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芳(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安徽合肥 231201)
統一校園網絡結構的研究
夏芳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安徽合肥 231201)
在21世紀的今天,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目前,在校園的建設中有很多的新奇的提法和概念。像信息化校園、校園網、數字化校園等。對這些詞語的提法和概念,各有不同的側重方面,其內涵和外延也有不同的地方。通常的說,人們對校園網的概念是指由計算機與網絡設備、軟件等構成的關系,能夠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等方面的服務的一種集成應用系統。同時,可通過廣域網的互聯實現遠距離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局域網絡。總體來說,校園網側重的是網絡系統,也就量主要是建設硬件平臺。本文主要從校園網絡結構的需求分析為出現點,對校務管理、教務管理、學生管理、校圖書管理的應用系統進行了網絡結構分析,并對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了拓撲結構的搭建,對網絡校園的未來寄予的期望。
校園網 拓撲結構 網絡結構 信息系統 管理
近些年,校園網絡系統已經普及并在不斷的更新。早期在建設初期考慮到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是由多個異構系統構成。如像操作系統和數據源的異構情況。在進行信息交換的時候,異構系統經常出現一些障礙,不能共享之間的信息,系統之間是相互獨立的。為近一步加強校園網絡系統的完善,使用戶之間能夠快捷、有效、流暢的訪問和使用混合的網絡資源,本文將基于B/S結構來,共享網絡資源的目的為出發,將進行深入地整合與完善統一校園網絡教學平臺的研究。
網絡用戶、網絡計費管理、網絡承載應用內容等幾個方面在校園網絡與企業網絡方面都有著明顯差別,校園網絡主要針對學校內部教師、所有學生及遠程教育用戶及家長。校園網絡承載者主要包括:校務管理、教務管理、學生管理、校圖書管理等辦公方面的應用,通常都是不計費管理系統。但對遠程教育用戶者要進行賬號和密碼的輸入進行驗證,對網絡的安全性要求是相當高的。通過上述網絡特點的分析,校園網絡的建設可從安全性、經濟性、可擴展性等幾個方面進行著手,整合教育資源、營造良好的信息應用環境,在教學管理、德育管理、科研水平、后勤服務等幾個方面全面運用以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手段來實現教育教學全過程的信息化時代,來達到教育教學改革的目的。
1.1安全需求
校園網絡通過辦公系統的應用主載了學校的重要部門的各類信息,如:校辦管理、教學管理、德育管理、校圖書管理等。同時遠程登錄的用戶也要身份驗證。如何防止網絡黑客的入侵、保證網絡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及校內人員的正常合理使用,都將是校園網絡建設群體所必須關注的安全性范圍。
1.2經濟需求
校園網絡不是盈利性網絡,也不會通過網絡應用有所回報,都是學校內部直接投資建設和維護。所以,在建設校園網絡時,要考慮到建設網絡的可使用資金和規模,要更加關注和考慮建設的經濟問題,不要造成對網絡投資資源的浪費。
1.3管理需求
為保障計算機網絡用戶有更好的網絡通信服務,校園網絡還需要滿足可管理需求。要做到切實維護網絡運營效率及網絡服務質量。保證的網絡的通順,使網絡不會出現過度堵塞。并保障網絡的可用性、定期定時對網絡性能分析、閾值控制等網絡監控管理。
1.4擴展需求
伴隨學校網絡用戶者地不斷增加,學校教學方面對網絡應用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同時,網絡應用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使得計算機校園網絡建設初期就要考慮保護網絡初期設備投資,考慮未來應用,盡量減少由于網絡升級變化給用戶帶來的不便,平滑升級過渡,實現學校計算機校園網絡可擴展。
在學校,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內涵極其豐富同時涵蓋許多學校各項活動的每一個角落。從環境建設與資源建設的方面出發,主要分為幾個方面:一是對網絡基礎的了解,二是對應用系統所擁有的支撐平臺,三是對應用處理所存在的系統。校園網絡、網絡服務器等硬件環境建設、應用支撐平臺包括統一身份認證平臺、信息用戶、公共數據庫、統一信息標準都屬于基礎平臺的范圍;環境建設和資源建設屬于應用處理系統的各種處理系統。常見的系統情況主要是從以下教務管理系統、遠程教與學系統、校務管理信息系統、校內一卡通服務系統幾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和展開:
(1)教務管理系統;教務管理是學校比較重要的部門,掌握了學校教學常規的各個方面。主要有:課表安排系統、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教師教案管理系統、期末考試系統等。(2)遠程教與學系統;在實現全面信息自動化的同時,遠程教學與學習系統可以實現方便快捷的教與學的互動環節。如常見的有:多媒體遠程教學系統、多媒體課件制作系統、信息點播系統及視頻廣播系統等等。(3)校務管理信息系統;在校務工作中使繁瑣而枯燥的日常工作變得簡單、輕松而快捷,校務管理信息系統將能夠全面提高辦公與管理的高效率及優質量。如常見的:校內外會議管理、日常文件管理、人事檔案管理、財務記錄等。(4)校內一卡通服務系統;通過IC卡來實現電子身份驗證和記錄,師生在校內的一系列活動都可通過此卡來完成。如常見的:食堂管理、圖書管理、機房管理、宿舍管理及校門禁等系統。
校園網絡結構主要包含有教務管理系統、遠程教與學系統、校務管理信息系統、校內一卡通服務系統等重要的管理系統,以下我們將從遠程教學系統中的網絡平臺模塊來做一個系統架構,如下圖1所示。
……
……
3.1架構前提與需求
(1)基于B/S結構的統一校園網絡教學平臺通過.NET及SQL SERVER等技術來實現和構建;(2)數據模式要求公共的及標準的原則;(3)建立有效的數據傳輸制度、跨平臺的數據信息交換;(4)對數據傳輸中的安全問題有所保障。(5)試驗分析所建立原型系統,并反饋結果。
3.2調試及反饋方案、并作出可行性分析
本方案主要在原形系統基礎上進行實驗,實現了跨平臺數據傳輸和數據交換。對統一校園網絡教學平臺建立有重要的貢獻,通過測試及分析,是可行的。也體現了服務的安全性調用。X M 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擴展標記語言,目前XML技術已非常成熟,它與HTML一樣,都是處于SGML,標準通用語言。Xml是Internet環境中跨平臺的,依賴于內容的技術,是當前處理結構化文檔信息的有力工具。B/S結構、.NET和SQL SERVER等技術構建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優勢使得基于B/S結構的統一校園網絡教學平臺成為可能。
學校教育網絡建設的層面主要從2個大方面著手:環境建設、資源建設。環境建設主要包括校園網絡、校內多媒體教室、校網絡教室、電子期刊閱覽室、計算機終端等基礎設施、教學管理系統等應用軟件系統的建設;資源建設主要有教學多媒體素材、教學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及教學案例、教學題庫等的積累和建設。目前,是網絡發展的時代,通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教師及學生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活動(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網絡化。與過去的校園相比,構建了一個數字網絡校園。不單只是學校,整個社會也向信息網絡時代前進,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網絡和信息化,達到多種資源的共享,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科研及對師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本文主要從校園網絡結構的需求分析為出現點,對學校的結構情況如:校務管理、教務管理、學生管理、校圖書管理的應用系統進行了網絡結構分析,并對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了拓撲結構的搭建。同時對校園網絡的今后進行展望。以后,各大校園網的建成投入使用,為校園師生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并且對各位家長在網絡中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等情況也是非常方便的,這也是校園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1]宋曉嬋,劉連忠.異構操作系統環境的統一用戶管理的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8(4):144-150.
[2]周運,牟占生,徐久成.基于XML虛擬數據庫的異構數據源集成模型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8.(4):84-91.
[3]陳雪剛,程杰仁.基于XML的電子商務數據模式的轉換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8(9):202-208.
[4]何震瀛,李建中,王朝坤.一種XML數據庫的數據模型.軟件學報. 2006.17(4):759-769.
[5]楊粉霞,嚴俊.層次型網絡設計方法在局域網設計巾的應用[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6).
[6]林士兵,袁焱,楊煜普.TCP/IP網絡與CAN網絡網關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