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婷(開封市水利工程總隊)
開封市渦河治理工程規劃的主要范圍為渦河干流7+221~16+099 和47+000~65+000 兩段河段,治理長度41.32 km。為了方便運送防汛物資,以及方便渦河沿岸群眾生產生活,規劃擬定在渦河右岸堤防上樁號0+128~65+000 處設置防汛道路1 條,長64.87km。
1.1.1 規劃范圍
渦河在開封境內流域面積10.52 萬hm2,應該將其納入近期治理建設規劃內。渦河屬淮河流域,渦惠河水系,發源于開封縣西姜寨鄉的徐口鎮,流經開封市的開封縣、尉氏、通許三縣17 個鄉(鎮)的398 個行政村,經過扶溝、太康、柘城、鹿邑于安徽省懷遠縣入淮河。渦河流域在開封市境西以賈魯河為界,東至杞縣縣界,北至馬家河及惠濟河,南至市界。流域內耕地面積7.36 萬hm2。根據《淮河流域防洪規劃工作大綱》和《河南省防洪規劃工作大綱》要求,本次規劃的主要范圍為渦河干流-(7+221)~16+099 和47+000~65+000 兩段河段,治理長度41.32km。
1.1.2 規劃標準
根據開封市中小河道防洪保護區的重要性及未來發展預測,依據《防洪標準》、《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等規范要求,并參考其上一級河道(淮河)的防洪標準,確定渦河的規劃治理標準為20a 一遇防洪,排澇標準為5a 一遇。涵閘設計標準為10a 一遇,1日降雨2 天排完,M=0.90m3/s/km2。
1.2.1 項目布局及重點項目確定
渦河是河南省豫東平原地區的主要排水河道,更是開封市重要排水河道之一。渦河在開封境內長72.22km,流域面積10.52 萬hm2,早在1978年河南省就編制了《渦河治理擴大初步設計》,要求按5a 一遇除澇、20a 一遇防洪標準對干支流進行全面治理。1990年淮委編制了《渦河近期治理工程設計任務書》,河南省于1993年編制了《河南省渦河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設計》,1999年又編制了《河南省渦河流域防洪規劃報告》,并于2000-2006年治理了渦河干流16+099-47+000 河段。根據《關于做好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規劃編制工作通知》精神要求和規劃工作的需求,對渦河全線進行了重新勘測。本次規劃是依據《通知》和《河南省防洪規劃工作大綱》,順承前期規劃成果所編制。
渦河流域內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約占全年降雨的58%,河道排水能力較低,又無調蓄能力,常造成洪澇災害,嚴重制約了區域經濟發展,對當地群眾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另外,渦河干流沿線配套建筑物不全,現有建筑物老化,不能正常發揮效益。由于以上問題的存在,渦河急需全面治理。
本次規劃渦河干流按5a 一遇除澇、20a 一遇防洪治理。主要治理內容為:疏浚-(7+221)~16+099 和47+000~65+000 河段,共疏浚41.32km;對0+128~16+099 和47+000~65+000 河段堤防進行培修,共修筑堤防33.97km。修建渦河支溝退水涵閘47座,順堤橋梁4 座,跨河橋梁29 座,險工護岸4 處(3400m)。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增加河道排水能力和提高除澇防洪能力,保護流域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2.2 工程措施規劃
渦河是開封地區重要的排水河道,在開封境內全長72.22km。目前渦河的突出問題為:除澇能力低,防洪設施薄弱。本次規劃,渦河治理范圍為-(7+221)~16+099 和47+000~65+000 兩段河道,共長41.32km。
渦河起源處[郭廠西,樁號-(7+221)]至白玉溝口(0+128)長7.35km,控制流域面積0.22 萬hm2,該段從未治理過,現淤積嚴重。由于此段控制流域面積小,按《防洪標準》及《堤防工程設計規范》,不再筑堤,按5a 一遇除澇標準疏浚河槽。該段河道上有4 座生產橋損毀嚴重,橋板漏筋無法滿足交通要求;而且橋孔窄小,阻水嚴重,按公路-Ⅱ級(折減)重建。
白玉溝口(0+128)~開通縣界(16+099)長15.97km,該段從未治理過,現狀無堤防,本次規劃按5a 一遇除澇標準疏浚河道,按20a 一遇防洪要求修筑堤防,堤頂高程按20a 一遇洪水位超高1m,堤頂寬4m,堤坡為1:3,堤中心距60m。原有涵洞損壞嚴重,需要重建。此河段橋梁磚墩風化,橋板斷裂,已無維修價值,需重建16 座,其中公路-Ⅱ級橋梁8 座,橋面寬7m,公路-Ⅱ級(折減)8 座,橋面寬4.50m。
