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功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這個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美的眼睛,”或許這句話貼切地刻畫了我們對數學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從身邊的小小的郵票開始了解數學吧,方寸之間,還有數學大乾坤呢。
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瑞士數學家、物理學家,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幾乎在所有的數學領域,都留下過他的足跡,如歐拉公式、歐拉常數、歐拉線等,
我們紀念的不僅僅是他的成就,歐拉一生遭遇了許多不幸,第一次災難降臨時他才28歲,歐拉夜以繼日地工作,導致失去了右眼的視力,歐拉共有13個子女,其中8個孩子先后夭折,晚年的一場大火幾乎奪走了他的生命和手稿,沉重的打擊沒有使歐拉倒下,他發誓要把失掉的手稿奪回來,歐拉以驚人的毅力與黑暗搏斗,憑著記憶和心算研究,終于取得輝煌的成就,有著“法蘭西的牛頓”之譽的拉普拉斯贊嘆道:“學習歐拉吧,他是我們所有人的老師。”
1971年5月15日,尼加拉瓜發行了十張一套題為“改變世界面貌的十個數學公式”郵票,由一些著名數學家和集郵愛好者共同選出十個對世界發展極有影響的公式來表彰,這套郵票不僅記錄了數學的發展歷史,也給出了數學發展的明天,
第一枚郵票是以“1+1=2”和手指計數為背景,這是人類一開始對數量認識的基礎公式,人類的祖先就是以這一公式開始堆石子,數貝殼、樹枝、竹片,而后刻痕計數,結繩計數等,直至再后來創造文字、數字及計數用具如算盤、籌算、計算器等,一切都是從手指計數基本法則開始,因為人有十個手指,計算時以手指輔助,正是這一事實自然地孕育了我們現在熟知的十進制系統,記數法與十進制的誕生是文明史上的一次飛躍,其實,“1+1=2”或許是我們對于數學的最樸素也是最有典型性的認識。
現在,數學郵票的發行,不再局限于紀念數學的發展和數學的歷史,同時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令人關注的國際數學家大會,被譽為數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主辦國一般會發行紀念郵票,這已經成為一種慣例,第二十四屆國際數學家大會2002年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中國郵政發行了一枚郵資明信片,郵資圖是這次大會的會標,它是中國古代證明勾股定理的趙爽弦圖,代表了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和數學傳統。
小小的郵票不僅記錄了數學的發展,同時也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數學本來就不枯燥乏味,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交流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郵票好像已經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遍布全球的數學愛好者和集郵愛好者清晰地告訴我們,郵票將永遠有其自身的魅力并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