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蘭
摘 要:學校的管理工作在學校的整體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在以法治校理念下開展好學校的管理工作?希望通過人文管理更好地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
關鍵詞:以法治校;人文管理;理念
在現實的學校管理工作中,問題層出不窮,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理念的錯位,其中有法不依、以人治校的管理理念是現階段普遍流行的管理理念。
一、堅持以法治校開展人文管理的必要性
從目前學校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現階段的學校管理工作依然承襲著人治的思維,以人管人的現象比比皆是。
1.以法治校不依法
目前的學校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作為學校管理的主要模式,“管、辦、評”仍是一家人。在具體工作中學校管理的工作更多的是以一種行政化的方式進行的。管理活動的開展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更多是帶有一種行政的隨意性。管理活動的推行往往是以管理者的意志為轉移的,缺少法制理念的管理。隨著法制社會的建設,我國的法律體系也逐漸健全起來,原有粗放式的行政管理難以在法律監督的情況下繼續實施管理活動,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也難以適應現代學校管理的需要。在具體的學校管理活動中,越來越多缺乏法律意識的管理問題呈現出來,給學校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問題集中表現在規章制度的制定往往與現有出臺的法律、法規相矛盾。對學校管理中一些重大事項如學校建設、發展規劃、重要人事決策、重大教學改革等,缺少民主程序,沒有建立相應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評估制度,缺少風險控制機制,往往是領導一人定,一人說了算。除此之外,一些學校教師出現的違反管理規定的處理辦法也往往與國家的相關法律相背離。在學生違反了校規校紀的情況下,其相關的處理辦法也未必是依照相關的規定而執行。在學校的管理中領導的監督問題也缺乏長效的監督機制,其監督也缺乏法律的依據,監督很難取得應有的成效,此類現象不鮮見,足見法治觀念的缺失,以法治校實質不依法。
2.以人為本不為人
以人為本的人文管理模式,作為剛性管理的補充,是學校管理中的一門科學,是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以人為本”要求管理者充分考慮師生的發展需求,堅持以師為本、以生為本,以人的健康發展為根本宗旨。但是有不少學校打著“以人為本”的人文管理幌子,實質卻違反了人的健康發展規律,有的甚至超越了法律底線。
綜上所述,學校的管理要突出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以學生的發展需要作為學校管理的根本出發點。要依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充分落實以法治校理念,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堅持以法治校開展人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法治校理念下人文管理的內涵
如何進行以法治校?筆者認為,以法治校理念下學校管理的內涵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個層面的含義主要是指以法治校。以法治校的含義就是在學校的管理過程中,按照國家法律,制訂可以遵循的學校規定。這一規定應該是合法的,同時又是合理的,還要兼顧學校校本情況,并且為廣大師生認同。在此基礎上學校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法規執行力,在具體的管理中充分體現依法治校、以法治校的精神,這樣的學校管理應該歸屬于管理活動的剛性范疇。第二個層面的含義是指人文管理。人文管理的理念主要是突出管理活動的人文性,在管理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的需要作為一切管理活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關注教師、學生的訴求,并在具體的管理活動中以人文性的管理措施展開管理活動。
通過深入剖析依法治校可知,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要以基本的法律、法規作為學校管理的依據,這些法律、法規既有國家級的法律,也有地方性的法律,還有學校自身管理的規章制度,依據這些法律、法規、制度,根據本校管理的實際,精心制定本學校的管理細則,落實學校的管理規定,以依法治校減少以人治校給學校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樹立發展觀念,以科學規范的學校管理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如,我校根據《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結合本校“為人的幸福成長奠基”的辦學宗旨,編制了《柯橋區實驗小學管理綱要》,以智慧教育為核心,涵蓋行政管理、教學教研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等,有效促進學校管理的高效運轉,科學發展。在學校的管理過程中,在針對性地被管理對象實施管理活動時,要本著為管理對象服務的理念展開具體的管理活動,要在具體的管理活動中尊重每一個師生的訴求,要理解被管理師生的實際需要。在學校管理實踐中樹立服務師生的意識,以充滿愛心的人文關懷,創設和諧的學校管理環境,要把人文關懷作為教育管理的核心。在學校管理中要充分發揮人文管理的作用,讓人文關懷的理念滲透到學校管理的各個角落,讓愛的力量促進和諧校園的創建。
三、以法治校理念下人文管理的實施是學校發展的根本要求
從學校管理的本質來看,以法治校理念下人文管理的實施是學校發展的根本要求。通過分析以法治校與人文管理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發現,二者是彼此依存、互為關聯的。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人”是學校管理的最關鍵因素,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學校的管理才能真正收到實效。這就要求學校的管理者,在管理實施中要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要以尊重人作為管理行為的前提,要轉變管理的觀念,以對管理者的關心、幫助、理解來取代生硬的管理方式,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創建和諧的校園是學校管理希望實現的終極目標。在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被管理者的能動性,形成“人人參與管理,人人是管理主人翁”的學校管理的民主氛圍,以高效、科學、公平的學校人文化管理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以法治校和人文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一把雙刃劍,只有充分運用好這兩種管理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因此,本文對相關問題展開嘗試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龍宗智.依法治校與高校領導體制的改革完善[J].北京大學學報,200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