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總結的。我在平時的習作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了以下三點:關心時事,廣聞博見;指導讀書,汲取精華;指導方法,掌握技巧。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堅持做下去,就可以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寫作上的“有米之炊”單靠在生活中觀察、搜尋是遠遠不夠的,盡管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作的不竭源泉,但一個人的生活范圍畢竟有限,要打開寫好作文的廣闊天地,還要勤于閱讀、積累,掌握更廣博的知識,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實實在在地積累,讓學生擁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細功夫。為此,我做了以下三點:
一、關心時事,廣聞博見
明朝進步思想家顧憲成曾作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說明天下人不僅要讀書,要關心社會、關心國家大事,更要有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心胸和抱負,不能讀死書。但是如今的一些老師和家長卻認為學生看電視或是看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書籍會影響學習,課余時間一味地讓孩子背課文、做作業、搞題海戰術。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學生收看合適的電視節目或是書刊,不但不影響學習,還能及時了解社會,關注國情,認識日新月異的世界,傾聽不同的見解;才能充實思想,提升認識水平和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寫作時才能旁征博引,表達獨特的見解和感受。
如,每天布置學生收看晚上中央一臺的《新聞聯播》,記錄下來并挑選一條自己最感興趣的新聞,寫上幾句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與其他同學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時事,培養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鼓勵學生看《動物世界》節目,可以了解動物的習性,提高保護動物意識,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看《自然解密》欄目,讓孩子們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對大自然的保護。當然,周會課還可以以“小學生應該看什么電視節目才好”“我感興趣的一則新聞”“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我最喜歡的書刊”等為題展開討論,讓學生認識哪些電視節目、書刊不能看,看了有害身心健康,哪些節目、書刊看了有益。學生平時對社會現實、對國情民生、對日新月異的世界有一定的了解認識后,當習作涉及這些內容時,必定能旁征博引,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受。
二、指導讀書,汲取精華
課外閱讀是學生了解知識、認識世界、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達方法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應重視指導課外閱讀,讓學生從中汲取精華,豐富語言積累,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學生讀好課內文章固然重要,但每學期課內二三十篇課文,即使讀得滾瓜爛熟,所得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應培養學生養成課外自覺讀書的習慣。從一年級開始,每年都要指導學生看合適的課外書。以五、六年級為例,可以列出目錄讓學生挑選,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外名人故事》《人與自然》《地球的秘密》等等,讓學生從閱讀中增長見識的同時還能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還可以創辦班級圖書角,收集一些《時事報道》《少兒讀物》《少年文摘》《半月談》等書刊,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交換看不同的書,并每周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談讀書的收獲、心得體會,掀起讀好書的熱潮。
高年級學生的讀書交流時,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所讀的作品進行分析,作品分析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從文中收集好詞好句,分析作品的精彩片段,說說文章從內容和表達方法上各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其次,讀完作品懂得了什么,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最后,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或平常了解到的社會現象,談談自己的感受,寫寫自己的心得……有了大量的閱讀積累,學生才能夠運用自如、舉一反三,提高寫作表達能力。
三、指導方法,掌握技巧
學生有了豐富的習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但還需要掌握一些寫作的基本方法。我國特級教師丁有寬從小學語文課本中解剖出指導學生寫好作文的規律性知識稱之為“三十法”。即敘事四法(按事情經過先后,按時間先后,按地點變換先后,按以事為主結合時序地序交錯);狀物三法(場面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寫人八法(行動描寫、語言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語言、肖像、心理綜合描寫,寫一事表人、寫幾事表人、寫幾個品質表人);開頭五法(交代、明意、點題、抒情、抒感);篇章結構六法(先總述后分述,或者相反;先概括后具體,或者相反;先面后點,或者相反;先記敘后抒情,或者相反;夾敘夾議;對比)。在平時的習作教學過程當中,我將丁老師的“三十法”滲透在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敘事、狀物、寫人、開頭、結尾和安排篇章結構的。
以上所述,是我在平時習作教學中的點滴感悟。通過實踐,學生漸漸地產生了對習作的興趣,慢慢感覺到寫作文不是件痛苦的事了,反而將寫作文視為一件快樂的事。這以后在多次班級作文比賽中不斷涌現出了許多優美的文章,學生寫作的熱情也與日俱增。作為老師,我從心底感到非常欣慰。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也是重點,提高學生習作能力更是一項復雜而艱辛的工作。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實踐,定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任遂虎,崔寶國.寫作訓練教程[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6.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