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濤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湖北 孝感 432100)
油柜主要功能為油液的存儲與輸送,在船舶結構系統中,是驅動船體航行的原動力。近年來油柜結構由于設計的不合理,經常會出現結構疲勞斷裂、剪切破壞的現象。油柜結構的破壞會給船舶航行帶來巨大的安全挑戰[1-2]。
目前在油柜結構可靠性方面已有一定研究。羅伯豪[3]設計了一種雙殼油柜結構,該結構主要特點是將油柜結構關鍵部位進行了加強,成為一種“雙殼結構”。研究表明,該結構可以有效改善油柜結構的抗疲勞斷裂能力。汪雪良等[4]將數字檢測技術引入船舶領域,研究了船舶航行過程中的實時激勵,并將該激勵應用于油柜結構設計,得出了油柜結構疲勞與航行激勵之間的關系,為后續研究奠定了基礎。很多研究表明,油液與箱體結構的相互作用主要體現為箱體殼材料的彎曲變形[5-7]。這個過程可以表述為:船舶在航行過程中,水流對船體的激勵通過船身傳遞給油柜結構,油柜振動引起其中的油液一起振動。油液由于其不可壓縮性,對油柜表面結構產生了不斷變化的正負壓力。由于油液振動衰減過程進行的十分緩慢,每次激勵均會引起油液的數次振動,當該振動反復作用于油柜結構表面蒙皮時,便會導致油柜蒙皮結構的疲勞破壞。油柜結構越大,油液存儲能力也越大。但是結構的剛度會隨之降低,在油液的激勵下更容易產生疲勞破壞。因此,結構剛度與油液存儲量始終是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由于結構的疲勞破壞主要與受到應力的幅值有關,當油柜結構的容量一定時,油液對油柜結構的激勵幅值為一定常數值。為了減少油柜結構的疲勞破壞,可以通過提高油柜結構剛度的辦法,減小其在激勵過程中的結構變形,以達到減小結構應變能和應力幅值的目的。
提高結構剛度的辦法主要為采用支撐結構、調整激勵位置。然而油柜結構為一薄壁結構,上述方法在工程實踐中應用具有一定難度。對于薄壁結構,采用沖壓的方法,在表面拉伸出壓延筋可以顯著提高其剛度。本文將基于形貌優化的方法對該油柜結構進行優化,通過找出油柜結構表面壓延筋的最佳分布的方法來提高其結構剛度。
油柜結構如圖1所示,下半部分為6個支腳,上半部分油箱為薄壁結構。采用SOLIDWORKS軟件建立該模型的實體結構并導入HYPERMESH環境進行有限元建模。本文研究的油柜結構材料為45號優質碳素鋼,彈性模量為210 GPa,泊松比為0.3,材料密度為7890 kg/m3。

圖1 油柜幾何結構Fig.1 Oil cabinet geometry
為縮短計算時間,提高計算效率,本文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時,將6個支腿部分進行簡化,只建立油箱結構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為3節點與4節點殼單元的混合。
油箱與支腿部分采用SPC約束方式約束節點6個自由度。由于油液激勵箱體表面材料時,主要體現為箱體表面結構的橫向振動。并且油柜結構的疲勞破壞也主要發生于油箱結構,與支腿部分的關系不大。因此,本文的約束方式合理。

圖2 油柜結構有限元模型Fig.2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oil cabinet
由于形貌優化是以最大化 (或最小化)結構某一模態頻率為目標的優化過程,因此需要借助模態分析方法確定形貌優化的目標函數,即目標模態。
基于第1節的有限元模型,采用EIGRL控制卡定義模態分析的結果,抽取剛度矩陣特征值中前6個模態,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油柜結構模態振型Fig.3 Modal analysis of the oil cabinet
模態分析結果表明:油箱結構第1階陣型出現于表面封口一面,該表面結構剛度最差,在油液的激勵下最容易產生疲勞破壞。結構第2階陣型體現為油箱結構上表面的彎曲變形,雖然油液在振動過程中直接激勵的為油箱周圍的4個表面,與上表面沒有直接接觸。但由于上表面與周圍4個表面直接相連,周圍結構的振動與變形將直接影響到上表面,因此上表面結構剛度對結構整體剛度具有較大影響。結構第3階模態以上的模態均開始體現出局部特性,因此可將油箱前2階模態作為形貌優化的目標函數進行優化設計,以提高油柜結構剛度。
為了進行形貌優化,將油箱底部材料與其余材料作為2個COMPONTNT集合進行存放,對2個集合賦予不同的特性,并將需要進行形貌優化的部分作為設計變量進行優化。在定義設計變量時,將基本厚度設為0,表示結構無變形,設計變量的上限設為30 mm,表明壓延筋的最大高度為30 mm。壓延角度設為60°,以使得優化出來的結構具有比較好的加工工藝性。
定義RESPONSE為結構的第1階與第2階模態固有頻率,并在定義目標函數時引用這2個RESPONSE,使之最大化,來提高結構剛度。本文的優化并不需要定義約束函數。因為殼單元的設計空間有限,引起的目標函數的變化也有限,因此約束函數已經包含于設計變量的設計空間之中。
由于改變結構的材料分布時,很容易導致結構的固有頻率階次發生交錯,從而使得優化程序在獲取結構的固有頻率時讀到錯誤的結構,降低優化質量。本文采用MODETRAK關鍵字對整個優化過程中的前2階模態陣型進行追蹤。

