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峰
一、教案背景
從生活經驗看,五年級學生大多有打電話通知多個人的生活經歷,因此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以支持完成此任務。但學生在平時打電話時一般都是一個一個通知,沒有想到要盡量節約時間,選擇最優方案來打,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要讓學生充分聯系實際,從通知人數較少的開始,想一想、畫一畫,再通過比較,知道有最節省時間的方案,然后再找出設計最佳方案的規律。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2-103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經歷設計打電話方案,找出最優方案的過程,體驗畫圖分析、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三)教學重點
理解打電話的多個方案并從中優化出最好的方案。
(四)教學難點
根據最佳方案探究其中隱含的規律。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創境導入
師:上周晚上8點,王老師接到一個緊急通知,要求15名舞蹈隊員第二天早上演出,你們認為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
師:通知可以用許多種方式,我們就選用打電話的方式通知,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打電話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打電話)
(2)設疑思考
師:如果每1分鐘通知1名隊員,通知完15名隊員需要多少分鐘?
師:我們把這種打電話的通知法叫逐個通知法。(板書:逐個通知法)
師追問:如果你們是老師,會選用這種方法嗎?為什么?
師:同學們都認為這種方法很費時間,看來大家有比上面這種通知方法更省時的方法了。
2.探究策略,逐步優化
(1)合作探究
師: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設計要求),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以同桌為小組合作設計出一個比逐個打電話更省時的方案。聽清楚要求了嗎?現在開始,看哪個小組設計得好。
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有目的找到學生不同的設計方案。
(2)匯報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匯報分成三組或五組的打電話方案。
師小結(分組通知法):這幾個小組想到的方法比我們逐個通知的方法要省時,都采用了先分組,由老師先逐個通知組長,然后再讓各個組長在相同的時間內通知組員。這種方法我們在數學上叫分組通知法。(板書:分組通知法)
師追問:分成3組,5組都用了7分鐘,大家想一想是否把組分的越多用的時間就越少呢?
師:下面我們繼續探究比分組更省時的方法。
(3)探究無空閑通知法
師:先分組通知中,當小組長在給組員通知時,誰休息了?
師追問:如果老師和得到消息的隊員都一起不空閑的向下通知,會不會更省時間呢?下面我們就在黑板上擺一擺。
師:我用一個正方形代表老師,用不同顏色的圓片代表隊員,打電話用直線連接。
師:第一分鐘老師最多可以通知到幾個隊員?
師:第二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到幾個隊員?
師:第三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幾個隊員?
師問:這4名隊員又是誰分別通知的呢?
師:以此類推,大家想一想第四分鐘我們最多可以通知到多少名隊員?
師:是這樣嗎?我想請一名同學上來給大家擺一擺,誰愿意?
其他學生可以仿照老師黑板上的圖示在練習本上畫一畫,找一找。
師巡視指導。
師:你能告訴大家這8名隊員是誰通知的嗎?
師:大家同意嗎?現在我們一共通知了多少名隊員?用了多長時間?
師:為什么這種方法更省時呢?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只要每個接到通知的隊員立即和老師一起通知其他隊員,每個人都不閑著,直到通知完所有隊員,所需時間最少。我們把這種打法叫無空閑通知法。(板書:無空閑通知法)
3.填表觀察,找出規律
出示表格(表略)。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將我們所得出的結果填入表格。
(1)讓學生回答表格內容。
(2)師:第5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你是怎么得到的?5分鐘一共通知了多少人?
(3)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每增加一分鐘新接到通知的人數是2倍2倍遞增)
師:大家發現了其中的規律,現在我就要考一考大家了。
三、教學反思
(一)要善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只有把學生調動起來,讓學生積極動腦、動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我創設了緊急通知舞蹈隊員活動中打電話的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找出打電話的方法,學生很快就說出來了。
(二)圖表結合,逐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教學伊始,我以接到要緊急通知15名舞蹈隊員第二天早上演出為線索,用打電話的方式如何盡快通知引入課題,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匯報交流—比較方案—得出結論”七個步驟經歷了“逐個打電話太慢—分組打電話較快—無空閑打電話最快”的過程,課堂教學中借助了學具小白板,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相互交流中分享解決問題的策略。
總之,在教學中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孫燕.小學數學有效教學反思[J].考試周刊,2011(5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