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鐘靈毓+范天中
摘 要: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兒童繪畫在幼兒園以及家庭教育中越來越被重視。作為中職學生,要通過兒童繪畫教學,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并提高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
關鍵詞:兒童繪畫;幼兒;意義
中職生是培養幼兒教師的主力學校,而美術課程作為中職學前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更要注重兒童繪畫的培養與發展。
一、兒童繪畫的定義
兒童繪畫是指在孩童時期,兒童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地觀察后,通過想象力并經過自由發揮,采用涂鴉或繪制出來的作品。兒童繪畫的界定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純粹意義上的沒有經過教師指導,完全出自兒童之手的圖畫;另一方面則是指在前面的基礎上保持繪畫興趣,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繪畫作品。
二、兒童繪畫的種類
兒童繪畫包含泥塑、紙塑,還有用不同的材料作畫,比如,用棉簽、水彩、水粉、葉子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作畫,或者是素描畫、蠟筆畫等。
三、兒童繪畫教學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
1.幼兒教師挖掘更多有趣的材料進行美術繪畫教學
幼兒可以通過多種材料進行繪畫創作,但是傳統的幼兒繪畫教學材料比較單一,而且也很普通,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不高。而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的繪畫教學越來越被重視,幼兒教師也會挖掘更多有趣的材料來讓幼兒進行繪畫。例如,在幼兒園調研時,我發現教師讓幼兒利用樹葉進行拓印作畫,在拓印完成后,再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在畫的基礎上再創造,添加上許多的小昆蟲等等,或者是讓幼兒觀察自己所拓印的像什么,幼兒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他們的答案會有許多,有的甚至連我們都很難想到,這樣的繪畫教學不僅讓幼兒體驗到繪畫的樂趣,而且將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幼兒在畫畫中不會感到枯燥,而會更加喜愛繪畫。
2.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自由創作
在傳統的繪畫教學中,教師只是將事物畫在紙上,讓幼兒比著畫或者照著畫,通常要教好幾遍幼兒才能學會,但是現在,教師通過實物展示,讓幼兒自己觀察探索,自己總結出事物的特點并將其展現在紙上,這樣的教學更體現出自由性,幼兒的想法不會受到拘束,而是會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整個課堂也會有歡樂的氛圍。
3.關于兒童自創性繪畫
兒童自創性繪畫是指兒童依據自己的意愿,運用自己選擇的繪畫方式主動表現自我,不斷創新繪畫活動。
四、兒童自創性繪畫的指導
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兒童繪畫的內在動機
首先,教師要明確模仿繪畫教學給幼兒帶來的危害,從內心摒棄這種傳統的教育方法,雖然這種方法簡單,對教師的要求不高(范畫—講解—幼兒作畫),而自創性繪畫相對教師要求較高:教師要創設寬松的環境,準備充足的活動材料,要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幼兒的創作激情,在活動過程中還要根據繪畫情況隨機靈活地對幼兒進行指導,但是自創性繪畫是符合幼兒繪畫發展規律、符合綱要精神、能培養兒童想象力創造力的最佳方法。
2.要經常帶兒童參加戶外活動,參與社會生活,豐富其生活經驗及感性認識
由于幼兒自創性繪畫是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繪畫進行自我內心表達的形式,而幼兒自我表達的主要內容是自己的感受、體驗、已有的知識經驗、本人的情緒情感和意愿及他們所見所聞、聯想思考的一些問題等,如果幼兒腦海中沒有這些生活經驗和感受,只憑教師引導幼兒想象進行繪畫,幼兒的畫面會是空洞的,沒有創意的,所以教師要尋找一切機會帶幼兒參加多種形式的戶外活動,參與社會生活,還要鼓勵家長積極配合,帶幼兒參加各種活動。但這種活動必須是有計劃、有安排的,而不是盲目的、隨意的,對于怎樣觀察,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
3.教師要善于欣賞評價作品,并通過多種形式增強幼兒的審美感受力
繪畫是幼兒自我表達的方式之一,幼兒常用畫中的線、形、色等表現自己內心的情感,線條的清淡與濃重、曲折與平直、凝滯與流暢,圖形的大與小、圓與尖,布局的稀疏與密集、穩定與傾斜,色彩的明亮與暗淡、冷與暖等都與幼兒的內在情感有關。幼兒自由表現的內容及創造的表現形式,都不是成人能想象和傳授的。因此成人要會欣賞幼兒的作品,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以便指導幼兒繪畫。
總之,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窮的,包括幼兒。著名漫畫家李濱先生說:“生活、靈感、想象是繪畫的基本素質,只有讓幼兒大膽地去想象、去創造,只有讓幼兒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這樣,才能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參考文獻:
樓必生,屠美如.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0.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