、多給予他們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足學生的學習斗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愛是教育的橋梁,愛是教育的鑰匙,愛是拂拭師德這面鏡子的柔柔絲絹。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教師只有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當我們感悟到了這一層,師德這面鏡子也就擦亮了,當我們把師德這面鏡子拂拭潔凈時,我們才能問心無愧,真心一笑。
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yè)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每位教師都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不圖名利,在崗位上發(fā)出光和熱。教師熱愛學生?!坝腥苏f:“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由此看來,“德”是賦予人靈魂的基石。道德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