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月君
摘 要:伴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音樂藝術事業也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各種優秀音樂成品層出不窮。但是,發現許多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欣賞音樂,盲目地跟從社會的潮流,對音樂的感受只是停留在“好聽、歡快、悲傷”上。所以,教師應著重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以生為本,讓欣賞課堂奏出美妙的旋律。
關鍵詞:打破傳統;結合生活;解放天性
馬克思說:“對于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由此可見,如果學生缺乏欣賞音樂的能力與意識,那么音樂的美感也將不復存在,音樂本身也將變得暗淡無光。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并不能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本性。因此,我在長期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角色情境,欣賞課堂中的小夜曲
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一般都是以老師為中心,把音樂封閉在一個固定的模式中,讓學生處于一個被動的位置。而現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好奇心非常強的階段,所以教師應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引起學生對音樂的關注,激發學生內心對新鮮事物的求知欲,從而深入教學。
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小動物唱歌》的課堂上,如果一開始就單純地給學生播放音樂,并告訴他們強音用“f”表示,弱音用“p”表示,那么絕對無法達到我們想要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在這節課上是這樣做的:
首先,我提問學生:“同學們都喜歡什么小動物啊?”學生回答的種類很多,獅子、老虎、小狗、小貓等等。
然后,我繼續提問:“那大家可以給老師模仿一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平時都是怎么走路、怎么叫的嗎?”顯然這個問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他們紛紛開始進行模仿。其中有一個同學模仿小鴨子,一搖一擺地走路,還“嘎、嘎、嘎”地叫了兩聲,瞬間引起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課堂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
接著,我挑出分別模仿老虎與小貓叫聲的學生讓其他學生找他們的不同之處,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老虎的叫聲很大,小貓的叫聲很小。”我又緊跟著提問:“那么是不是老虎的叫聲很強?小貓的叫聲很弱呢?”大家都回答:“是。”借此機會,我強調了“f”和“p”的作用。
最后,我用多媒體播放了一遍歌曲,然后一句一句地教學生唱,并引導學生了解“f”和“p”在演唱中怎么表現,這節課獲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不需要拘泥于傳統的思維模式中,應該打開廣闊的視野,就像一首小夜曲,細膩溫婉、節奏鮮明、旋律流暢,處處洋溢著青春活力。
二、聯系生活,欣賞課堂中的詠嘆調
現階段的學生接觸的事物并不是太多,正處于一個需要不斷地去認識并學習新事物的過程。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聯系我們的實際生活,在具象事物的基礎上去想象音樂中抽象的意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如在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新年好》的教學中,由于這首歌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在每年新春之際我們都可以用這首歌來表達我們喜悅的心情以及對別人的美好祝愿,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做了以下改進:
首先,在開始前我提了幾個小問題:“大家都喜歡過新年嗎?”“喜歡!”“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都要做什么呀?”包餃子、穿新衣服、貼對聯、拿壓歲錢等等各種屬于新年的標志性答案層出不窮,學生非常激動地展開了討論,我已經成功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然后,我又陸續地跟學生分享了許多過新年時的趣事,真正地將這首歌融入了生活,并詢問學生是否見過扭秧歌,大部分學生反映見過并表示很感興趣,隨后我便播放了《小拜年》讓學生欣賞。
最后,我將鑼、鼓、镲展示出來,學生對此非常好奇,我告訴學生基本的演奏方式,讓學生跟著樂點動起來,整個課堂在學生的敲打聲、歌聲、蹦蹦跳跳中結束,教室一派其樂融融的景像。
所以,有些音樂其實本就源于我們的生活,我們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故事將其融入音樂當中,就像一首詠嘆調一樣,把生活作為音樂的主角,將音樂立足于生活表達出來。
三、組織游戲,欣賞課堂中的狂想劇
現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好奇心強的時期,我們可以大膽地打破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將教學融入游戲中去,在玩耍中學習,在學習中升華。創新教學思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規劃,尋找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
如在人教版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找朋友》的課堂上,我勇敢地突破了傳統的中規中矩的教學方法,大膽地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在課堂開始前,我將所有的學生帶到了操場上,并詢問大家:“我們這節課要玩游戲,大家開不開心呀?”他們的激情瞬間就被點燃了,異口同聲地回答:“開心!”我說:“那我們就開始吧!”
首先,我將所有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讓所有同學推舉出第一個同學出來玩游戲,大家非常默契地挑選了班長。然后我開始講游戲規則:在游戲時同時唱“找朋友”。在這時,我將“找朋友”這首童謠非常順利地教給了學生。
最后,整個課堂在非常歡快的游戲中結束了,并且每個學生對這首童謠的掌握都達到了一個熟練的程度。
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千萬不要只局限于一個小的圈子里,要敢于去革新,敢于去挑戰傳統,就像一首狂想曲一樣,大膽、敢想、敢做,振奮人心,提升學生的興趣,增添學生學習的樂趣。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的任務并不只是教會學生唱哪首歌、會使用哪種樂器,而是引導學生用心去體會音樂的魅力,懂得怎樣去欣賞一首優美的曲子,深切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奏響音樂欣賞課堂的美妙旋律。
參考文獻:
[1]江姣.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14(44).
[2]郭圓圓.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欣賞力[J].學周刊,2014(10).
編輯 溫雪蓮