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A.Hill+Kent+Lineback
組織內部的沖突、辦公室政治或者鬧劇,它們盡管名目各異,實質相近。然而,無論是在工作場合還是其他場合,很少有人喜歡與別人發(fā)生爭執(zhí)或對抗。實際上,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許多人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在近期召開的一次管理會議上,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對我們抱怨說:“我不懂怎么處理辦公室政治。大家一直在明爭暗斗。在我上一份工作中,我只需要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但這次不同了。我怎樣才能置身事外?”
很可惜,我們的答案或許并不是她想要的。她本人并不需要玩弄辦公室政治,但組織沖突是無法回避的,也不應該回避。
根據我們的經驗,她對待辦公室政治的這種態(tài)度,在經理人中非常普遍。但這會成為他們工作中的巨大障礙,甚至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
這并非言過其實。
一位出版行業(yè)經理人曾對我們講述過他的經歷。在一次重要的工作小組會議上,對于跨部門使用編輯內容的問題,他認為應該堅持公司的政策,他甚至給出了非常有說服力的實例來支持自己的主張。
公司的政策是鼓勵免費共享非競爭性內容,這對他的業(yè)務模式至關重要。但在會上,他發(fā)現(xiàn),很顯然,那些反對他的人在會前就已經通過氣了。并且,針對希望調整的部分,他們已經事先達成了一致。實際上,在他還沒給出自己的理由之前,他們就已經確定了工作小組的正式立場。
你是否覺得這不公平?對他來說,這是又一個骯臟的辦公室政治的例子。他告訴我們:“我從來不玩這種把戲。”
我們認為,他混淆了兩種不同的辦公室政治。一種是狹隘的,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求;另一種則純粹是在某些重要問題上的分歧。我們想知道,當某一業(yè)務真的面臨危機時,尋求同盟、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有錯嗎?
我們問他:“你為什么不在會議之前與工作小組的成員進行溝通,與他們取得一致呢?”
其實,我們從來不建議,經理人要“有政治意識”,或者要“玩政治”。但是,對于無處不在的政治環(huán)境,經理人必須愿意并且能夠在其中發(fā)揮有效作用。他們的成功不僅取決于他們對團隊的管理能力,還包括對組織內其他部門施加有效影響的能力。
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經理人會選擇遠離是非,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時候,他們才會硬著頭皮去處理是非。他們誤解了組織沖突的本質。他們只是簡單地認為,組織沖突就是不和諧,或者是組織設計缺陷的體現(xiàn)。甚至有人認為,組織沖突只是因為不同的小團體在爭權奪利。實際上,沖突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在于,所有現(xiàn)代化組織內部都具有3個特點。
1.勞動分工。組織通過為不同個人和團隊分配任務實現(xiàn)有效運行。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雖然他們在同一個機構框架下工作,但這些團隊會形成各自的觀點、目標和需要優(yōu)先完成的任務。
2.相互依賴。要完成各自的工作,每個團隊都需要依賴組織內的其他團隊。沒有一個團隊靠單打獨斗就能正常運轉,或取得成功。
3.資源稀少。沒有哪個組織能滿足內部團隊的所有要求,因此必須取舍。在分配資金、人力、空間、時間和精力等資源時,總會有輸家和贏家。所有團隊都希望自己是贏家。
大部分組織沖突的產生并不是為了某個人的自身利益,而是因為不同團隊對公司應采取的行動在觀念上存在合理的差別。比如,公司應該投資哪個市場?應該在哪里建廠?應該生產哪種產品?
對確實存在的業(yè)務問題持不同觀點,我們認為是合理沖突,但更多情況下,合理沖突看起來更像是個人沖突,因為各方為了堅持己見,不免情緒化。這種反應雖然很可悲,但也符合人性的特點。這并不會使問題本身變成私人事務,但所有當事人必須將自我與基本問題剝離開來。既然組織沖突不可避免,而且因為通常會涉及重大問題而無法回避,經理人需要了解組織沖突典型的解決辦法。
我們總是認為,只有依靠數(shù)據、通過理性分析才能做出選擇,才能告訴所有當事人,什么是“正確的”或者“最佳的”答案。但可惜,盡管分析非常有用,常常能帶給人啟發(fā),但一些重要的問題太過復雜,根本找不到毫無爭議的答案。
如果經理人對有意識地積累和利用影響力感到困擾,不妨設想一下缺乏影響力的后果。他和他的團隊只能任人擺布。權力確實會帶來腐敗,比如歷史上那些作惡多端的人,他們在為自己的惡行辯護時總是會說:“我別無選擇。我必須執(zhí)行命令。”
要成為高效的管理者,必須具備足夠的影響力。為了實現(xiàn)自己團隊的目標,管理者必須有能力對其職權范圍之外的人員和團隊施加有效影響。組織也需要有影響力的管理人員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來保證組織的正常運轉。
培養(yǎng)影響力的最佳途徑是建立互利的長期關系。只要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公開、誠實、公平和尊重,擁有影響力是水到渠成的事。
當然,在合理沖突之外,肯定有人在玩辦公室政治。確實有一些“職場惡棍”希望高人一頭。“玩政治”與在政治環(huán)境中發(fā)揮影響力截然不同。應對不良“政治斗爭”的方法是與身邊的人加強往來,而不是躲著他們,獨善其身只會降低管理者的影響力和效率。
(摘自美國《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