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華,裴瑾,劉薇,劉維,陳翠平
川牛膝、杜仲種子萌發特性研究
吳清華,裴瑾,劉薇,劉維,陳翠平
目的:研究川牛膝、杜仲種子的最佳發芽條件,為生產中川牛膝、杜仲種子的檢驗及播種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在不同溫度、不同試劑處理條件下,對川牛膝、杜仲種子進行發芽率實驗及生活力測定實驗,記錄川牛膝、杜仲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及生活力。結果:川牛膝種子的最佳萌發條件為:溫度在25℃,7.5mg/L吲哚乙酸處理的發芽率最高;杜仲種子的最佳萌發條件為:溫度在20℃,400mg/L赤霉素處理的發芽率最高。結論:通過本實驗研究川牛膝、杜仲種子不同溫度、試劑處理與發芽率、生活力之間的關系,探索川牛膝、杜仲種子的最佳萌發條件,為后續保存川牛膝、杜仲優良種質提供理論依據。
川牛膝;杜仲;種子;發芽率
川牛膝為莧科杯莧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 cinalis Kuan的干燥根[1]。“川牛膝”之名,本草書籍中最早見于明初的《滇南本草》,該書謂“白牛膝強筋之功甚于川牛膝”,分布于四川樂山、雅安、涼山,重慶奉節、巫山、巫溪,湖北恩施,湖南邵陽、龍山,云南玉溪、楚雄,貴州等地,為川產道地藥材。具有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的功效,臨床用于治療經閉癥瘕,跌打損傷,風濕痹痛,尿血血淋等病癥[1]。杜仲(Eucommia ulmoidse Oliv.)為杜仲科杜仲屬植物,主產于四川廣元、青川、綿陽,貴州遵義、正安,陜西鎮坪、安康等地。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臨床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痛,下肢痿軟,陽痿尿頻等病癥。
現今市場上流通的川牛膝、杜仲基本為人工種植,種植過程中采用種子繁殖,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川牛膝、杜仲種子質量差異很大,常出現發芽率低,幼苗弱等問題[2]。本文研究了川牛膝、杜仲種子不同溫度、試劑處理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旨在探明川牛膝、杜仲種子的最適萌發條件,以期為后續保存優良種質提供理論依據,為川牛膝、杜仲藥材的生產提供優良種子。
1.1材料
川牛膝種子、杜仲種子、培養皿、濾紙、恒溫培養箱、光照培養箱、赤霉素、吲哚乙酸等。
1.2方法
1.2.1川牛膝、杜仲種子萌發前處理 采用溫水浸種催芽法。先用40℃溫水將種子清洗干凈,再在恒溫培養箱內控制溫度35~45℃浸種24h,期間換水1次。待種子充分吸脹后,除去干癟種子,剩余清洗干凈后備用。
1.2.2川牛膝、杜仲種子萌發特性的研究方法 用正交試驗法選取最適宜川牛膝種子、杜仲種子的萌發條件,光照條件包括光照、黑暗和6h曝光/d三個水平,水分包括60%、80%、100%三個水平,溫度包括15℃、20℃、25℃三個水平。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組50粒種子。發芽試驗以培養皿為容器,皿底鋪3層濾紙作為發芽床,每天加水以保持濾紙濕潤。
1.2.3不同試劑處理 將經過前處理的川牛膝種子、杜仲種子分為10個組,每組3次重復,每次50粒種子。川牛膝種子進行下列處理:①100mg/L、200mg/ L、400mg/L的赤霉素;②2.5mg/L、5mg/L、7.5mg/L的吲哚乙酸;③50mg/L、100mg/L、150mg/L的萘乙酸;以清水處理作為對照組[3~5]。
杜仲種子進行下列處理:①NaOH處理:40%的NaOH分別處理5min、10min、15min,取出,清水洗凈后晾干;②H2SO4處理:98%H2SO4分別處理5min、10min、15min,取出,清水洗凈后晾干;③赤霉素處理:200mg/L、400mg/L、600mg/L赤霉素處理10min,取出,清水洗凈后晾干[6]。
1.2.4采用TTC法測定種子的生活力 重復3次,每次各50粒種子。
2.1不同處理方法川牛膝種子的萌發情況的影響
2.1.1三因素對川牛膝種子、杜仲種子萌發情況的影響程度均為水分>溫度>光照,得到的最適宜川牛膝種子的萌發條件為:水分80%,溫度25℃,光照培養;杜仲種子的最適萌發條件為:水分80%,溫度20℃,光照培養。
2.1.2不同處理方法對川牛膝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表1 不同處理對川牛膝種子萌發率的影響

注:**表示與對照組差異顯著
與空白組對比,各種IAA處理均對川牛膝種子的發芽率達到極顯著差異(P<0.01),其中以7.5mg/L IAA處理的發芽率最高,可作為川牛膝種子萌發的生長素使用。不同濃度的赤霉素、不同濃度的萘乙酸對川牛膝種子的發芽勢無顯著性差異(P>0.01)。
2.1.3不同處理方法對杜仲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表2 不同處理對杜仲種子萌發率的影響
與空白組對比,中、高濃度GA3處理均對杜仲種子的發芽率達到極顯著差異(P<0.01),其中以400mg/L GA3處理10min杜仲種子的發芽率最高,可作為杜仲種子萌發的生長素使用。40%NaOH、98%H2SO4不同時間處理對杜仲種子的發芽勢無顯著性差異(P>0.01)。
3.1篩選出了川牛膝種子萌發的最適條件
對川牛膝種子萌發溫度、水分及光照條件的正交實驗結果分析,得到的最適宜川牛膝種子的萌發條件為:水分80%,溫度25℃,光照培養。研究結果表明,各種不同試劑不同濃度處理的川牛膝種子萌發實驗中,以7.5 mg/L IAA處理得到的發芽率最高,可顯著性提高川牛膝種子的發芽率,可為后續引種栽培川牛膝生長素的使用提供理論依據。
