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春(河南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中,材料風險管理除具有一般風險管理的特點外,還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綜合其特點如下:
第一,周期長。材料風險管理存在于建設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內,甚至在承接到項目前,材料進場準備工作就開始了,直至建設項目投入使用保修期滿。
第二,涉及部門廣。材料管理工作包括計劃、采購、招標、驗收、貯存、保管、發(fā)放、使用、廢料再利用等,這些工作涉及了建設項目的各個管理部門。材料風險因素存在于材料管理全過程,因此材料風險管理也涉及了各個部門。
第三,波動性強。設計變更會導致工程量的變動,給材料采購量帶來不確定的波動風險;同時建設項目周期長,材料受價格、供應等市場風險因素的影響機會多;材料價格波動給材料單價的確定帶來相當難度,加大了材料費用風險,使得工程造價升高。
第四,人為因素多。材料管理涉及部門多,因此參與人多,人為風險因素也就隨之增多。
建立合理的材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是對材料風險進行綜合評價的基礎。根據水利建設項目的特點,把材料管理工作中的風險因素:人為風險、經濟風險、自然風險、技術風險融合到評價指標體系中。這四種大的風險因素又可以細分為以下15種風險因素,分別記為:計劃風險A、購買力風險B、招標風險C、報關風險D、道德風險E;合同風險F、價格風險G、供應風險H、匯率風險I;質量風險J、設計風險K、工藝風險L;建設風險M、不可抗力N、料場條件O。
本文在建立材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時,挑選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期間施工的五個類似建設項目S,W,X,Y,Z,對其進行材料風險識別、分析與評價。這五個項目總造價均在6000~8000萬,工期均在18-22個月之間,材料費用均占工程總造價的60%~70%,施工地點均在河南省。
文章對S,W,X,Y,Z五個建設項目所做的材料風險識別和材料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收集這五個建設項目中的材料事故損失數據信息,進行材料風險的定量分析。
利用風險因子分析法對引起材料風險的原因進行分析。風險因子法是以風險因子為衡量標準,利用下列公式進行計算,得出不同風險因素的風險。

式中,RF—風險因子;PF—風險因素(風險源)導致系統(tǒng)失敗的概率;CF—風險因素(風險源)導致系統(tǒng)失敗的程度。
為給出材料風險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次序,對建設項目S,W,X,Y,Z的材料風險損失(頻次×平均損失)做詳細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以A的風險因子求法為例:
PFA=17/177=0.96×10-1
CFA=218/1737.30=1.25×10-1
利用公式(1)求出A的風險因子
RFA=2.09×10-1

表1 材料風險影響調查表
同理可計算出其他風險因素的風險因子,將表中每一項的風險因子進行等級劃分,得出材料風險因子分類如表2所示。

表2 材料風險因子分類表
利用風險因子分析法得出,工期在2010年5月—2012年9月,造價在6000~8000萬的此類建設項目,材料風險影響因素最大者為價格波動。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上已經可以進行鋼材的交易,水泥還沒有上市交易,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借助鋼材期貨對鋼材進行套期保值。對于水泥,可假定在期貨市場有某種品種商品A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市場水泥的價格具有趨同性,根據商品A和水泥的比價關系,可以借助商品A對水泥進行套期保值,達到規(guī)避風險的目的。下面我們以一個案例來說明。
某一水利項目,對鋼材的需求是800t,由于擔心一次購進所需鋼材的全部量會產生不小的損耗,以及一定的倉儲成本,分批購進又有價格增長的風險,所以決定采取套期保值來規(guī)避風險。2010年7月份時,螺紋鋼的現貨價格是3900元/t,期貨價格是3950元/t。采購部門看到,鋼材的價格剛剛回落過,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鋼材價格將會上漲。
全國房地產、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都在進行,對鋼材的需求量仍在大幅增加,而鋼材產量并沒有較大增長,該項目要在一年半至2年內才能完成,在這一段時間內,鋼材的價格面臨增長風險。根據專家分析,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鋼材上升的可能性和空間都比較大。綜合分析,應著手買入半年期期貨合約,鎖定半年的成本,以規(guī)避半年后鋼材價格上升帶來的風險。
依據該水利項目對鋼材的用量,2010年7月初以3950元/t的螺紋鋼期貨價格買入500t,1月份到期的期貨合約(即500/10=50手期貨合約)。在2010年7月份時,鋼材的現貨價格是3900元/t,期貨價格是3950元/t。該投資者于2011年1月份在現貨市場上購買鋼鐵500t,同時,在期貨市場上用4823元/t的價格,賣出原來買入的螺紋鋼500t,1月份到期的期貨合約進行對沖,用期貨市場上盈利的873元/t,彌補了現貨市場增長860元/t的損失,達到了規(guī)避價格增長帶來的增加投資風險的目的,其保值操作及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保值操作及結果表
利用風險因子分析法得出價格波動因素對材料風險影響最大。在一般的水利項目中,鋼材和水泥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最大,這就意味著如何采購鋼材及水泥對控制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投資者需購進原材料時,并非恰是在該材料在較低的價格水平階段。在很多情況下,不得不在價格高位時采購原材料。這樣作為建設項目的投資者,對于由建筑材料價格的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這一問題,必然得尋找解決該問題的途徑,而進入期貨市場,利用套期保值鎖定成本則是有效地規(guī)避風險的方法。
套期保值就是在期貨市場買進或賣出與現貨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期貨合約而補償因現貨市場價格不利變動所帶來的實際損失。也就是說,套期保值是以規(guī)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綜上所述,可見所謂的套期保值就是通過上述相互配置的交易活動,使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結果發(fā)生的盈利和虧損相互抵補,從而鎖定成本,避免了材料因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1]張卓,向紅艷.施工企業(yè)材料管理的成本策劃研究與應用[J].公路交通技術,2006(2).
[2]孔德軍,劉冬松.建設項目中的風險識別方法[J].基建優(yōu)化,2002(8).
[3]左美云,周彬.實用項目管理與圖解[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4]張鳳毛.公路建設項目的模糊綜合評價[J].公路,1998(10).
[5]薛粵山,陳瑤,李紫陽.加強材料管理降低工程成本[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