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宇(大慶市力神泵業有限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311)
淺議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因素以及提高措施
劉 宇
(大慶市力神泵業有限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311)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進程,人們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機械加工中的精度要求更加嚴格。機械加工過程中精度的高低,是受機器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誤差影響。雖然機械加工誤差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但是要保證工件的質量,就要提高機械的加工精度。分析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因素,提出相應的有效解決措施,以有利于解決相應的問題,提高機械的使用效率。
機械加工;精度;誤差;因素;措施
機械加工是指機械通過設計者所提供的參數,按照圖紙加工零件。加工精度則是要求零件加工后所得的尺寸、形狀、位置等參數與要求參數之間的誤差達到最小值。誤差數值是來評價零件質量加工精度的標準,而技術方法、機械加工生產條件、加工機械性能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可能導致機械加工完成的零件的實際數值與圖紙所提供的參數值有所出入。本文將通過分析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機械加工精度相應的對策。
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是,零件是由理想幾何數據設計,通過機械進行加工,經過機械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幾何形狀精度以及相互位置精度等方面,都能達到與理想幾何參數幾乎相同的程度。機械加工的零件誤差范圍在標準數據范圍內就可以,而想提高機械加工的精度,就要從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上分析,總體概況為原始誤差與其他因素的誤差。
1.1 原始誤差
(1)刀具、夾具的誤差以及受力變形產生的誤差。刀具在給零件加工的過程中,由于在使用的時候產生磨損,對零件切削時會產生材料形狀的變化,尺寸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為夾具決定刀具和機床兩者間的位置,所以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是由夾具的準確性所影響的。在機械使用中機械磨損所造成的誤差,影響著機械加工精度。這種情況屬于原始誤差。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會出現工件變形的狀況,主要是因為工件剛度相對刀具和夾具以及機床等的剛度低。在生產中,夾具力的方向和施力點的選擇出現錯誤,并且,外圓車刀的變形較為微小,而若內孔鏜直徑過小,則刀桿剛度也會偏差。直接可能導致加工精度的誤差的產生。
(2)測量誤差。在加工另加測量的時候,也會產生誤差,主觀和客觀上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測量方法、所用的量具精度、工件等影響測量精度。從而導致工件的精度有誤差。
(3)調整誤差。調整誤差是在繁雜過程中進行適時調整所產生的,在生產工藝系統中,盡管極力減少機械加工中所產生的誤差,但是無法避免機械加工中的動態因素。調整過程中,也無法確保數據的據對準確性。所以調整誤差可以說是機械加工中決定著精度的最大影響因素。
(4)受熱變形產生的誤差。零件在受刀具、機床、工件等等機械的影響,在工藝系統運轉過程中產生的溫度逐步升高,受熱所引起的誤差是所有誤差原因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由于受熱量的傳入的影響,加上零件在加工過程中自身所產生的熱量,造成的零件受熱變形所引起的誤差。
1.2 其他誤差
(1)導軌誤差與傳動鏈誤差。機械加工中導軌誤差的存在雖說不常見,但是也是降低機械加工精度的原因之一。導軌的安裝質量直接決定著機床部件相對位置關系。通常情況下,如果導軌磨損程度不均勻,也會造成機床部件位置關系無法以導軌為基準,因此導軌誤差可能會影響機床運動。而傳動鏈所產生的誤差是各個構成部分的制造和裝配的誤差引起的,因為其主要是依靠末端元件的轉角誤差來衡量,致使機械加工精細度受影響。
(2)主軸回轉誤差。機械的主軸與分段軸之間存在的誤差,也是對機械工件精度影響的原因。每個主軸在生產過程中,同樣也會存在生產造成的誤差,這就會對軸承度,主軸撓度等有所影響。
(3)定位誤差。工件進行加工的時候根據不同因素來確定加工定位基準,調整法加工中所存在的基準不重合誤差,基準不重合是由于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參數部重合決定的,定位副制造不準確誤差和基準不重合產生了定位誤差。
根據在機械加工精度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實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進而得出符合實際機械加工的方法,能更有效的提高機械產品的精度質量,滿足在實際應用中的需要。根據機械加工精度中所出現主要影響因素,提出以下改進對策。
2.1 提高設備精度,減小原始誤差
工作人員要對機械加工常見的影響精度加工的因素應予以重視。機械加工中要提高機械加工設備的精度,減小機械精度加工過程中的原始誤差。首先,機床精度是機械加工中需要保證的基礎,同時要增強量具精度和夾具精度。嚴格控制零部件剛度低,而導致因受力變形產生的誤差、受熱變形產生的誤差、測量導致的誤差等。其次,準備工作要做好。采取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對常見誤差進行周密的記錄,并通過實際情況的分析,總結不足和經驗,在操作之前全面排查影響精細度的情況。最后在機械加工的時候,為達到預定的精準度,隨時觀察機械操作中的細節,出現問題及時解決,提高機械加工的零部件高精度生產的效率。
2.2 提高人為操作質量,減少其他誤差
(1)導軌和傳動鏈安裝過程中,所出現的誤差,是可以避免的。這就需要提升員工專業操作技術,對生產中所產生的可避免性的因素能夠及時解決,導軌及時維修或更換。如果導軌磨損程度不均,或者末端元件轉角誤差大,這些因素可能導致零部件精細加工過程中機械精度低,需要工作人員在操作之前及時檢查,否則將有可能影響機械加工精細度。
(2)加工機械設備的主軸與分段軸之間的軸承度要嚴格計算,分析其中數據差。在主軸與分段軸之間所產生的主軸撓度和軸承度問題發生之前,對加工機械設備數據重新進行設置,減少軸承在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影響,減少機械加工過程中精度誤差的發生。
(3)機械根據加工的零部件尺寸、形狀、材質等因素確定加工定位基準的時候,操作人員要嚴格設計基準參數,減少定位誤差。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機械加工在生產過程中,對于精度的要求逐漸提高。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充分的了解機械加工過程中影響精度的因素,并科學性地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減少機械加工部件的誤差,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1]楊曉琪.論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提高措施[J].科技視界,2013(30).
[2]沈麗.機械加工精度的影響因素及提高對策[J].山東工業技術,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