16+099~47+000 河段長30.90km,于2000-2006年治理過,在運糧河口、孫城河口、下惠賈渠口和百邸溝口,由于河道交匯,在以上四處堤防交通中斷,需新建順堤橋4 座。
47+000~65+000 治理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長時間運行,河道淤積、堤防破壞、建筑物破損。規劃按5a 一遇除澇標準疏浚河道,按20a 一遇防洪標準修復堤防。并重建涵洞13 座、橋梁8座。
為方便運送防汛物資,以及方便渦河沿岸群眾生產生活,本次規劃擬定在渦河右岸堤防上樁號0+128~65+000 處設置防汛道路1 條,長64.87km,采用級配碎石路基、混凝土路面,路基、路面寬均為4m。
本次工程實施后,將使渦河的防洪標準由不足10a 一遇提高到20a 一遇,當發生不超過規劃標準量級洪水時可使其保護區內涉及的開封縣、通許縣、尉氏縣3 個縣17 個鄉(鎮)的398個行政村,7.36 萬hm2耕地、78.60 萬人免受洪災之苦,多年平均可減免洪災損失約1480 萬元,防洪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本次工程實施后,將使渦河的排澇標準由不足3a 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可基本保障保護區內7.36 萬hm2農田持續穩產、高產,多年平均可減免澇災損失約1625 萬元,除澇效果將非常明顯。
環境效益表現在能夠降低洪澇災害發生的頻度,促進生產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防止河內污水泛濫,保證當地用水的水質,保證城市和農村工業、生活污水達標后的正常排放,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河底適當加深,并對原有節制閘進行加固改善,既可以在多水年份適當降低地下水位以利于防堿、治堿,又可以在干旱年份適當控制地下水位,使之不致過分降低而加重旱情。
綜上所述,說明該規劃項目經濟上合理,效益上顯著,技術上可行,對進一步充分利用有效水資源,實現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高產穩產,促進該流域內的工農業生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效益表現在能夠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保證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為渦河所流經地區提供安全可靠的經濟環境,促進社會穩定和保證當地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有利國家長治久安。
根據渦河的具體情況,制度保障措施需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分級管理,落實到責任人,加強管理機構和人員的責任心。資金保障措施包括管理人員的工作經費、工程日常管理維護費用等,由市級政府納入財政預算,按期撥付,專款專用。
省、市、縣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監管和監督職能,嚴格落實獎懲制度,隨時檢查、督促、指導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
根據渦河治理工程的規模、性質,提出以下建設管理的意見和措施建議:
建議由原管理單位負責管理,不再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但需進一步補充完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和義務。
工程管理范圍,河道沿線管理寬度為堤腳以外3m 寬的護河林帶,主要建筑物安全保護區范圍根據保護工程安全的需要,劃定必要的安全保護區。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劃定,主管單位統一調度運用計劃,嚴格管理制度,確保工程運行安全可靠。為了延長工程壽命,發揮工程效益,使渦河能夠充分起到防洪、除澇的綜合效益,應制訂出各項適合當地情況的各項管理制度,綜合開發利用有效水利資源,以河養河,增加社會和個人的物質和經濟收入。此次河道治理占用土地由國家收購,但是水土保持工程本次只做規劃不計投資,有專項資金另行解決。應及時種植樹木,進行河道綠化,防風檔沙,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可增加社會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