圖4 第1階模態迭代曲線Fig.4 Iteration of the 1st mode

圖5 第2階模態迭代結果Fig.5 Iteration of the 2nd mode
形貌優化的目標函數迭代過程如圖4和圖5所示。可以看出,在優化過程中,前2階固有頻率的迭代過程十分平穩,沒有出現交錯現象。其中圖4為結構第1階模態固有頻率的迭代曲線。油箱結構的第1階固有頻率值為16 Hz,通過14次優化迭代后,該頻率提升至32.3 Hz,提高102%。圖5為結構第2階模態固有頻率的迭代曲線。油箱結構的第2階固有頻率值為21 Hz,通過14次優化迭代后,該頻率提升至41.8 Hz,提高99%。形貌優化表明,結構前2階固有頻率得到了明顯提升。該方法可有效提高油箱結構剛度。
形貌優化得出的壓延筋分布如圖6所示,淺色區域為優化得出的壓延筋,深色區域為不需壓延筋的區域。

圖6 形貌優化結果Fig.6 Topography result
將圖6形貌優化結果載入HYPERMESH環境,并載入計算得出的SH文件對該模型進行重新建立,新結構如圖7所示。其中,前表面、后表面和上表面的壓延筋均呈現“o”型分布。該類壓延筋由于形狀簡單非常適合沖壓工藝。從壓延筋分布來看,壓延筋的最高處與壓延筋的根部有接近20 mm的過渡區域,這樣的尺寸對加工十分有利。因此本文設定的壓延角度為60°較為合理。本文通過形貌優化得出的壓延筋的分布較為合理,可為工程實踐提供參考。

圖7 新設計Fig.7 New design
1)建立了油柜結構的有限元模型,通過模態分析方法為形貌優化確定了合適的目標函數。通過形貌優化,油柜第1階固有頻率值提高102%。第2階固有頻率提高99%。
2)形貌優化得出的壓延筋可有效提高郵箱結構剛度,較小結構疲勞破壞幾率。
3)通過形貌優化得出的壓延筋分布形狀較為簡單,具有較好的工藝性,可為工程實踐提供參考。
[1]黃躍明.主機汽缸油柜底板裂紋漏油處理引發的思考[J].天津航海,2012(3):16 -17.HUANG Yue-ming.The thinking of the host cylinder oil spill treatment cabinet floor cracks[J].Navigation of Tianjin,2012(3):16 -17.
[2]楊春周,滕克難,戰希臣,等.船舶安全管理績效評估體系的構建[J].艦船科學技術,2010,32(11):151 -156.YANG Chun-zhou,TENG Ke-nan,ZHAN Xi-chen,et al.Construction ofship safety management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J].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32(11):151-156.
[3]羅伯豪.成品油輪機艙雙殼油柜的結構設計[J].廣船科技,2006(1):17-19.LUO Bo-hao.Double shell structure plan in engine room for oil tanker[J].GSI Shipbuilding Technology,2006(1):17-19.
[4]汪雪良,顧學康,魏納新,等.航行船舶在波浪中響應長期監測技術[J].艦船科學技術,2012,34(2):59 -62.WANG Xue-liang,GU Xue-kang,WEI Na-xin,et al.Application research of long term monitoring technique for responses of ship traveling at sea[J].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34(2):59 -62.
[5]汲勝昌,周冬生,陳錦,等.空載變壓器油箱表面振動信號的初步研究[J].高電壓技術,2004,30(8):30 -32.JI Sheng-chang,ZHOU Dong-sheng,CHEN Jin,et al.Research on vibration signal of transformer tank surface under no-load condition[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4,30(8):30 -32.
[6]陸觀,梁大開.基于光纖光柵傳感器的飛機油箱表面復合材料板振動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2,31(4):34-37,66.LU Guan,LIANG Da-kai.Vibration inspection of aerofoil fuel tank with composite material surface based on optic fiber grating sensors[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12,31(4):34 -37,66.
[7]費翔,蔣偉康,朱志勇,等.燃油箱油液晃動聲的測量技術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4(24):187-191.FEI Xiang,JIANG Wei-kang,ZHU Zhi-yong,et al.A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car fuel tank sloshing noise[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14(24):187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