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閱讀部分也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而且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灰色地帶,很容易被忽視。但是,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吸收更多有營養的知識,通過閱讀,也能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增加獲取知識的途徑,閱讀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一種方式,與其他的學習板塊一樣同等重要。所以說,加強閱讀教學,給予閱讀教學足夠的重視,對于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成績是很有幫助的。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95-01
引言
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情操。閱讀帶來的意義不只是獲取知識,而且還能夠提高一個人的自身素養。在今天,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下,競爭也越來越強烈,這也就需要培養一些獲取、匯集信息能力較強的人才,便于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其中通過閱讀則能夠使得學生吸收一些好的營養,通過閱讀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構建真實的教學環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說一個環境對人產生的影響是重大的,閱讀教學也一樣,要想讓閱讀教學收到較好的效果,其中,重點就在于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的課堂環境。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當中,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很好關注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與思維發展的能力。而且,教學中,教師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到知識,基于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閱讀氛圍,鼓勵學生主動去閱讀、去學習,在閱讀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再主動借助多種途徑尋找相關的答案,接著再相互交流、溝通,逐漸構建一個較為真實有效的閱讀環境,對于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都是很有幫助的。
例如,在探究《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文章時,很多學生通過學習都會知識蒲公英主要是利用風等形式把種子傳播到各處進行傳宗接代的。但是,很多學生則有自己的疑問,蒲公英是怎樣利用風進行傳宗接代的呢?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然后再帶學生們到大自然中去看看真實的蒲公英,待觀察后,再講解這個問題。通過實際觀察,學生們也會明白蒲公英借助自身種子較輕,成熟后自己會有一個“保護傘”,這個時候種子則會隨風傳播傳宗接代了。
二、解讀文本,創造學習的樂趣
新課改也強調語文教學時要以學生作為主體,把知識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的教學理念也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其中,學生主體性的確立則離不開自主選擇。在小學語文新教材當中也有很多課文都編入“你喜歡讀哪幾句“等的類似的練習題,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與興趣愛好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進行自主探究。
比如說,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去閱讀,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在反復吟讀中提高自己的語感,讀出韻昧。接著,可以問問學生說出為什么喜歡這段話,多為學生創設一些自由發展的空間,由于都是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知識,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總是興致盎然的。而且還說得頭頭是道,課堂的氣氛也是很熱烈的。這樣的教學既能夠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性,又給他們提供了自由廣闊的空間,而且效果也是不錯的。
三、要從情感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名高素養的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文學水平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都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榜樣的力量則是無窮的,教師對學生的作用則能夠從深層的內心產生震撼,學生在教師人格魅力的感染下也會發出一種強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內驅力。其中,教師有感情的范讀則能夠感染學生。在閱讀中,教師自己先進入到角色、動了感情,學生也能夠領會到“文美”,而且在教師的感染下,也會很快把學生引入意境當中,激發他們閱讀文章的興趣。比如說一些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教師可以先通過正確、流利且有感情的范讀,把文字里無法表達的內在情感通過語調的輕重緩急充分地傳達給學生們,或者是把學生的注意力也吸引到優美的語境當中,使得學生對語言也都能夠有所頓悟,給學生以整體上的感知,學生們也會在教師的感染下去用心感受美,感受美帶來的享受、智慧的啟迪以及情感的熏陶等等。
例如,在探究《花潮》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品讀文章中“有風,花在動,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這一句話的時候,筆者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深情朗讀(讓學生學生閉眼傾聽),學生也會在教師有感情的朗讀聲中領悟“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的精妙之處了。
四、此外,在訓練時,要突出一個“讀”字,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重要側重教師的精講,其實,這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也是和課程標準背道而馳的。新課改則強調“少講多讀,讀中品悟,不要讓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朗讀”,這一理念的提出則是科學的,同時也是順應學生心理需求的,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是有益的。課堂傳授知識的主要對象是學生,是一個個具有鮮明特點的學生,但是每一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認識都是不同的,對人物的評價與情感的認識也是迥異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閱讀訓練當中需要強調一個“讀”字,讓學生在讀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與水平。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整個語文教學工作當中的一個重要任務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新課改理念倡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既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逐漸樹立新的教學觀念,也需要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自主去閱讀,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生活實踐當中,使之和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促使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自身的文學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在閱讀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積極地響應素質教育倡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