3.2篩選出了杜仲種子萌發的最適條件
對杜仲種子萌發溫度、水分及光照條件的正交實驗結果分析,得到的最適宜杜仲種子的萌發條件為:水分80%,溫度20℃,光照培養。研究結果表明,各種不同試劑不同時間處理的杜仲種子萌發實驗中,以400 mg/L GA3處理得到的發芽率最高,可顯著性提高杜仲種子的發芽率,可為后續引種栽培杜仲生長素的使用提供理論依據。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5.
[2]范巧佳,方志然,孫磊,等.川牛膝種子發芽特性的研究[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13,31(3):254.
[3]柯文山,鐘章成,席紅安,等.四川大頭茶地理種群種子大小變異及對萌發、幼苗特征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0(4):697.
[4]林俊英.不同處理方法對秦艽種子發芽率的影響[J].甘肅中醫學報,2005,22(2):19.
[5]吳學明,劉玉萍.青海省紅直獐牙菜種子萌發特性的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6(4):120.
[6]余啟高,姚茂桂.杜仲種子發芽條件的研究[J].農技服務,2010,27(11):1455.
(責任編輯:胡慧玲)
Studies on Chuanniuxi and Duzhong seeds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WU Qing-hua, PEI Jin, LIU Wei, LIU Wei, CHEN Cui-Ping
(School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Laboratory of Standardization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Syste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hengdu 611137,Sichua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Chuanniuxi and Duzhong seeds germinatio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spection and sowing seed. Metho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different reagent conditions,Chuanniuxi and Duzhong seeds germination rate and viability determin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Chuanniuxi and Duzhong seeds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viability were recorded. Result: The best seed germination conditions for Chuanniuxi seed were as following: temperature at 25 ℃,7.5mg/L indole acetic acid treated. The best germination conditions for Duzhong seed was as following: temperature at 20 ℃,400mg/L gibberellin treated. Conclusio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Chuanniuxi and Duzhong seeds germin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reagent processing and germination rate,viability of Chuanniuxi,Duzhong see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ubsequent storage of Chuanniuxi and Duzhong high quality germplasm.
Chuanniuxi; Duzhong; seed; germination rate
R 282.2
A
1674-926X(2015)06-002-03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基金(zrms201338),中藥資源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2015TD0028)
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中藥材標準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中藥資源系統研究與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四川 成都 611137
吳清華(1986-),女,講師,從事中藥品種、品質與質量評價研究
20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