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育玉(三門峽市環境保護局,河南 三門峽 472000)
氣候友好型環境影響評價策略分析
孫育玉
(三門峽市環境保護局,河南 三門峽 472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氣候友好型環境影響評價對溫室氣體的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文以技術角度對氣候友好型環境影響評價整體思路的介紹,闡述了氣候友好型環境影響評價指標與基準的確定方法,旨在為評價技術規范做好技術準備,為我國能夠更好的適應氣候變換提供技術支持。
氣候變化;環境影響評價;溫室氣體;技術方法
氣候變化不僅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而且會牽涉到政治經濟問題,對人類的社會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溫室氣體類物質。在日常生活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并不能定義為污染物質,許多人為活動或者工業活動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這些氣體經過長時間的排放日益積累對氣候環境造成影響。因此,采用環境影響評價體制對溫室氣體進行相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對我國現代化發展有很現實的意義,環境影響評價的開展勢在必行。
氣候友好型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指的就是溫室氣體的環境影響評價,在其開展評價工作時,要遵循一定的評價思路,并且在評價過程中有很多的難點,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評價指標的確定,另一方面是對評價標準的確定。這兩方面的難點構成了整個環境評價思路。除此之外,還要對估算、識別溫室氣體排放源頭以及對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分析探討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并且要有全方位的技術作為支撐。
1.1 以溫室氣體環境影響特征為基礎,探索評價思路
溫室氣體和常規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空氣污染物不同,與具有重金屬特征的環境空氣污染物也不同,比如:其與SO2以及POPS、VOCS都不相同。溫室氣體評價應將對排放量的預測工作作為重點。
1.2 氣候友好型環境影響評價的開展層面
現階段,我國對環境影響評價因素的工作主要從兩個層面開展進行,即規劃環境評價與建設項目環境評價。近年來,我國已經頒布了一些有關環境評價的條例,正在試行中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導則》中提出了相應的規范指標,對溫室氣體的環境評價工作發揮了一定的指導作用,提出了要限制或減少溫室氣體排的環境要求,環境評價要從很多方面進行全面的規劃,包括所涉及的地區、行業范圍等方面進行規劃,從戰略角度、宏觀角度、前瞻性等方面都是規劃所要考慮的范圍。因此,溫室氣體環境影響評價能夠一定程度的發揮其指導性作用。
2.1 對環境影響評價指標的確定
在試行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導則》中隊溫室氣體排放提出了相關要求,要限制或減少氣體的排放量以達到環境目標。其評價指標根據不同的類別被分別規劃,區域規劃的評價指標是能源的排放、土地利用規劃的評價指標是土地單位面積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源規劃的環評的指標是溫室氣體每年的排放量,溫室氣體包括CH4、CO2、SF6等。城市建設規劃的評價指標是每年人均CO2的排放量。
目前,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控制,我國已經制定了相關的評價指標。該評價指標就是單位GDP的排放強度。在遵循原則的情況下,要提升對溫室氣體控制的緊迫性的認識度,同時要結合我國現代經濟發展的需求,逐步實現溫室氣體的控制目標。現階段,我國對溫室氣體減少排放量途徑及潛力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工作,成果顯示,在前期和中期,對調整產業的結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及對溫室氣體控制的成果,將能源作為出發點是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溫室氣體評價指標和能源消耗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可操作性非常強。綜上所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溫室氣體的評價指標:
(1)由于我國企業發展的多樣性,其行業不同、地域存在差異、各企業的經濟基礎也不一樣,因此,在制定評價指標和標準時,要考慮這些因素制定不同的標準。
(2)除此之外,要考慮能源的合理利用效率,有些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雖然很大,但是其能夠對能源合理的利用。因此,在設定評價標準和指標時,對能源利用效率高的項目進行鼓勵。
(3)在制定溫室氣體環境評價指標時,對于工業企業,根據其產品及服務的性質,要從直接和間接的碳排放量全面考慮。
2.2 確定溫室氣體環境評價標準
現階段,我國已制定的環境評價規范在實施的過程中,評價標準主要有兩大類: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及環境質量標準。根據上文所述,在溫室氣體環境評價中,環境質量標準很難應用。根據國際上的相關做法和經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對溫室氣體的評價標準進行確定。
(1)近年來,政府對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減排目標下達了相關管理文件。在不同的階段制定了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這些目標的確立也可以作為環境評價的標準之一。此標準可以應用在很多規劃的環評工作中,包括經濟發展規劃、工業規劃、能源規劃等,在此過程中,要結合非能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制定相應的溫室氣體排放標準,以此作為環境影響評價標準。
(2)對溫室氣體動態總量的控制所建立相應的目標是溫室氣體在建設項目中的評價標準。其思路與當前的SO2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監督管理規范向類似。在履行國際組織公約的前提下,政府下達相關指令,各省市、地區及企業要減少溫室氣體每年排放量,控制排放總量,制定相關的減排計劃。
(3)對于企業單位來說,產品的能源消耗量也是溫室氣體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標準。工業生產中,石化材料的燃燒是產生溫室氣體的主要原因,工業中的火和電視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要對能源行業加強管理和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工業火電作為重點監管對象。
氣候友好型環境影響評價對現階段環境監督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調節增長方式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氣候友好型環境影響評價在環境影響中是以溫室氣體等影響因素為基準,其可以在項目建設以及環境評價規范中準確的評價、估算溫室氣體的排放強度以及排放量,與其他污染物質評價及影響環境因素不同。因此,在對評價標準進行選擇時,要嚴格按照溫室氣體階段排放目標,并結合產品的能源消耗量進行準確的評價。
參考文件:
[1]徐雁萍.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4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C].2011.
孫育玉(1981-),男,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影響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