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園園
摘 要: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自主探究教學”已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依據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與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展自主探究教學活動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自主探究教學;情境;探究空間
一、通過創設情境構建自主探究教學
有效地創設課堂情境能夠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尤其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探究教學的過程中,將數學內容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充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數學作為一門具有理論性、抽象性的學科,通過創設情境,以實際事物讓學生對知識內容產生熟悉感,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數學進行主動探究,從而可以在數學探究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與實用性。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同時使知識內容同生活實際相聯系。將五個蘋果放在講臺上,詢問學生如果你要買一個蘋果,那么講臺上還剩幾個,要是買兩個,又會剩下幾個,以此類推。
二、設立自主探究教學空間
在數學探究教學活動中,只有讓學生親身實踐進行探究,才能真正讓學生掌握知識。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利用自主探究教學進行數學教學,應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有充分的空間進行數學探究與交流。這也是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有效獲取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數學水平等實際情況,從而有效地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學習的空間,同時能夠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探討學習。如此,能夠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獲得有益的數學活動經驗。例如,在進行“10或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思考。此時,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探究,同時可以與同學一起進行交流與探討。通過學生自己的實踐探究,能夠有效地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總之,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對生活經驗的實踐運用能力非常薄弱,故而教師在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而通過在數學課堂開展自主探究教學,充分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吳紅川.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3).
[2]謝文秋.把小學數學課堂還給孩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