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釗
摘 要:電子地圖是地理信息系統(GIS)的主要信息來源,在GIS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目前GIS技術的日益完善,傳統的紙質地圖所承載信息的能力已日趨下降。XX大學公眾電子地圖以ArcGIS10為設計與制作平臺,通過對XX大學基礎地理信息進行數據獲取、數據處理、地圖數字化、數據入庫、電子地圖配圖等,設計出一個信息較為齊全的XX大學公眾電子地圖。使本電子地圖較以往紙質地圖更為直觀、精確、清晰、可靠。本電子地圖將作為XX大學數字校園的一部分,更好的為師生服務。
關鍵詞:公眾電子地圖;數據獲取;空間數據庫;數字化;地圖配圖
1 XX大學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設計
1.1 設計原則
(1)實用性原則;(2)先進性原則;(3)開放性原則;(4)標準化原則;(5)安全性原則;(6)現勢性原則;(7)網絡化原則。
1.2 需求分析
應根據對調查結果和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總結,并且用戶發現功能,以及需求分析報告的編寫。。
1.3 數據模型設計
Geodatabase可存儲的數據類型包括表格、要素數據集、要素類(點、線、面、注記、尺寸、路徑)、關系類、拓撲、幾何網絡、網絡數據集、地形、柵格數據集、柵格目錄、邏輯示意圖數據集、測量數據集(測量目錄、測量)、工具箱(工具、模型、腳本)、行為(屬性域、缺省屬性值、分割/融合方針、關系規則、連通性規則、拓撲規則)。
1.4 概念設計及定義
(1)空間數據庫在宏觀上的地理定義。空間數據是GIS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地圖是GIS的主要載體,對地圖信息的存儲和管理空間數據在數據處理系統時,它不僅是數據提供者,也可以是最終的結果;在檢索過程中的輸出,它是形式的圖形文件或所有數據源的地理數據類型。
(2)空間數據庫的概念模型。數據庫的概念設計應依據分類與編碼標準和湖南城市學院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字典,考慮各種數據之間的關系,提出對非標準數據的模型轉換方法。建立的概念數據模型應不依賴于數據庫軟硬件環境。
(3)邏輯結構設計。在設計數據庫系統時應確定,包括數字矢量地圖數據,數字正射影像數據,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可選),數字柵格地圖數據,地名數據,基于數據和元數據的數據組織形式,數據庫的邏輯模型。將實體和聯系類型的E-R圖到選定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支持的數據類型,主要的工作是確定數據表的邏輯關系。
(4)物理設計。物理設計是有效地在物理內存中實現空間數據庫的邏輯結構,確定介質上的數據的物理存儲結構,其結果是導出地理數據庫的存儲模式。主要內容包括:確定存儲格式,選擇文件存儲結構,決定訪問路徑,并分配存儲空間。XX大學公眾電子地圖按XX大學朝陽校區、XX大學新校區分層存儲。
(5)空間數據庫分層設計。根據《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GB/T 13923-2006)將數字矢量地圖數據中的YY市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成六個大類:定位基礎、水系、居民地及設施、交通、地貌、植被。
2 XX大學地理信息元數據庫設計
(1)空間地理元數據的定義和作用。元數據(metadata)是關于數據的數據,用于描述數據的內容、覆蓋范圍、質量、管理方式、數據的所有者、數據的提供方式等有關的信息。
(2)地理信息元數據據確定的原則。1)完整性;2)準確性; 3)結構性; 4)與其他標準的一致性。
(3)地理信息元數據的主要內容。1)標識信息; 2)數據質量信息; 3)空間參照系統信息; 4)內容信息; 5)分發信息; 6)核心元數據參考信息。
(4)地理信息元數據。地理信息元數據(geospatial metadata)是關于信息和信息的地理位置相關的數據資源描述。它描述和介紹的內容,質量,條件和地理空間數據的數據的其他特征,并幫助人們尋找,評估,獲得和使用地理數據的有效..
3 數據準備
3.1 數據范圍確定
所確定的范圍為湖南城市學院朝陽校區及湖南城市學院新校區。
3.2 數據入庫
地理數據庫的類型主要分為3類:文件地理數據庫(File Geodatabase,即FGDB)、個人地理數據庫(Personal Geodatabase)以及ArcSDE 地理數據庫,可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來自行選擇合適的相應地理數據庫進行處理。本文采用FGDB。
3.3 數據處理
(1)數據檢查修復;(2) 邏輯關系檢查;(3) 地圖投影。
4 XX大學公眾電子地圖配圖流程
(1)圖層分級、分組。1)圖層分級。分級的原則如下:以最小的規模能夠顯示地圖全景為基準,規模最大比例尺可根據具體的需求和實際數據和。如果應用到其他行業,根據其他行業分類的具體要求進行; 2 )圖層分組。在ARCGIS的開發中通過創建一組數據管理層來進行管理,可以通過顯示范圍的數據進行分類;只有一組圖層顯示設置規模,而無需單獨設置所有層;同時,由于對應顯示規模的層組,所以當切圖時,不同的尺度可以自由組合切片,獨自處理。
(2)屬性表處理。一般來說,地理實體數據編碼的分類有一些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并能在需要時可以進行結合和擴展..在一個特定的信息分類編碼的情況下,可以構造一個新的領域屬性表中的信息分類編碼。在圖片中,可以作為制圖符號化中的唯一字段。
(3)符號化。1)樣式管理器; 2)創建新符號; 3)字體庫文件制作; 4 )制圖表達。
(4)地圖標注。地圖主要用于表達地理要素信息,如果只在地圖顯示的元素(即用符號傳達的意思),是不能將地理信息要素表達齊全的,將文本添加到地圖上將提高在地圖上識別信息的可視化程度。
(5)配圖優化。1) 道路平滑; 2)道路擬合設置; 3)頁面設置; 4) 地圖圖例設置; 5)地圖標題設置; 6)地圖比例尺設置; 7)指北針設置。
(6)地圖輸出。地圖完成后,可以導出為另一個文件類型的地圖,包括EMF、EPS、AI、PDF、SVG、BMP、JPEG、PNG、TIFF、GIF。還可以根據選項選擇合適的分辨率和成圖質量。
參考文獻:
[1]祝國瑞,高小明,徐智勇.電子地圖網頁的設計與實現[J].測繪通報,2005(02):51.
[2]陳志強.電子地圖數據組織與制作技巧探討[J].城市勘測,2005(14).
[3]楊陽,朱翊,劉紀平.網絡電子地圖的設計與應用[J].測繪科學,2007(S1).
[4]喻定權,張鴻輝,尹長林.城市規劃電子地圖設計與實現[J]. 地理空間信息,2008(06).
項目號:青海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3-Z-9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