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婷婷
吵鬧多年的養老金入市特別是進入股市又“升級”了。隨著股市轉好,呼吁養老金入市的聲音愈演愈烈了,已經成為股市走高背后一直講不完的故事。近期,高層也放出了養老金入市的最新動態。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3月10日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上說,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基本方案已經形成,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按程序報請黨中央、國務院審定。他又說,不會是只要一投資就全部進入股市,對進入股市肯定有比例限制。言外之意,入市概念中已經包括投入股市了。對于人社部部長的話語,證監會馬上有了回應。新聞發言人張曉軍3月13日表示,“證監會對養老金投資股市持支持和歡迎態度。”這“一唱一和”,似乎養老金入市就是鐵定進入股市了。
筆者理解的養老金入市概念,是由過去僅僅投資于銀行存款和國債,轉換為投資于銀行存款、國債以及市場上其他能夠保值增值但又安全的投資項目比如:不動產投資、股權投資、貨幣市場、二級債券市場以及理財產品投資等,當然也包括投入到股市里。
養老金進入股市如何確保安全是個“天大”的問題。養老金性質決定了是賺起賠不起的,況且在中國養老金缺口如此之大情況下。股市的風險不言自明,就連美國都難以逃脫。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美國養老金資產市值縮水到14萬億美元,比2007年下降22%,主要是投資于股市資產大幅縮水。
養老金進入股市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中國股市目前的糟糕環境。目前中國A股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圈錢市、過度投機炒作市、完全被操控操縱的市場,因而是一個風險巨大的市場。而且這種風險沒有預期預測,完全不可琢磨,世界上最大的不確定性就在中國A股,一切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和經濟學理論在中國A股面前都完全失效和蒼白無力。養老金進入這樣的股市,極有可能成為圈錢者的美食,操控操縱者的獵物。
正如人社部部長所言,在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上采取非常審慎的政策。“我們在做這個方案時有一些基本考慮,最主要的是要保障基金絕對安全,不能讓老百姓的養老錢受到損失。”這里面關鍵點在于養老金入股市后如何確保安全的問題。以筆者看,最少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嚴格限制社會基金投資股市的比例。養老金入市的剛性要求是賺起賠不起、只能賺不能賠。而股票市場恰恰是一個有賺有賠、有起有落、風險巨大的市場。這兩者訴求相差甚遠。特別是在中國A股黑幕重重情況下,養老金入市給在股市里不擇手段賺錢黑幕背后的主使者拱手送去一塊大蛋糕。因此,這個比例在起始階段暫且確定為10%以內比較合適,然后根據市場成熟程度逐步提高。美國是世界最為成熟和發達的市場,目前養老金投資股市的比例也不超過50%。
其次,必須堅持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主要是購買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長期持有而不是快進快出的熱炒。以上市公司年度分紅為主要收益來源,而不是通過炒作投機獲取股票漲跌的價差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指望養老金大批進入股市不現實,指望養老金來炒作股市更加離譜。
再次,必須委托熟知市場的專家型投資團隊操盤投資。包括社保基金理事會在內應該聘請一批專家作為投資顧問,并篩選一批業績運作好的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操作好基金入市運作,確保安全。
當然,養老金投資開禁,允許投入到股市里,對股市構成利好是無疑的。養老金規模較大,結余資金穩定性較好,對股市構成長短期雙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